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老家,人死了都要看个好日子请道士回家做法,有钱的人家就做几日几夜的法事,一般的人家都得做两天,就算你再穷半天的法事也是要做的,大不了你少请几个道师。不然你死去的亲人会很难转世的。
如果哀家没有公共的堂井,在自家新建的楼房里做的话,道士来的第一堂法事就是做殿铺,做殿铺是红喜事,根据哀家意见,法事可长可短,期间是不准有人来拜掉亡人,因为这是红喜事!至亲是要单独送礼的。也有的为图简便,让道士压压煞也中。然后就是一整天的法事,接亡人,取水,破狱,划十字,捧莲花碗,上莲台......每做完一场法事休憩一会,让侍堂的人准备下一场法事的用品,其间就是请来的乐队演奏一些很喜庆的曲子,哀曲反而吹的少,什么《MM找G》,《纤夫的爱》,《千年等一回》,《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等等,不伦不类。前几天还看到一个乐队里还有主唱歌手,对唱情歌,很是新鲜,热闹。
有一个老成些的道士很会关怀胎灯,历数母亲十月怀胎辛酸,唱腔凄凄,拖声掖气
弄得满堂井的老人妇女暗暗抹眼泪,碰上有些生前与亡者关系不错的,关灯事毕,由不人不去扶棺动情大哭:好姊妹啊......儿媳女儿一同陪哭,场面的确悲伤!适时,也有人凑上去干嚎,多半是说写吉利话:保佑XX发福发贵,保佑XX儿孙满有,保佑XX健健旺旺,保佑XX考大学,上博士云云。直待有人上来劝慰方才做罢,离了棺木即与旁人有说有笑,呵呵,真做的出来。要说搞笑吧,却又不可少!
还有一场就是划十字。由做孝子用托盘盖上红手巾送上大礼后道士方才开始,道士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大摞文书,让孝子跪着一张张划“十”字符号,旁边那个吹喇叭的人用二胡拉着哀怨的曲调,这一幕让人想起古时县官审案,“十”字符号一笔,一切板上订钉,尘埃落定。做孝子如果边动笔边想起已故的亲人从始阴阳相隔,也会悲痛不已的。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古诗是<<上莲台>>时反复哼唱的,每念到此莲台就上了一层。当然啦,也还有其它的句子,什么慢慢走,心莫慌,转身回头是故乡;慢慢走,慢慢挨,不觉又上一莲台......如果你用心听,也怪好戏的。
所有法事做完,直等天亮吉时一到,八大神仙才上场,吹吹打打一路,在亲朋的簇拥下,送亡者入土为安。到此整个法事才算完,道士结账走人,银子一定不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