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崇礼:扎实做好基层理论宣讲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委高度重视理论宣讲工作,积极探索基层理论宣讲的新载体、新模式、新方法,创新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宣讲品牌,围绕队伍体系、内容体系、阵地体系、服务体系等内容,构建学理论、讲故事、树先进的“大宣讲”格局,形成了产生广泛影响的基层理论宣讲“崇礼实践”,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聚能增势。

讲什么?

高举旗帜、引领导向,让宣讲上接“天线”下接“地气”

9月,“强国复兴有我”365百姓故事汇走进崇礼区白旗乡白旗村,93岁革命英雄宋翔从保家卫国到建设家乡,残疾人郝俊霞带领村民创业致富,“老愚公”刘品植树护林30年……一个个鲜活故事让在场群众纷纷表示“好感动”,广场上不时自发响起阵阵掌声。

基层宣讲是打通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渠道。

崇礼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盖明烨介绍,基层理论宣讲既要讲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道理”,又要讲如何解决一家一户实际问题的“小道理”;既要聚焦推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大主题,又要聚焦关系群众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的小话题;既要有集中统一的权威宣讲,又要有为不同受众量身打造的个性化宣讲。因此,创新理论传播,紧扣老百姓关切点,析事明理、解疑释惑,让群众愿意听、听得懂、有收获。突出形势政策宣讲,契合广大群众对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的关切,把党的创新理论宣讲与当地各项事业发展实践相结合;讲清楚党的初心使命,把来之不易、实实在在的发展成就展示给群众,把干事创业、开拓未来的信心和决心传递给群众,把群众需要的知识传授给群众很重要。

“双争有我”——365百姓故事汇宣讲活动现场。崇礼区委宣传部供图

谁来讲?

广泛吸纳、全域覆盖,把“一把小号”变成“交响乐团”

崇礼区为优化宣讲队伍结构,制定“微宣讲队伍建设实施方案”,按照政治素质高、理论素养高、宣讲效果好的标准,从“五老”人员、乡镇街道党务工作者、大学生村干部、企业经营者中选拔优秀宣讲员,构建市县乡村4级理论宣讲队伍。

在具体选拔过程中,该区坚持“单位推荐、公开选拔、择优选聘、动态更新”原则,广泛吸纳优秀党员、思政教师、典型人物、文艺人才等,形成全域覆盖、结构合理的宣讲人才库,根据功能属性划分宣讲团队,构建区级宣讲团与各类团队联动的宣讲工作网络,组建起涵盖“领导干部、专家学者、青年、先进模范、党史学习教育、志愿服务”内容的11支宣讲队伍。

为了让队伍“拉得出”“讲得透”,崇礼区通过以赛代训、以赛代学的方式,培育打造出以讲解员、党校老师、中小学教师、乡镇以及部门特色选手组成的优秀宣讲骨干。

今年以来,先后举办崇礼区基层理论宣讲“大比武”竞赛、“双争有我”——365百姓故事汇、“英雄热土红色崇礼”宣讲大赛、“强国复兴有我京津冀三地联合宣讲”等特色活动,使一批优秀选手脱颖而出,进而激发宣讲内生动力,对于新挖掘的宣讲员,尝试采用“组团式”“老带新”“一带一”等方式,从主题内容的把握、宣讲稿件的打磨、宣讲技巧的提升等进行培训指导,形成了“选拔—培训—跟踪—改进”的闭环培育模式。

广泛吸纳、全域覆盖,多层次人员结构让崇礼区理论宣讲工作丰富立体,从“一把小号”变成“交响乐团”。

怎么讲?

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把党的创新理论讲出“百姓味道”

如何让理论宣讲深入群众,凝聚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磅礴力量?盖明烨觉得,关键在于把党的创新理论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回应基层所想、群众所惑、百姓所盼,讲出“百姓味道”。

崇礼区创新方式方法展开宣讲,用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让党的创新理论进入田间地头、飞入寻常百姓家——

将政治方向作为理论宣讲的第一航标,不断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2024年以来,宣讲团成员聚焦党的二十大精神等重大主题,开展宣讲活动500余场次。讲明惠民政策,坚持人民立场,讲好党和国家关于改革发展稳定的路线、方针、政策。

聚焦“大主题”,突出“小切口”,持续深化“我是文明市民、要为城市争光,我是燕赵儿女、要为河北争气”活动,充分发挥“365百姓故事汇”品牌效应,讲活崇礼故事,充分发挥本土文化资源优势,深入挖掘崇礼红色文化、冰雪文化、冬奥文化等文化资源。2024年以来,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百姓宣讲活动,创作《崇礼与北京冬奥会的冰雪情缘》《自强编织锦绣人生》《32年山林情30万公里“护林路”》等宣讲作品30余部。

深入挖掘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和先进典型,用沾泥土、接地气的语言,以群众身边人身边事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展现新时代崇礼人的精神风貌。

由崇礼区委宣传部主办,大德崇礼公益志愿者协会承办的“双争”有我365百姓故事汇宣讲进基层暨“一篮子阳光”志愿服务项目活动先后在巴图湾村、南窝铺村等陆续开展,故事宣讲、知识科普、免费理发、拍照服务、测血压、发物品……极丰富且接地气的活动形式深得群众认可。

“一篮子阳光”志愿服务项目负责人、大德崇礼公益志愿者协会白燕河对于项目能为理论宣讲凝聚人气感到非常自豪,他说:“新文明新乡风就是要以群众最喜闻乐见的方式浸润生活。”

在哪讲?

哪里有干部群众,宣讲阵地就推进到哪里

在崇礼区,处处都是宣讲“阵地”。该区将本地红色研学路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基地、博物馆、图书馆等优质教学点变身宣讲课堂,联动张家口崇礼奥林匹克公园、太子城冬奥展馆和遗址展厅,设置不同主题,开展对象化、差异化、分众化的宣讲活动,打造线下理论宣讲“身边课堂”。

在崇礼区,“宣讲+”联系方方面面。发挥“文艺轻骑兵”作用,充分发挥“文艺名家工作室”志愿服务品牌活动,组织文艺志愿者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开展“舞台上的宣讲”活动,以“演出+理论”的方式,在基层开展多元的惠民演出,以快板、晋剧、小品等文艺表演形式呈现,创作编排二人台《十赞崇礼》、打溜子《冰雪小镇紫气扬》、音乐快板《细讲二十大》《赞崇礼》等文艺作品,将理论知识融入节目之中,将理论宣讲文艺化。

崇礼,正一步一个脚印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扎根基层,汇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为后奥运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吴建巍)

THE END
1.讲故事学理论临沂“讲故事、学理论”骨干宣讲团走进宣传文化干部培训班 感悟思想伟力,汲取前进力量。9月5日晚,临沂市“讲故事、学理论”骨干宣讲团走进全市宣传文化干部培训班,让学习入脑入心、宣讲有声有色、活动走深走实。 临沂南桥镇:“五动”助推“讲故事、学理论”活动出实效 https://langya.cn/xwzl/jgs/
2.党的创新理论宣讲一等奖演讲稿范文(精选三篇)党的创新理论宣讲一等奖演讲稿2 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理论宣讲中 ,结合重要思想 、重要观点 、重要论断穿插故事的讲述 ,更能提升宣讲的吸引力 、感染力和影响力 ,更能帮助受众全面理解 、准确把握 、通透领悟 。对此 ,南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黄正平总结了“八个法则” 。 https://m.365978.net/lizhizuowenzhuanti/353474/
3.理论宣讲先进个人事迹范文(精选6篇)燕少红讲的好 ,源于真信 、真学 、真用 。坚定的信仰是做好党的理论宣讲工作的基础 。20多年来 ,他始终如一地学习党的理论 ,关注党的声音 ,基本上每天都能做到“五必”:新闻必看 、网络必上 、报纸必读 ,每有讲座必听 ,每有心得必记 。他深知照本宣科不行 ,空头说教不行 ,关键要提高宣讲水平 。除了https://www.ndcksc.com/content/68381/
4.理论宣讲活动方案(精选10篇)理论宣讲是为了统一认识, 发动群众, 让理论在群众的实践中变成物质力量。习近平强调, 理论宣传必须坚持人民性, 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在宣讲活动中, 我们要注意运用好大众语言, 讲好老百姓的话, 改变“灌输”方式, 采取“拉家常”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g5x46g6a.html
5.理论修养之星自觉主动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学有所思,学有所悟,用有所得,坚持用声音和实际行动感染身边人。 担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生宣讲团副团长、党支部支委,希望把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到大家的心坎里,也将理论学习的体会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高思想水平,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自我超越。 https://xsc.buaa.edu.cn/info/1226/6418.htm
6.湖北黄石:抓好“四个转变”推进理论宣讲工作成势见效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群众想听什么就安排讲什么”,突出差异化、个性化,实现理论宣讲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切实让群众“想听、乐听、爱听”。 从“讲道理”到“讲故事”的转变,解决了“如何讲好”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在哪儿,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就在哪儿”。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理论http://www.hbllxx.com/jcxj/202406/t4707842.html
7.凝聚大宣传合力奏响新时代强音——2022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用生动鲜活的话语将党的创新理论传递到基层一线,是开展好理论宣讲的“金钥匙”。以“三雁行动”为统领,统筹用好“1+5”支基层党组织书记宣讲、红色文化宣讲等3类宣讲队伍,组织举办各类基层宣讲活动3.2万余场次,用“小故事”讲好“大道理”,让群众听得懂、记得牢、愿意听。 http://zb.wenming.cn/toutiao/202302/t20230217_7968291.html
8.汇聚青年力量讲好党的故事,赓续红色血脉传播时代强音汇聚青年力量讲好党的故事,赓续红色血脉传播时代强音 一、案例概况 学生思政理论宣讲是推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主学习的重要载体。2021年,天津大学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建党百年为契机,成立天津大学学生党史宣讲团,把网络和校园作为宣讲主阵地,通过拧成“一股劲”、串成“一条线”、织就“https://dxs.moe.gov.cn/zx/a/fdy_zt_dljytx_gzal/230505/1829849.shtml
9.把“大理论”讲成“小故事”贺州市向基层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扎实做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宣讲工作,贺州市组建了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基层理论宣讲团(大学生宣讲团)。“大学生宣讲团”共有20多名大学生宣讲志愿者,分8支理论宣讲队伍深入基层开展宣讲,把“大理论”讲成“小故事”,让村民富了口袋富脑袋。 2020年12月25日上午,八步区黄洞瑶族乡三岐村民身着民族服装,整齐http://www.gxhzxw.com/m/index.php/cms/item-view-id-66681.shtml
10.讲述任城故事传播任城声音——2023年任城区理论宣讲工作回眸一个个百姓故事,入脑入心 翻开任城区宣讲工作的画卷 有声有色、亮点纷呈 2023年,任城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教育宣讲,以推进宣讲进基层为着眼点,创新打造“理响声远”宣讲品牌,着力推进宣讲机制创新、宣讲主题创新、宣讲平台创新、宣讲形式创新,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https://www.jnnews.tv/p/1026786.html
11.讲理论更讲故事徐汇区创新形式载体推动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通过六大宣讲形式讲好党的二十大精神:讲好政策,领导干部带头宣讲;讲述经历,二十大代表一线宣讲;讲透理论,专家学者深入宣讲;讲好案例,基层骨干生动宣讲;讲明道理,青年群体本色宣讲;讲活故事,平台载体创新宣讲。 徐汇区还持续发挥“新思汇”“研习汇”“汇讲坛”等线上学习品牌作用,通过面对面、互动式的宣讲,并不断https://j.eastday.com/m/1668758979040442
12.学习二十大教育在行动青年视角讲故事 朴实语言传精神 学习二十大 教育在行动本报讯(记者 方梦宇)近日,在蚌埠医学院2019级全科医学专业本科班级思政委员邵月月的微宣讲中,她几次提到“急诊室的故事”。“看着带教老师为抢救患者废寝忘食,我对党的二十 作者:记者 方梦宇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 2023-01-10http://m.jyb.cn/rmtsy1240/zt/dyjhzt/202210/t20221028_2110962950.htm
13.把“讲理论”变成“摆故事”沙坪坝区这场宣讲“有理”又“有趣把“讲理论”有机融入“讲故事”,辅以小品、快板、评书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常态化开展深受群众喜爱的、有趣味又有道理的理论微宣讲。接下来,该宣讲队还将聚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等重大主题,组织开展巡回示范宣讲活动,走进机关、企业、农村、校园等,把更鲜活、更具象https://www.cqcb.com/county/shapingba/shapingbaxinwen/2024-08-15/5633626_pc.html
14.齐河构建“1+8+N”新时代理论宣讲队伍——齐宣共讲传递向上力量校园宣讲 网络宣讲 公交宣讲 公园宣讲 社区宣讲 在村庄、在社区、在企业、在学校、在公园,你能见到这样一群人——他们与百姓拉家常、讲故事,将抽象难懂的理论宣讲具象化、通俗化,将党的方针政策、红色精神等带到千家万户……他们就是“齐宣共讲”宣讲员。 https://m.dezhoudaily.com/p/1606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