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法的由来和产生,阴阳历合历命理四柱

我国现行日历所用的是太阳历,简称阳历、公历,通常人们会在阳历日期的下面看到有一排小字,那是农历的日期,每隔半个月左右,还有今日立春、今日清明、今日小寒等说明,这些说明指的就是节气。在历史上,二十四节气同阳历、阴历、农历三种历法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因而,在介绍节气之前,我们先探讨历法的由来。

历法的产生

新月长成半圆形,“其形一旁曲,一旁直,若张弓弦也”(《艺文类聚》卷一),所以叫做“弦”。长成圆形,叫做“望”。以后又亏缺成半圆形,也叫做“弦”。“望”之前叫做“上弦”,“望”之后叫做“下弦”。后来再变细小乃至消失,像火熄灭一样,看不见光了,叫做“晦”。过几天,天上又重新出现新月,这叫“朔”。第三,“旧月运行,一寒一暑”,“变通莫大乎四时”〖《周易-系辞上》四季气候的寒暑变化像日月一样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寒冷的气候经过一段温暖季节,进入炎热的暑天,又经过凉爽的季节,重新出现寒冷的时节。这种情况虽然也是反复多次刺激着人们,但由于周期太长,界线并不那么明显,因此对它的认识要晚一些。在寒暑变化的同时,植物也有明显的变化,叶生叶落,花开花谢,也呈现着周期性。寒暑之气的变迁和物候的更替,形成了气候的概念。四季气候的变化,人们开始只是十分模糊的概念,后来才逐渐明确起来,并且日益精密、准确。历法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阴历

阴历全称太阴历。它是根据月亮的变化周期来制定的。据史料记载,我国早在4200年前就有阴历的叫法。我国的先民们把月亮圆缺的一个周期称为“朔望月”,把完全见不到月亮的一天称为“朔日”,朔日定在阴历的每月初一;把月亮最圆的一天称为“望日”,望日定在阴历的每月十五(或十六)。从朔到望是朔望月的前半月,从望到朔是朔望月的后半月,从朔到望再到朔为阴历的一个月,一个朔望月的天数是29天12小时44分2.8秒,约合215306天。两个朔望月大约相当于地球自转59周,所以阴历规定每个月中一个大月30日,一个小月29日,12个月为一年,全年共354日。12个朔望月总计351367天,二者一年相差1367天。如若不调整,40年后,朔望日期就会发生颠倒。为避免这中情况发生,人们想出每隔24年,增加一个月,这一年就是闰年,阴历经过这样调整以后,每30年和月亮绕地球的步调只差16.8分了。

由于月亮围绕地球运转和地球围绕太阳运转速度不均匀,为保持朔日必在阴历每月初一,也要进行调整,因此有时出现一连两个阴历大月或一连两个阴历小月的情况。

阳历

阴阳合历

所谓阴阳合历就是它既要求历法月同朔望月基本相符,又要求历法年同回归年基本相符,是调和太阳、地球、月亮的运转周期的历法,是一种综合阴、阳历优点,调合阴、阳历矛盾的历法。阴阳合历早在我国夏代时就已制定,因此历史上长期称其为“夏历”。这种历法安排有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事活动,而且主要在广大农村使用,因此称为“农历”,又叫旧历、中历,民间也有称为阴历的。

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的地位。在推算农历时,“冬至”是处于首要地位的,确定了冬至也就是确定了农历的年长(是12个月还是13个月),“春分”(回归年是以它作为起点定义的)也非常重要。12中气是农历历月的标志,都是农历置闰的重要依据。12节气中的“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我国传统四季的正式起点。农历节气是直接以黄经度数计算的“真节气”,其精度很高。

农历是我国古代伟大创造之一。它的特点是:任何一日都含有月相的意义;利用农历日期可以推算潮汐(潮水是月亮的吸引力造成的)。几千年来,我国农村习惯使用这种历法,所以称它为“农历”。我国现行农历的版本,是明末清初的《时宪历》,于1645年农历乙酉年正式使用的。

THE END
1.历法是如何产生的于是,反映季节变化规律的归年、反映月貌变化规律的朔望月和反映昼夜变化规律的太阳日,便组成5个大小合适的时间计量单位。这三种计量单位并用的历法,人们称作阴阳历例如农历;只考虑回归年变化的称作阳历例如现行的公历;固定十二个朔望月作为一年的称作阴历。http://jkb7.com/jingyan_wyzittpupokw/
2.农历目前是,农历,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时序文化控制设备农历,又称阴历,是一种根据月亮周期来安排月份和年份的历法。它以月亮的盈亏为周期,约每29.5天为一个朔望月,一年12个月,平均每年354或355天。农历在中国及东亚部分地区仍广泛使用,主要用于农事活动、节日庆典等。 本文目录导读: 农历的历史渊源 农历的文化内涵 https://zblog.zj-xihe.com/post/735.html
3.中国主要的历法及历法的发展耀星科普协会关于中国的历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当时已经形成了“夏历”的雏形。但也有国外学者认为夏朝未有出土古物作为依据,便不承认夏及更早的历史。所以,在世界范围内,普遍认为中国历法起源于殷商时期。 古代中国编制历法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指导农业生产,这或许是中国历法被称作农历的原因。除此之外,历法还使社会生活规范化、https://www.bokeyuan.net/3662.html
4.阳历阴历农历这三种历法,老祖宗的智慧,你了解吗?大江新闻历法在此基础上逐渐演变发展成为农历,而农历作为中国的传统历法,一直沿用至今。周期性的变化是根据月相的变化而发生的,每次月相的朔望变化统称为一个月,一个太阳返照分为24段,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用的二十四节气。 农历还有很多别的名字,你可以叫夏历,农历,或者旧历,农历,农历。农历可以说是阴阳历,有两种年份,分为平https://tt.m.jxnews.com.cn/topics/news/424987
5.历法的种类有哪些什么是阴历和阳历→MAIGOO知识摘要:关于历法的种类,我们一般都知道有阴历和阳历,其实在古时候,历法是皇权的象征,不论是中国的皇帝还是外国的统治者,上台后都要颁布新的历法:据统计,我国自秦汉以来,行用了一百多种历法。历史上各国使用的历法更是数不胜数。这些历法大致属于阴历、阳历、阴阳历三种类型。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什么是阴历和阳历,以https://m.maigoo.com/goomai/235341.html
6.关于中国的历法——农历中国的历法起源也很早,形成了独特的阴阳历法。在世界历史上,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地区,还采用过各种不同的历法,比如伊斯兰教历,中国的农历,藏历等。 农历是我国传统历法,又有华历、夏历、汉历、国历等名称,按照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登基为元年,我国传统历法比西方历法早2697年,用西元年份+2697即是我国传统历法的年份。1912https://www.meipian.cn/cj726ab
7.儒略历的由来/儒略日计算公式/历法的演化儒略日的由来 背景,历史、演变、推算,以及在古代与现代的应用场景和具体举例 儒略历 先讲一下儒略历,儒略历是格里历(公历)的前身,由罗马共和国独裁官儒略?恺撒(Julius Caesar)采纳埃及亚历山大的希腊数学家兼天文学家索西琴尼计算的历法,在公元前 45 年 1 月 1 日起执行,取代旧罗马历法的一种历法。一年设 12https://blog.csdn.net/u013669912/article/details/140415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