七年级上册历史考试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考试已经到来,七年级历史的知识点不多,在历史考试前记得多做份历史试题。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七年级上册历史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题1分,共60分)

1.我国出现青铜器在()

A.原始社会初期B.原始社会末期C.夏朝D.商朝

2.西周青铜器种类丰富,大量用于()

A.农业生产B.炊具C.祭祀D.装饰品

3.商周时期手工业繁荣具体表现为①青铜铸造②陶瓷业③冶铁业④玉器制造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下列关于夏商西周经济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商周时期已经齐备B.农业上已知道选种、施肥和治虫害

C.今天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西周时都已经有了D.商王室和贵族还有专门的牧场

5、我们常用“五谷丰登”来形容丰收,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我国在()时期已齐备

A、夏朝B、商朝C、周朝D、商周

A.金文B.小篆C.甲骨文D.陶器上的符号

7、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

8、猜一猜右是下列甲骨文是十二生肖中的哪一种()

A.虎B.鼠C.兔D.蛇

9、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C.青铜立人像D.青铜编钟

10、下列哪一项是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A.私学的兴盛B.诸侯国的兼并战争C.社会大变革D.士人的解放

11、在下面这些思想家中,你认为不属于儒家学派的是()

A.孔子B.老子C.荀子D.孟子

12、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庄子

13.秦统一后,全国统一使用的规范文字是()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

14、孔子的言行由他的弟子整理成下列哪本书()

A、《道德经》B、《尚书》C、《论语》D、《春秋》

15、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并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学说是()

A.道家B.法家C.墨家D.儒家

16、后被秦始皇所采用的学说是()

1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

18.提出“温故而知新”主张的思想家是()

A.老子B.孔子C.墨子D.荀子

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B.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C.孔子提出了“仁政”学说D.孙武的著作是《孙子兵法》

20.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频繁的争霸战争B.学术繁荣C.社会大变革D.新兴地主阶级产生

21.战国时期,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不义战争,支持正义战争的人是()

A、孟子B、荀子C、墨子D、韩非

22.都江堰的作用最准确的说法是()

A、防洪排水B、防洪蓄水C、防洪灌溉D、蓄水防旱

23.春秋战国时期,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由君主掌握一切大权,主张改革,提倡法制的代表人物是()

A.孙武B.孙膑C.孟子D.韩非

24.老子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到“小国寡民”状态。这在当时主要反映了()

A、新兴地主的要求B、没落贵族的要求C、手工业者的要求D、富裕商人的要求

25.战国时,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主张的是()

A.老子B.孟子C.庄子D.韩非子

2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汉字从甲骨文发展而来B.金文比甲骨文更加规范C.竹帛书出现于春秋时期D.大篆形成于西周的晚期

27.下列项目不属于孔子教育思想的是()

A.兴办“私学B.“温故而知新”C.“仁”的学说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8.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同学们应该查阅()

A.《道德经》B.《论语》C.《韩非子》D.《庄子》

29.战国时期同春秋时期相比,最突出的文化成就是哲学思想得到大大发展。它所反映的深刻社会背景是()

A.生产力得到迅速提高和发展B.社会发生巨变,它反映了新旧阶级在政治上的争论和斗争

C.人民对文化生活的要求提高D.战争过于频繁

30.关于甲骨文,错误的解释是()

A.我国古代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B.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C.商朝时期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D.是研究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

31、孔子的教育成就主要有①以德教民②以礼治国③有教无类④当仁不让()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32、现在我们到中医那里看病的时候,医生都要给你切脉,你知道是谁总结出望、闻、问、切的四种诊断方法吗()A、扁鹊B、华佗C、张仲景D、李时珍

33、“他出生在春秋时的鲁国,学说比较保守,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他的思想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利用,他还是一位具有罕见热情和擅长教育的教师,据说有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贤人”这描述的是()

A、孔子B、老子C、孟子D、墨子

34、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A、“福兮,祸之所倚;祸之,福之所伏”B、“兼爱”、“非攻”

C、“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D、“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35、今天中国民间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的民俗是为了纪念()A.孔子B.屈原C.商鞅D.姜尚

36、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的不断发展B.社会大变革的出现

C.频繁的争霸战争D.学术的繁荣和思想的活跃

37、商代文字的主要写在()上。

A、青铜业B、龟甲、兽骨C、竹简D.丝帛

38、如果我们要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应该查阅()

39、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强调法制的学派是()

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

40、包含朴素辨证观点的思想家是()

A、老子B、孔子C、孟子D、韩非

41、()的思想体现了可持续发展观念。

A、老子B、孔子C、孟子D、韩非子

A.夏朝B.商朝C.春秋D.战国

43.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是()

A.华佗B.张仲景C.扁鹊D.李时针

44.反映我国古代音乐发展较高水平的是()A.司母戊鼎B.马王堆帛画C.秦兵马俑D.湖北随州编钟

4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骨文是指商朝人把文字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B.商周时期的金文是指用金属笔写的字

C.“大篆”这种字体出现于春秋时期D.春秋时期人们用毛笔蘸墨,在竹简或丝帛上书写

46.甲骨文的书写方式是()

A.用刀刻B.用毛笔写C.用铅笔写D.用碳笔写

47.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学说与商鞅思想相接近的是()

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

48.我国最早测定一年的24节气,是在()

A、商朝时B、西周时C、春秋时D、战国时

49.在诸子百家中,主张“无为而治”的是()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50.以下几种主张,哪一种是老子的思想()

A、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后代总是胜过前代B、主张“春秋无义战”

C、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D、提出“仁”的学说

51.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其主张对当时封建统治者最有用的是()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

52.对后世思想文化的影响最大的是()

A.孔子的学说B.老子的学说C.墨子的学说D.韩非子的学说

53.后人写诗称赞李冰说“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李冰获此殊荣的主要原因是他()

A、兴修水利,使关中地区成为沃野B、修筑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造福于人民

C、改进生产工具,推广牛耕D、任秦国蜀郡守时,勤政廉洁

54.人们在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纪念屈原是因为()

A.他创作出了很多优秀诗篇B.他创造出了一种新体诗C.他热爱祖国,关心人民D.他勇于献身

55、你知道“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这句名言是谁说的吗()

A.孔子B.老子C.墨子D.庄子

56、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学说与商鞅思想接近的是()

A.道家思想B.儒家思想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

57、我国封建制度的逐步确立是通过以下哪种方式完成的()

A.战争B.起义C.谈判D.变法

58、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主张“不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种观点反映了他具有()

A.民主法治观念B.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点C.公共道德意识D.回归大自然的要求

59.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期,是因为()

A.战争频繁B.诸候争霸C.新旧制度更替D.百家争鸣

60.下列主张中,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这一思想的是()

A、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B、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C、仁者爱人,为政以德。D、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61题10分,62题10分,63题22分,64题4分,65题4分,共50分)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屈”孙武

“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墨子

“兼爱”、“非攻”秦始皇

“焚书坑儒”庄子

“无为而治”扁鹊

“望、闻、问、切”赵括

“纸上谈兵”晋文公

“退避三舍”勾践

“卧薪尝胆”屈原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孟子

62.当今,人们赞美都江堰是世界上的奇迹,是无坝生态水利工程的典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很大程度上受益于都江堰。两千多年的事实证明,都江堰真正体现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意义。……

2000年,都江堰及其附近的青城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摘自《成都历史》

请回答:(1)一中人物是谁什么时期的哪国人(3分)

(2)他有何贡献他的贡献发挥怎样的作用(3分)

(3)根据材料二,说说都江堰被评功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理由。以及对我们的启示。(4分)

63、材料一:

材料二:孔子办学,不问出身贵贱,先后培养的学生有3000人。他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意识地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多请教父兄以后再去做。……学生樊迟向他请教怎样耕田种草,他认为学习那些知识没有出息。

请回答:(1)中人物是谁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2分)

(2)他在我国历史上有何地位(2分)

(3)他在政治上主张什么有何影响(5分)

(4)材料二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思想(3分)

(5)根据材料二说说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不足体现在哪里(1分)

(6)他在文化上有何贡献(2分)

(7)他的弟子整理什么一书,记载他的言论(1分)

(8)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孔子思想影响的认识。(2分)

(9)他在教育上还提出了什么名言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帮助或指导(4分)

6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是谁提出的是什么学派代表人(2分)

(2)他在政治上有何主张(2分)

6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

(1)体现了谁的主张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思想(2分)

(2)这种思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否有用如果你认为有用的话,能不能举出一个实例加以说明(2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BCCCDCBDACBACCDBABCC

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

答案CCDBDCCBBCBAABBDBBCA

题号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

答案CACDAADDBCDABCBCDBCB

6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屈”孙武

“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韩非

62、(1)李冰;战国时期;秦国人;(3分)

(2)主持并修建了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1分);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2分)

(3)它是古代成都人民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伟大创造,两千多年来它一直发挥着巨大的效益。它创造了世界奇迹。(2分)

启示:顺应自然,利用自然,保持可持续发展,让子孙后代受益。了解都江堰的防洪灌溉功能,认识其历史功用。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2分)

63、(1)孔子;儒家学派;(2分)

(2)是我国历史上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2分)

(3)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3分)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2分)

(4)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等;(3分)

(5)鄙视体力劳动(1分)

(6)编订了《诗经》、《尚书》、《春秋》(2分)

(7)《论语》(1分)

(8)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他创立的儒家学说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他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2分)

(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习要勤于复习、要诚实、要虚心向他人学习(4分)

64、(1)答:是孟子提出的,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2分)

(2)答: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实行“仁政”。(2分)

65、(1)答:体现了老子的主张。意思是坚硬的东西未必结实,柔可以克刚,体现了他辩证看问题的思想。(2分)

(2)答:我认为有用(1分)。它使人认识到:什么事物都不是绝对的,都是可以变化的。貌似强大的人可能会被弱者打败,看起来聪明的人可能一生无所作为,平凡的人由于努力可能会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如:在解放战争中,装备人数上超过解放军的国民党军队最终是被打败了。(3分)

THE END
1.中国现行农历,rpa,机器人,自动化澎湃新闻中国现行农历是德国传教士制定的吗? 本文介绍了中国现行农历的制作过程和修订历史,以及传教士在中国天文历法领域的影响。文章指出,中国现行农历并不是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编著的《时宪历》,而是1929年 更多内容请查看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09342 https://wdlinux.cn/html/zonghe/20241128/20016.html
2.农历目前是,农历,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时序文化控制设备农历,又称阴历,是一种根据月亮周期来安排月份和年份的历法。它以月亮的盈亏为周期,约每29.5天为一个朔望月,一年12个月,平均每年354或355天。农历在中国及东亚部分地区仍广泛使用,主要用于农事活动、节日庆典等。 本文目录导读: 农历的历史渊源 农历的文化内涵 https://zblog.zj-xihe.com/post/735.html
3.中国传统文化常识①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但不为正统儒家重视。 ②作为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 2、道家: 老子:思想内容:哲学思想 ①“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②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评价: https://m.wenshubang.com/shenghuo/420360.html
4.中国人信仰儒家佛家道家佛教八大宗派拜佛礼佛佛物三教九流旧指宗教或学术上的各种流派,本是古代中国对人的地位和职业名称划分的等级,现在也泛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三教九流指的是哪三教哪九流?三教九流的三教是佛、道、儒这三个宗教,九流是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九个学术流派的合称。 相关推荐 宗教信仰主题榜单 http://qclouddl.9i0i.com/?goomai/221593.html
5.中国数术学纲要陈维辉(部分)1道教与道家2道教与墨家3道教与养生家4道教与儒家5道教与佛教 二十四、浅述数术学与五行电子 二十五、浅析《抱朴子》 二十六、关于“人体场”探索之点滴 1有关生物场概念的提出2人体场的基本模式和应用3体会和感想 二十七、当代诸葛陈维辉——记陈维辉与他的“中国数术学” https://www.360doc.cn/article/606239_11143865.html
6.中国人信仰儒家佛家道家佛教八大宗派拜佛礼佛佛物三教九流旧指宗教或学术上的各种流派,本是古代中国对人的地位和职业名称划分的等级,现在也泛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三教九流指的是哪三教哪九流?三教九流的三教是佛、道、儒这三个宗教,九流是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九个学术流派的合称。 相关推荐 宗教信仰主题榜单 https://www.maigoo.com/goomai/221593.html
7.中国传统文化八大类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民间信仰民族传统从 儒家文化 的严肃思考到 道家的放松追求,再到 佛教 的心灵安宁;从 民间信仰 的神秘世界 到 各民族传统 的共同点;再经过 书法艺术 与 绘画美术 对时间空间进行编织,最终抵达 中医药学 这个维系生命健康的大门前端,我们可以看到一幅完整而丰富多彩的地球版图,其中每一个部分都是互相联系、彼此依赖,与整体息息相关https://www.dhhtomm.com/wen-hua-gu-shi/65119.html
8.农历九月初九是传统节日重阳节,敬老是中华民族最值得称道的传统农历九月初九是传统节日重阳节,敬老是中华民族最值得称道的传统风尚之一。孝亲、敬老这些观念曾是传统社会中维系和谐的根基。在新中国,传统的敬老文化又借重阳节被弘扬开来,成了这个传统节日里的新风尚。可见,重阳敬老( ) 1顺应时代,展现了平凡道德实践的经济价值 2历久弥新,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凝聚力https://www.shuashuati.com/ti/03d9d088c2744679b07cc41fa262a587.html?fm=bdd088e3057faa4c5e626590ff7e6e6db1
9.兴山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A、阴阳五行B、天人合一C、道法自然(B)A和C都是道家提倡的,儒家则以人为本。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 43、拍电影时常用的"杀青"来表示拍摄完成,"杀青"原指什么?A、http://xsx.i.yce21.cn/index.php?r=space/person/blog/view&sid=cec21c53fb6f4429a0d3ef063ec5bfb9&id=313133
10.中国文化知识100题,你真不一定知道!(C)屠苏,酒名。古代中国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以避瘟疫。 4."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 A.左手在外 B.右手在外 (A)因为古人认为杀人时拿刀都是用右手,右手在前杀气太重。所以右手握拳,用代表友好的左手在外,把右手包住。 https://www.meipian.cn/3guyd3pi
11.方东美1、《中国人生哲学概要》,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2、《科学哲学与人生》,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0 3、《原始儒家道家哲学》,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83 4、《中国人生哲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0 5、《生生之德》,方东美先生全集编纂委员会编辑,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79 6、《新儒家哲学十八讲》,台北黎明文化https://baike.sogou.com/v3138406.htm
12.传统与现代交融揭秘代表中国文化的故事二、道家哲学:老子的《道德经》中提倡顺应自然,不强求,这种对于自然界本原之物态度,让后世许多哲学家对此产生深刻影响。 三、佛教入华:唐朝时期, Buddhism 从印度传入中国,并与儒家思想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信仰体系,如禅宗,以其简洁直接的一针见血之言著称于世。 https://www.39hotli.cn/wen-hua-yu-yi-shu/499303.html
13.弘扬传统文化:中华古圣先贤你知道多少?九【摘要】“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中华古圣先贤”就是我们民族古代的英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之中,习总书记反复强调,在新时期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民族道德素养,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https://www.douban.com/note/85779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