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苗族丧葬习俗:打绕棺

当晚,在“唱孝歌”或“说火把”后,民间道士开始了“打绕棺”法事。苗乡打绕棺,丧男,打“莲花绕”、“十方绕”;丧女,打“血盆绕”。法事由道士的掌坛师主持,道场班子10人左右,其中有汉有苗,也有清一色的苗道士班子。法事分为若干堂目,以念唱为主,计有“灵前开道”、“招亡安灵”、“请水”、“请佛”、“皈依”、“血盆挑灯”、“答语”、“寻狱”、“问语”、“十王赞灯”、“关灯”、“叹亡”、“招亡”、“散花”、“辞灵”、“送圣”等科。唱腔有多种调式,但内容繁缛,兼儒、道、释于一炉,甚至参入苗巫之辞。以上各堂法事,开始都要请神,末尾都要散花送神。倘若老母,必有老母养育之恩的唱段。如“血盆绕”中唱道:

“请佛如来把人劝,为人需得孝当先。

父母恩情难尽叹,好比地阔与天宽。

十月怀胎母受难,三年哺乳费心田。

……抱儿夜睡大小便,屎尿解在娘身边。

右边湿了左边换,左边湿了往右边。

左右湿了无处转,将儿抱在怀里眠。

待儿醒来找奶含,夜夜娘难合上眼。

娘怕乳少儿可怜,口中嚼饭喂儿添。

娘的恩情似天大,此对思想泪涟涟。

……叹母亡来走得忙,孝子哭得泪汪汪。

母亲在世受苦累,死后空手见阎王。

灵前摆的好供养,未见老母动口尝。

千哭万哭灯一盏,千拜万拜纸一张。

灵前祭奠无亲娘,无非敬供儿心肠。”

唱者腔调悲切,闻者潸然泪下。“打绕棺”最活跃的场面是“穿花”和“捉道士”。每到“穿花”时,鼓锣齐鸣,道士们绕着灵柩呈“S”形穿梭奔走,动作协调,紧张有序,其意在为亡灵充当“仪仗队”,以取悦于亡灵。“捉道士”是法事中最为风趣横生的一幕,其表演形式是在紧锣密鼓中由孝子追逐一道士,若道士被捉住,则表示孝子体魄健壮,亡者后继有人;若捉不住,则说明道士功夫好,法事必定园满成功。但捉的结果,往往以道士败北而引来哄堂大笑。

THE END
1.道士都是做白事的吗办丧事的道士和道观的道士在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上也存在一些区别。办丧事的道士通常是民间宗教人士,他们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普通民众,因此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相对较低。办丧事的道士的宗教活动往往受到当地丧葬习俗和传统的限制,因此在不同的地区可能会存在一些差异。 https://www.mtrjc.com/wen/276730.html
2.在殡仪馆打斋超度法事是不合时宜吗?——漫话北海做斋旧俗修斋,是丧事人家请道士祭祷,以求消灾祈福的一种宗教仪式。一般有叮叮、锣仔等击乐器作诵经伴奏。写于清末的《北海杂录》,在北海“风俗”记载中,曾提到打斋法事:“迷信神权,中国通病,而北海土人迷信颇深……土人信神,因信巫……巫之惑人,术至不一。一为打斋,谓以超度亡人也……近日打斋,愈出愈奇,有所谓亡人http://qianfan.beihai365.com/wap/thread/view-thread/tid/12145469
3.乡下丧事拾遗吴忠义先生法号吴清泓,是三舅这场法事的主科。他是道士世家祖传,爷爷吴正卯我们打小就知道,说是传过三道职,法术高超。还通地理巫术,民间自有“南卯嗲北国仿”的美称。小孩子头痛发热吃药仍然不见效果的找他一弄,有时也很见效。文化大革命因此遭过破四旧的整治,平时因为常咳嗽而精神萎靡,然而只要把鼓棒子一握https://www.meipian.cn/4z2l15dk
4.道士的法事类型因道派和地域的不同而略有差来自大道求思道士的法事类型因道派和地域的不同而略有差异,但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祭祀法事:包括祭祀天地、祖先、先贤、神明等。降妖除魔:通过符咒、法器等手段,降服邪魔,并化解邪气。驱鬼辟邪:通过符咒、法器等手段,将鬼怪等邪恶灵体赶走,并保护人身平安。通灵法事:通过沟通阴阳两界,寻求超自然力量的指引,帮助解决问题。求福https://weibo.com/6973791194/MuY2GbWkK
5.道士在民间的主要活动是设坛做法,通称法事。道士在民间的主要活动是设坛做法,通称法事。 道士在民间的主要活动是设坛做法,通称法事。道观住持接有法事,则发帖邀请素有“来往”的在家道士。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住持和赴应每天早晨一般都在城内外固定的茶馆商谈法事,城内多在富仁坊巷,乡村则在市镇。法事称为打醮和做道场。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110900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