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法和节日

2、物丁壮;指万物丁壮;n戊是茂的意思戊是茂的意思,指万物茂盛;指万物茂盛;n己是纪的意思己是纪的意思,指万物有形可纪识;指万物有形可纪识;n庚是更的意思庚是更的意思,指万物收敛有实;指万物收敛有实;n辛是新的意思辛是新的意思,指万物初新皆收成;指万物初新皆收成;n壬是妊的意思壬是妊的意思,指阳气妊养万物之下;指阳气妊养万物之下;n癸是揆的意思癸是揆的意思,指万物可揆度,将要脱胎之象。指万物可揆度,将要脱胎之象。十二地支n子是孳的意思子是孳的意思,指万物孳生,一阳萌生;指万物孳生,一阳萌生;n丑是纽、系的意思丑是纽、系的意思,草木屈曲未出土;草木屈曲未出土;n寅是移、演的意思寅是移

3、、演的意思,指万物始动萌芽将出土;指万物始动萌芽将出土;n卯是冒的意思卯是冒的意思,指万物冒地而出;指万物冒地而出;n辰是震的意思辰是震的意思,万物经震动而长;万物经震动而长;n巳是起的意思巳是起的意思,指万物至此已毕尽而起;指万物至此已毕尽而起;n午是仵的意思午是仵的意思,指万物盛大枝叶密布;指万物盛大枝叶密布;n未是昧的意思未是昧的意思,果实成熟而有滋味;果实成熟而有滋味;n申是身的意思申是身的意思,指万物的身体都皆成就;指万物的身体都皆成就;n酉是緧、老的意思酉是緧、老的意思,指万物老极而成熟;指万物老极而成熟;n戌是灭的意思戌是灭的意思,指万物老极而衰亡;指万物老极

4、而衰亡;n亥是劾的意思亥是劾的意思,指万物收藏皆坚核。指万物收藏皆坚核。干支纪年n六十甲子起源非常古老,出土甲骨文已六十甲子起源非常古老,出土甲骨文已有六十甲子。据学者论证,六十甲子,有六十甲子。据学者论证,六十甲子,是古人从太阳、月球、地球运行规律中是古人从太阳、月球、地球运行规律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符号体系。总结出来的一套符号体系。六十甲子(干支表)甲子甲子乙丑乙丑丙寅丙寅丁卯丁卯戊辰戊辰己巳己巳庚午庚午辛未辛未壬申壬申癸酉癸酉甲戌甲戌乙亥乙亥丙子丙子丁丑丁丑戊寅戊寅己卯己卯庚辰庚辰辛己辛己壬午壬午癸未癸未甲申甲申乙酉乙酉丙戌丙戌丁亥丁亥戊子戊子

5、己丑己丑庚寅庚寅辛卯辛卯壬辰壬辰癸巳癸巳甲午甲午乙未乙未丙申丙申丁酉丁酉戊戌戊戌己亥己亥庚子庚子辛丑辛丑壬寅壬寅癸丑癸丑甲辰甲辰乙巳乙巳丙午丙午丁未丁未戊申戊申己酉己酉庚戌庚戌辛亥辛亥壬子壬子癸丑癸丑甲寅甲寅乙卯乙卯丙辰丙辰丁巳丁巳戊午戊午己未己未庚申庚申辛酉辛酉壬戌壬戌癸亥癸亥天干和五行n甲乙:木n丙丁:火n戊巳:土n庚辛:金n壬癸:水地支和十二生肖子鼠子鼠丑牛丑牛寅虎寅虎卯兔卯兔辰龙辰龙巳蛇巳蛇午马午马未羊未羊申猴申猴酉鸡酉鸡戌狗戌狗亥猪亥猪地支和十二时辰子丑寅卯辰巳23-11-33-5

6、5-77-99-11午未申酉戊亥11-1313-1515-1717-1919-2121-23n朔:每月第一天n胐:每月初三n望:小月十五、大月十六n既望:望以后晦以前。n晦:最后一天n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莊子逍遙游)n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n(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n二十四节气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古代天文学家早在周朝和春秋时代就用“土圭”测日影法来确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并根据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这就是二十四节气。n春季春季立春立春(2月月3-5日交节

7、)日交节)雨水雨水(2月月18-20日日交节)交节)惊蛰惊蛰(3月月5-7日交节)日交节)春分春分(3月月20-22日日交节)交节)清明清明(4月月4-6日交节)日交节)谷雨谷雨(4月月19-21日日交节)交节)n夏季夏季立夏立夏(5月月5-7日交节)日交节)小满小满(5月月20-22日日交节)交节)芒种芒种(6月月5-7日交节)日交节)夏至夏至(6月月21-22日日交节)交节)小暑小暑(7月月6-8日交节)日交节)大暑大暑(7月月22-24日日交节)交节)n秋季秋季立秋立秋(8月月7-9日交节)日交节)处暑处暑(8月月22-24日日交节)交节)白露白露(9月月7-9日交节)日交节)秋分秋分(

8、9月月22-24日日交节)交节)寒露寒露(10月月8-9日交节)日交节)霜降霜降(10月月23-24日交节)日交节)n冬季冬季立冬立冬(11月月7-8日交节)日交节)小雪小雪(11月月22-23日交节)日交节)大雪大雪(12月月6-8日交节)日交节)冬至冬至(12月月21-23日交节)日交节)小寒小寒(1月月5-7日交节)日交节)大寒大寒(1月月20-21日日交节)交节)说个子来道个子,正月过年耍狮子。二月惊蛰抱蚕子,三月清明坟飘子。四月立夏插秧子,五月端阳吃粽子。六月天热买扇子,七月立秋烧符子。八月过节麻饼子,九月重阳醪糟子。十月天寒穿袄子,冬月数九烘笼子。腊月年关四处去躲帐主子。(四川)上

9、巳节n上巳是指以干支纪日的历法中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故又有三巳、元巳之别称。n周礼春官女巫:“巫掌岁时祓除衅浴。”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衅浴谓以香薰草药沐浴。”n主要活动是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等内容。n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n大约从魏晋代开始巳日确定在三月初三。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n三月三日上已之辰,曲水流觞,盖起于晋时。n唐朝赐宴曲江,倾都禊饮踏青。n描写上巳的诗篇不少。王羲之描写上巳的诗篇不少。王羲之蘭蘭亭集序亭集序最為著名。其中所說最為著名。其中所說“修禊修禊”就是上巳日的活动。就是上巳日的活动。“曲水

THE END
1.历法是如何产生的于是,反映季节变化规律的归年、反映月貌变化规律的朔望月和反映昼夜变化规律的太阳日,便组成5个大小合适的时间计量单位。这三种计量单位并用的历法,人们称作阴阳历例如农历;只考虑回归年变化的称作阳历例如现行的公历;固定十二个朔望月作为一年的称作阴历。http://jkb7.com/jingyan_wyzittpupokw/
2.农历目前是,农历,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时序文化控制设备农历,又称阴历,是一种根据月亮周期来安排月份和年份的历法。它以月亮的盈亏为周期,约每29.5天为一个朔望月,一年12个月,平均每年354或355天。农历在中国及东亚部分地区仍广泛使用,主要用于农事活动、节日庆典等。 本文目录导读: 农历的历史渊源 农历的文化内涵 https://zblog.zj-xihe.com/post/735.html
3.中国主要的历法及历法的发展耀星科普协会关于中国的历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当时已经形成了“夏历”的雏形。但也有国外学者认为夏朝未有出土古物作为依据,便不承认夏及更早的历史。所以,在世界范围内,普遍认为中国历法起源于殷商时期。 古代中国编制历法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指导农业生产,这或许是中国历法被称作农历的原因。除此之外,历法还使社会生活规范化、https://www.bokeyuan.net/3662.html
4.阳历阴历农历这三种历法,老祖宗的智慧,你了解吗?大江新闻历法在此基础上逐渐演变发展成为农历,而农历作为中国的传统历法,一直沿用至今。周期性的变化是根据月相的变化而发生的,每次月相的朔望变化统称为一个月,一个太阳返照分为24段,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用的二十四节气。 农历还有很多别的名字,你可以叫夏历,农历,或者旧历,农历,农历。农历可以说是阴阳历,有两种年份,分为平https://tt.m.jxnews.com.cn/topics/news/424987
5.历法的种类有哪些什么是阴历和阳历→MAIGOO知识摘要:关于历法的种类,我们一般都知道有阴历和阳历,其实在古时候,历法是皇权的象征,不论是中国的皇帝还是外国的统治者,上台后都要颁布新的历法:据统计,我国自秦汉以来,行用了一百多种历法。历史上各国使用的历法更是数不胜数。这些历法大致属于阴历、阳历、阴阳历三种类型。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什么是阴历和阳历,以https://m.maigoo.com/goomai/235341.html
6.关于中国的历法——农历中国的历法起源也很早,形成了独特的阴阳历法。在世界历史上,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地区,还采用过各种不同的历法,比如伊斯兰教历,中国的农历,藏历等。 农历是我国传统历法,又有华历、夏历、汉历、国历等名称,按照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登基为元年,我国传统历法比西方历法早2697年,用西元年份+2697即是我国传统历法的年份。1912https://www.meipian.cn/cj726ab
7.儒略历的由来/儒略日计算公式/历法的演化儒略日的由来 背景,历史、演变、推算,以及在古代与现代的应用场景和具体举例 儒略历 先讲一下儒略历,儒略历是格里历(公历)的前身,由罗马共和国独裁官儒略?恺撒(Julius Caesar)采纳埃及亚历山大的希腊数学家兼天文学家索西琴尼计算的历法,在公元前 45 年 1 月 1 日起执行,取代旧罗马历法的一种历法。一年设 12https://blog.csdn.net/u013669912/article/details/140415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