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修行–弘扬如来正法

此次澳门求法之行,创造了我人生的很多第一,比如第一次去澳门,第一次开这么远的长途车,第一次有幸见到释隆慧上大德,第一次参加有这么多佛弟子参加的观音普门品法会,第一次看到这么多义工志愿者为法会做出的热情周到的服务,第一次和师兄师姐们在一起几天内朝夕相处,当然也包括第一次写参加法会的心得报告。总之印象深刻,法喜充满,现将此次行程点滴心得记录下来,以留纪念。

因为这次法会参会人员来自中国内地和港、澳、台三地与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佛教徒,所以几个月前就开始报名、准备,我们江苏徐州团队一行人于9月25日出发,开车历经20个小时行程1700公里到达珠海,顺利进入澳门。我第一次到澳门,感觉澳门虽小,但能感受到多元文化对她的影响,开放包容,朝气蓬勃,恰逢伟大的祖国成立75周年华诞,澳门回归祖国30周年前夕,当地组织了多场庆祝活动,精彩纷呈。当然我们千里求法,无暇过多流连澳门的美景,很快进入求法历程。

由于特殊因缘,有幸释隆慧上大德为我等举办了皈依佛法僧三宝之仪式,并赐予法名,使我有幸成为佛弟子,心中惶恐不安,百感交集,就像皈依证上所言,尤愿昨日及今朝,舍弃本有而新死,愿此戒体圆成觉,速生皈依实相境。

这次法会能够圆满,离不开澳门当地诸位义工志愿者周到细致的服务,参加此次法会的人员众多,而且会期为三天,工作量很大,义工团队任劳任怨,不辞辛苦,很好的完成了此次工作。为表示对义工志愿者的感谢,释隆慧上大德于法会即将圆满之际,先对义工团队进行金刚棒加持,而后对所有参会人员进行了加持,法会圆满后,义工团队又向每一位与会人员分发了供品,正因有这样一支充满大爱的义工团队,才保证了法会秩序井然,气氛祥和。

撰文:学刚

编辑:萨依

第三世多杰羌佛传的修行法

顶圣如来多杰羌佛第三世云高益西诺布为仁波切等弟子的开示:

什么叫修行?

今天你这个仁波切为大众请法「什么叫修行?」这是非常基础的第一课,但也是许多修行人乃至长年修行者没有学懂而迷离颠倒的大事。人身难得,暇满人身宝更难得,故而今天我当为大家讲「什么叫修行」之法。

要知道什么是修行,就要明白学佛修行的八基正见。

第一基是无常心,第二基是坚信心,第三基是出离心,第四基是实愿心,第五基是精进心,第六基是戒律,第七基是禅定,第八基是菩提心。认此八法为基而修行正见即是正知佛法的指南。这八基正见是修行人不可缺少不可错乱的次第。凡是无常心所摄化受用的,就是修行的因;凡是坚信心所摄化受用的,就是不变的因;凡是出离心所摄化受用的,就是解脱的因;凡是实愿心所摄化受用的,就是行动的因;凡是精进心所摄化受用的,就是进取的因;凡是戒律所摄化受用的,就是正法的因;凡是禅定所摄化受用的,就是智慧的因;凡是菩提心所摄化受用的,就是菩萨的因。八基是修行解脱成就的根本,如果根不正,就会本则乱。所以修行的根本是不可乱的,因此修行的八基必须依于正见作为宗标,也就是以正知正见来引导八基的次第和正确发展修行,这就叫做修行。在修行中要时时落实菩提心的修持,因为菩提心是成道之根本。

发菩提心,首先必须要有无常观,对自我与众生轮回之无常流转痛苦,生起觉观无常境心,即发出离愿,由是则建立出离心,我出离,众生六道父母也出离,轮回苦海难熬痛不欲生,为是愿观而生强烈恐惧所逼,时时欲求当下解脱,但明了其菩萨之行,方可快捷了生脱死,于是自我愿作因地菩萨,欲求快速自觉觉他,则自然生大悲之心,由此菩提籽发。菩提心所发是建立在大悲心上的,故佛义云:「大悲之水浇灌菩提籽发,则树茂果丰耶。」是此,菩提心自然建立。菩提心是成大乘菩萨之因,由菩提心之果,可得清纯正见,依此正见,当深入空性真如,空性之修,于此则化世俗菩提心为三轮体空,即转万有为胜义菩提心也,有了菩提心,即修菩提行,成菩萨地。

修菩提心必须付诸于实践,而不只是背诵行文仪轨、以空洞的发心和观想叫做修菩提心。修菩提心,重在实施于深思我的身体无常,刹那变异,迈向衰老死亡。以十年观察,四十年观察,七十年观察,于中对比相貌、皮肤老度变异,快捷进入生老病死,长恒辗转受苦于轮回,又观由一少小儿时天真之欢,乳气活鲜,然何今无童相,脸老皮老,力气衰竭,时时多病,少小已无,无常将毙我命,亲人老友,悉皆分段而死,犹如一梦,快将做完,心生大惧,则决心坚定,依戒而行,依法而修,入菩提心修双运七支菩提心法:大悲我母菩提心和菩萨应照菩提心。于大悲我母菩提心修法中发大悲之心,修知母、念恩、报恩、慈爱、慈悲、舍贪、断执。

知母:了彻三界六道众生无始以来于轮回转折中皆我父母。

念恩:应深深忆持一切无始过去、现在于轮回之父母,皆曾生育养育体爱于我,为我而劳累病苦,恩重如山,念其恩德,故思其父母之苦皆我之苦。

报恩:知父母为我而奉献一切,现在他们于六道轮回中转折流离,受苦无尽,我此发心,施之于行,自觉觉他,渡脱父母,以为报恩。

慈爱:每时每刻,从于三业之行所生发,慈爱一切众生、父母,长寿无病富贵吉祥,终生喜乐。

慈悲:于三时中,愿请诸佛菩萨加持一切父母脱离诸苦,得遇佛法修持,脱离轮回解脱诸苦。

舍贪:所做一切利益众生父母之事,无挂于心,养成三业无着善行,故成天然自行,本质为善,并非刻意所为行善,做了即忘了。

断执:于行持中,所修诸善,利益父母,一切法义应无所住,断掉我执,空明觉相轻安,于修法中不执于法,不除妄念,不求于真,不来不去,乐明无念,平如静水,当体即空。

实施菩提心的助缘,必须建立在正见观照下,对众生所行事业于善因中施与的而非他造不净业的缘起所需增长施与的,故知凡善因缘起有利众生者,必须实施七支菩萨应照菩提心法,对善缘起当施与他助益善业,助益善因,对恶缘起当施与他损减恶业,远离恶因。

菩萨应照菩提心法七支为:一支,自他平等菩提心;二支,自他交换菩提心;三支,自他轻重菩提心;四支,功德回向菩提心;五支,无畏护法菩提心;六支,强导正修菩提心;七支,舍我助他菩提心。

自他平等菩提心:两相利益对逢时,断除瞋恨之贪瞋、漫谤之心,不可利己为重,应自他平等对待。

自他交换菩提心:一切众生的痛苦,愿我一人来承担,我的一切快乐吉祥都给予他,让他离苦得乐。

自他轻重菩提心:我与众生均苦时,应先愿他人解脱苦,我与众生均乐时,应先愿他人多我乐。

功德回向菩提心:我于一切所修行,一切功德成就等,全部回向诸有情,愿众离苦得解脱。

无畏护法菩提心:一切妖孽恶魔施以破坏佛法,导致破戒残害众生让其痛苦时,我将持以正见,不惧魔之恶力而挺身保护佛法,维护众生慧命。

强导正修菩提心:他由于无始业力缠身,愚痴不明,造诸恶业,而到了善劝不得悔改时,由此,我将施以强有力的善化法门引导他,入其正法善行之路。

舍我助他菩提心:他之成就将胜于我,渡生缘起胜于我,但于利益众生中,能舍我助他更能利益大众,此时,毫不考虑,当舍我助他,助成众善大业。

修行中的菩提心,是成就之本源,非常重要。此举一位仁波切和一位法师的事例。仁波切修了三十多年行,受过上千个密法灌顶,以宁玛大圆满法为主修,佛法经律论也讲得很好,但是就是没有实际功夫。另一位大法师出家二十余年,戒律严谨,经律论通达,兼修西密密乘重要大法,是一著名寺庙的住持,也是讲经说法之名师,但也没有实际证量展显。我告知他们:无论你等修什么密乘大法,都是浮土筑高楼,建立不了大厦的,就算一时修起,当下即会垮塌。我让他们放下一切修行所知障碍,专修「什么叫修行」,修了大概八个月,我再让他们合修大圆满等法义,结果奇迹发生了,仁波切在测试中,以金刚拳五雷正法掌的功夫,显示了巨大威力,实际证量出现了,但法师却没有展现出力量。法师又继续加修我开示的这一堂修行的法,在我细心的教化下,他终于明了真修实修的重要性必须实际于三业上下功夫,一点折扣也不能打,他又多加了三个月的修持,结果在证量展显测试中,他的威力彻底体现了。因此,凡是能依此修行,如法实施而行持,即可获得真正的佛法,自然开敷大智,离说空论五明之不实,体显真正五明之实境,证妙有之道量,修成菩提道果,达菩萨之地。

今浅讲什么叫修行,即修行中的菩提心正修,不涉别法。要讲的太多,但由于在此书轻谈不合律法,易造不恭之业,故望善信,深入三藏密典或专闻我开示之法音,只需十日之内一心认真闻法,即可达到分段喜乐,或大悟胜喜,缘起成熟不但终生受用乃至获大成就解脱直至菩提。

你们现在学了修行一法,你愿修行吗?只要是修行,个个皆能成就解脱,因此我们必须要弄清楚,虽然看了「什么叫修行?」,而且八基双七支依于正见都看了,但是那叫做看行文,不是修行;如果你把修行的理论看懂了,那叫见行理,也不叫修行;如果你已经开始按照修行一法履行,这也不是修行,这叫做入行程;如果你已按照修行一法以大悲之心尽量照着做,这叫顽修,不名正修;如果你以大悲之心不需尽量,自然完美如法按照八基双七支行条执行,这才叫修行。为何尽量而修不叫修行称之为顽修?因为无始业力、无明诸障障其行人,所以贪瞋痴放不下,我执抛不开,由此产生烦恼障、所知障,其障业吞噬行人之一切正念,所以行人难以执行行条,正因为难以执行行规,所以才会用尽量的心态去修,故以尽量而为之,犹如毛石顽皮,表里夹砂,非为琢成的闪光之宝,或于八基双七支中部分能修,部分不能修,这也不堪真修行,因此名之为顽修,或入于缺修。

如果了彻行条后,不需加以强制,而自然如法八基双七支并行,则为无我执、破障弊之真修行,此是菩提道也。故于每日中行人应自当观省大悲我母菩提心及菩萨应照菩提心,于双七支中省察观照我是否如法而修,若未能如法,说明已经落入顽修之中,若未全面行持,则属于缺修,是此之修则难以成就解脱,或许小有成就,也是不可能有大福慧、神通、五明之证量的。

如果每日观省七支行条未加强制,大悲从善,自然而发如法于双七支,此即真修圆满行持,如此者轻而易举可得解脱成圣,福慧、五明相应而具,必成登地菩萨无疑。因此当知,看行、见行、入行、缺行者易,七支完美修行无执者难,其实放下我执,当即就入正修行持,何难之有!人人可以做到!

日中观省时,除了以意念空观之外,而重要的是必须依于平日之道友,或相处之人士、或冤对、或逆缘、或不顺心、相互间不言语谈话之人,做为所缘,必须对之修持,今日我是否依于双七支,与之主动和他交好?而于主动亲近他时,对方恶言相刺我时,我是否忍辱,继续想得亲近于他以表善意交好?对于恶言恶行侮辱不予计执,若能每日中不退菩提心,双七支行持,体现三业,依法修行落实在实处,而又归于当体空性,如是行举,学到无上佛法易于反掌之间,菩提道心,菩萨地境自是你之圣位,这就叫修行。

利益众生的修行法讲完了,但是有损众生的事随时在发生,那就是借用我的名义损害众生利益的事,现在我要再次提醒一个特别重要、大家要引以重视的问题。

歲在癸卯,恰逢中秋、國慶雙節接踵而至,因緣和合之下,筆者一行十余人踏上了蜀川尋佛足跡之旅。

如果說古有“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之說,倒不如說至尊古佛——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法駕娑婆的悲願讓我們產生無盡的信念和成就解脫的願力。

遙想至尊古佛為一大事因緣,悲憫眾生長處輪迴之苦,降世娑婆,正本清源,恢復了我佛釋迦世尊佛法本來面目,使眾生能夠學到真正的佛陀之法,走向成就解脫的彼岸,我們是何其有幸?回思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一展娑婆跡,顯密圓通,妙諳五明,從蜀川宏開正法到整個神州大地,乃至五洲四洋,渡脫無量眾生……

可以想像,此行將給我們帶來無盡的法喜和力量!正然思索,不覺間,經過三個多小時的行程,佛陀的家鄉大邑已經映入我們的眼簾。

首先,我們來到了靜惠山公園。這裡依山傍水,綠樹叢蔭之中,一片紅牆黃瓦的仿古建築似如千年古廟,顯得幽靜古雅,在鬧市之中越發顯得神秘好奇,不錯,這裡就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唯一由國家一級政府修建的大師館(大師即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當時稱佛陀為大師),這裡最為神奇的當屬五百羅漢堂,圓形房屋的羅漢堂中央是雕塑的四面南無觀世音菩薩像,500羅漢足足環繞了四圈,祂們的雕像各個惟妙惟肖,或坐或臥、或笑或怒,或悲或喜,皆威德莊嚴,真實再現了當年南無釋迦世尊時代500比丘的尊容,這是佛陀五明智慧工巧明的體現,不然,很難目睹500羅漢真容。

堵物思聖,當年佛陀示現了多麼神奇的智慧境界,在短短的時間內,就加持不懂雕刻繪畫藝術的七眾弟子完成了500羅漢的雕塑工藝,確實不可思議。

根據碑記記載:“世界文化大會”經數年審評,代表48個國家和地區的5612名專家學者確定授稱當年的佛陀為“國際大師”,早在1986年,祂就以考取世界第一名的驚人成就被美三藩市政府鑒印為教授,1987年2月6日《人民日報》公佈了這一消息。祂無私忘我、專門利人的崇高德品得到了人民和政府的普遍讚譽。該館對於弘揚民族文化,激勵文化藝術水準的提高,促進世界和平和人類文明等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參觀中,大家仿佛回到了29年前開館的場景,那是令國人驕傲和自豪的事情,因為當年的大師在佛學、哲學、倫理道德學、醫學、文學、藝術、自然科學等方面都達到了極高的境界,“世界文化大會”代表宣佈祂“恢復了五千年文化”。我們無以倫比的激動和震撼,佛陀的偉大不是在嘴上說說而已,而是看得見,摸得著。我們今天終於真實不虛的感受到了。

在回思和依依不捨中,我們驅車開始了下一行程,我們來到了佛教名山霧中山,霧中山亦名大光明山,主峰海拔1638米,山勢宛若一朵盛開的蓮花,而霧中山就是蓮心了。據《四川通志》記載:霧中山是佛教南傳我國第一站,東漢永平十六年,印度僧人迦葉摩騰、竺法蘭,來霧中山建大光明普照禪寺傳播佛教。

其實,更為重要的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國著名聖僧普觀長老、果章法師、永定聖尊都曾在這裡弘揚如來正法,重振祖庭,廣結善緣,整修廟宇,如今祂們都已功行圓滿,圓寂坐化生死自由,或修成肉身菩薩得到大成就解脫,在祂們的墓誌銘面前,大家久久不能平靜,祂們都是修學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正法而得到了大成就解脫。

隨後,在大邑師姐的助緣下,我們更有幸地來到了當年佛陀加持天龍八部的明月池,時逢雨絲如甘露般落在我們身上,我們頓感心清氣爽,同一個空間,踏著佛陀當年的足跡,我們感受著佛陀的加持,繞湖三圈,恭誦《心經》和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佛號,當年佛陀的聲音仿佛又回蕩在空間,不盡感慨:今時不見當年佛,佛曾當年此來過。過去現在莫蹉跎,建我心中曼茶羅。

我們盡情地感受著佛法、佛陀的偉大,稱頌佛陀降世娑婆,我們誓願今生一定要成就解脫!

任我們不盡的感慨,不如化感恩為行動,無常催我們奮進,快些走修行之路吧!不然來不及了,但此時,大家希望時間停住不再奔流,因為我們想更多時間踏在佛陀當年的足下,深深地印下佛陀的足跡!

時間轉眼到了返程的最後一天,我們來到了文殊院附近的新華西路十九號,這裡是當年至尊佛陀說法《藉心經說真諦》的壇場。如今已是屋去樓空,不盡思緒萬千,久久不能平靜,大家處在相同的空間,卻有不同的感悟,但無論如何都抹不掉時間的記憶和回思,我們當踏在佛陀的足下,沿著佛陀的足跡奮進前行,增益福慧資糧,圓滿菩提聖道!

去的已經去了,來的已經來了,時間在無常中悄然逝去,奈我者何?只有抓住當下,尋佛足跡,走佛足跡,如法修行,轉化因果,成就解脫,才不枉蜀川之行,不負無量佛恩!

今以七言絕句,以志我輩之心跡!

新華西路意非凡,

憶及三十二年前。

我佛在此度凡塵,

震盪寰宇娑婆間。

佛去樓空覓行圓,

對景當歌佛德滿。

更喜群生緣得度,

不負佛恩誓弘願。

撰稿:菩提籽

2023.10.9

洛杉磯瑪利那岱瑞内港,舉辦紀念「H.H.第三世多杰羌佛日」吉祥祈福放生活動

(洛杉磯訊)一月十五日(星期日),洛杉磯瑪利那岱瑞MarinaDelRey内港堤岸,舉辦了一場由第三世多杰羌佛文化藝術館主辦、聖蹟寺協辦的「吉祥祈福放生活動」,以慶賀一月十九日這個佛教徒最感到榮耀與最值得紀念的「H.H.第三世多杰羌佛日」。從二零一二年開始,每年的一月十九日「H.H.第三世多杰羌佛日」,世界各地的佛教徒們,為了感恩世界佛教教皇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對人類及衆生無私的慈悲,敬仰佛陀以崇高的人文道德、聖潔的品格、淵博的學識、傑出的成就,與踐行佛法的熱忱激勵感化了無數的人們,讓所有學習南無羌佛思想佛法的人去惡向善,對世界和平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此,世界各地的佛教寺廟、道場、機構、聞法點自發地在各自所在的地方,以舉辦放生活動,或實行賑災、助學、救濟貧困等慈善工作,來紀念慶祝這一個重要的日子。

美國首都華盛頓市葛瑞市長宣布二零一一年一月十九日為「H.H.第三世多杰羌佛日」號召大眾向H.H.第三世多杰羌佛致敬!

世界佛教教皇H.H.第三世多杰羌佛,不分晝夜地幫助、感化祂所接觸到的每一個人,其無私崇高的道德品格,在國際間屢屢獲得極高的殊榮與讚揚。在H.H.第三世多杰羌佛獲得「馬丁路德金國際服務及領袖獎」的第三天,即二零一一年一月十九日,美國首都華盛頓市葛瑞市長正式宣佈二零一一年一月十九日為「H.H.第三世多杰羌佛日」。

我號召這個偉大城市的所有居民和我一起,為了H.H.第三世多杰羌佛增進他人生活而做出的巨大貢獻,向祂行禮致敬!」在葛瑞市長親筆簽署並頒布了宣告文件後,這個世界上唯一一個由政府為住世佛陀所頒布的佛陀之日,便由此誕生。H.H.第三世多杰羌佛獲得「馬丁路德金國際服務及領袖獎」(華盛頓郵報2011年1月13日新聞報導)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為人類指出了一條遠離暴力、通向慈善愛心、事業成功、家庭幸福、人類和平、社會發展的光明大道,全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不分種族、超越文化,越來越多的人都在積極地學習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思想,按照南無羌佛的教導,修行自己,利益大衆,極大地促進了整個社會道德的提升、文明的進步,讓地球上越來越多的倫理道德善良人士如春木發芽,成為吉祥綠色世界,這才是世界佛教教皇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帶給整個地球上的人類和有生命的一切的不可窮盡、增益幸福的巨大貢獻。o

恭闻南无羌佛说法《以修自己的法和行为主体》这盘法音后,我深深体会到,是该彻底醒悟的时候了!!

非常感恩诸佛菩萨的加持!以前虽然恭闻过这盘法音,但是好像没留下什么记忆,就像佛陀师父说的那样,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听完就忘记了,没有入脑、入心,真是惭愧。这次重新恭闻这盘法音之后,使我明白了佛法的珍贵、解脱的真谛,我有限的生命要如何去度过。

首先,要明白佛法是来之不易的,非常珍贵的,为什么呢?因为只有佛法才能让我们了生脱死,出离我们现在住的生死六道轮回世界。当年能海法师听降巴格西讲法,一天只能听一句,还要往返80里地,半年才听完这个法;还有很多通过看经书学佛的人,因为经书是古文,很难看懂经文的义理,即便是能看懂,又因为经书是五百罗汉集结,靠记忆写出释迦佛陀的说法,所以难免法义会有偏差,不是佛陀所说的圆满法义。因此,我们现在能够听闻佛陀师父亲说的无上正等正觉的圆满法义,真的是非常稀有、非常难得、非常殊胜!佛陀说法深入浅出,像摆龙门阵一样,把深奥的佛法义理,清晰明了地告诉我们。能够让不同善根的人都能得到相应的理解。所以,我们要倍加珍惜每一次闻法的机会!

瑕满人身难得,更难得听闻到佛陀师父亲说的了生脱死的圆满法义!世间万法都是幻有不实的,没什么好执着的,难道不是吗?我最喜爱的人和物,费劲努力得来一切,然后战战兢兢的小心呵护,生怕失去,那种欢喜、担忧、紧张的心情随时伴我左右。这份执著带给我的是幸福吗?是我心心念念想要的幸福吗?我真的得到了吗?在我停止呼吸的一刹那,它们还属于我吗?

修行是修自己,多闻法音,明白一点就落实在自己的三业行持上面。时刻检审自己,贪嗔痴放下了吗?六度万行做了吗?就从我最亲近的人开始,因为在最亲近的人面前,我卸下了伪装,是最真实自己的展现,所有的缺点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我扪心自问,我对待家人真的慈悲吗?我刚刚擦干净的地,突然一个大脚印出现,那一刹那,我是愤怒的、烦恼的,怒目圆瞪回敬过去,得到的确是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你再擦一遍嘛,有啥大不了的。我的付出不仅没有得到赞赏,更没有得到尊重,于是愤怒加码,扯起嗓子嚎叫:“你为什么不干?”这一件小事,就暴露出我自私的本质,首先我的付出不是无私的,是需要得到夸奖和尊重的,其次没有包容心,对不尊重我劳动成果的行为反而起了嗔恨心。

追根究底,还是我没有真正认识到万法无常,没有意识到,要无私、慈悲、忍辱,只做利益他人的事。反而舍本逐末去执著那些对我成就解脱毫无帮助的事,我的面子啦,我的尊严啦,我的底线啦等等等等。

是该彻底警醒了,要把有限的生命充分利用,以佛陀师父为楷模,树立坚定的信念,依正知正见好好地修自己的行、修自己的法,争取早日了生脱死。

撰稿:清心

第三世多杰羌佛辦公室

二零二一年十二月八日

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学术论文简介

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学术论文颇多,但由于很多都属于佛教之哲理,易与佛法专题相似,故我们将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剖析佛法道理的文论开示归入‘百千万劫难遭遇无上甚深佛法类’的法音中,此处只选取以艺术修养、心理发展、道德提升等为主题的部分论文,以资大家学习、受用。

传统无我空间

继承传统深化广益

目前中国画这一特殊的画种已经打破了长期形成的封闭僵滞的局面,进入了交流混杂的异形发展时期。或衰亡,或向更高层次发展,中国画就面临著这样严峻的十字路口。

这是一件令我们每一个中国画作者深长思之的大事,必须作出正确的抉择,坚持正确的方向,以求在这艺术发展的特殊时期,将中国画推向一个新高峰。

我认为,目前的中国画由于受到混乱的“多元化”和“异形个性”的冲击,其衰亡的趋势已出现。所亡者,亡其特殊的传统精神(理)和精湛的传统技艺(法)。目前背著创新包袱的画家们,特别是部分中青年画家,为了追求艺术效果,表现其“个性”,便排除了传统的笔墨和技法,利用各种工具故意雕琢,虽有所创新,却使画面失去了中国画的特征,失去了东方艺术的内涵美。近几年,很多展厅和报刊上出现的中国画,实际上是在宣纸上作的喷漆画、油画、水彩画,如果不标题就不知道是甚么画了。这就是脱离了传统造成的危机。用中国毛笔中国墨,在中国的宣纸上画西方画,不能称中国画,只能说是西方画的“创新”。

中国画流派甚多。宫廷派、民间派、阮体画、文人画、壁画,以及各民族的画派,五花八门,万象纷呈。但它们大多主线条,重墨骨,以笔墨铸冶物象,渲导气韵,驱遣情意。线条的书意美,与水墨的墨像美,决定了国画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

艺术的发展是要创新要变革的。凡事有常有变。常为承之本,变为革之道;常从非常来,变从有常生。但承易而革难。易者常被人轻视或忽视,以致被人抛弃,大多集中全力于变革。变革并非一味模仿西画和异道艺术,还必须十分重视常与变在国画艺术上的继承和革新的辩证关系。国画艺术的真正创新并非不重视“常”,而且是对传统有所真正继承,才能对吸收外来文化和异味艺术有正确的法度,才能使国画艺术有所突破和发展。如汉唐时代的国画艺术家,他们都具有坚实的基础,对西域文化、佛教艺术进行藉鉴,使我们的民族艺术突飞猛进。明清以来,艺术家对西洋绘画的技艺研究和吸收,不也更进一步发展了我们的民族艺术吗?艺术家们十分懂得善守与善变的道理,而并非丢掉传统去纯求创新。

要创新必须有所继承。那么继承甚么呢?不可只求宋、元、明、清的文人画传统,还要研究宋代以前那种雄奇壮观的大气流韵的法度,研究多层次的网络结构。对传统的认识应扩大视野,不能局限某个流派,某几个名家里手,要在多元化、多层次、多异象中提高认识中国画的特点。为了使传统艺术发扬光大,要正确认识东西方艺术的互相影响。无论是西方人文主义或东方传统专制主义,无论多元化社会或一元化社会,以及新旧道德观念的变异,都要以正确的态度去吸收有益的东西,保持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基因,发展民族艺术。大凡一个成功的大师,都是师古笔墨并师造化,融汇新意,自成一体的。他们的艺术是独特的中华民族的艺术。吴作人先生说:“中国历代的艺术为甚么在世界上受到人家的尊敬和赞扬,就是中国艺术有它的独创性。”如果我们自己把这点宝贵的东西丢掉了,一味去模仿人家的,亦步亦趋,便会始终落在别人后面。要使中国画成为世界性的、国际性的艺术,首先必须具有民族性。要保持中国画的传统精神和传统技艺以及有关创作上的散点透视,笔、墨、线、韵、气、空间、金石、书卷等方面的特点,而又融汇西方及多元异道艺术之精华,才能逐步深化自己的艺术,奔向艺术高峰。

一言以蔽之:继承传统的目的,是追求无我的高层次境界,将空与色的韵律艺术推向高峰。

不触诸法毫端无我

通达无我的艺术境界,道路是坎坷曲折的。因为无我境界的产生应有实实在在的艺术成就作基础,这成就并非轻而易举的事。刘开渠在写给我的一封信中说:“艺术成就的道路有意想不到的风浪”。而我们越过风浪去夺得艺术成就是要具备潜心奋斗和高尚人格的。成就是熟─生─熟……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古人说的画到生时是熟时,实际上这里所谓的成熟并未成熟,须放手解心始可堪称成熟;自然而然放弃已有成熟之执著,是意非意信手于纸面方为成熟。所谓生,是指用笔表现稳定物形程式的把握,待高度熟练后,对物形的把握就不再成为绘画的过程,这种程式和把握反而成了表现力的束缚。这种束缚使艺术家困惑并产生极强的冲击力,就自然突破和超越对物像的原有把握而转入对物形精神情绪的把握,于是第二次生或多次生的现象就会出现。二次生或多次生的克服,往往会不经意而意趣盎然,作品会化出纯清的童心,产生平中见奇的艺术效果。

空即是色万法生情

中国画有著独具的空间意识、空间感。空间有整体空间,有为数众多的各种形状的空间所组成的二维空间群。这些空间无有定相,也并非笔作轮廓的复现,而是由笔作墨像分隔成各种虚实,似有似无的异状空白。这些空间的互相呼应,自然表现出只可心会不可言传的节奏感、运动感。它们直接导引著人们的情感,产生极强的魅力。因此,我们要追求无画处皆成妙趣的效果。要明白“惜墨如金”正是惜白如金的妙处。空间包括画面上的构图、布局、笔道、呼应,即安排的空白,行笔的意到笔不到,对比的互相联系,以及色彩的照应。古有云:“空白即画中之画。”任何一个画种也脱离不了空间而独立,就是布满色彩的部分西画也主要以色彩的面积与形状的关系对比造成“三一律”的透视空间感,这种空间造成了色化为空的艺术。

我们再来看看以奇取胜的潘天寿先生的艺术。潘老的国画处处故意雕琢做布局,而造成奇特的构图,但这同样是文人画中一颗闪光的星星。细心琢磨他的艺术就会发现他在布局格式等方面是精通的,实则是有形之中化无意。特别是空间上的对比角度、呼应等方面更为讲究。

如他的《秋雁图》,看得出是有意把构图排成方块图案线路,其实里面布下了艺术魅力网,即死中藏秀,童心线点,图上的人字雁行和题款的方位布局,以及山石树木,造成了一种空间呼应对比韵律。其中四个不同大小的“金石”,从上到下,由小到大,就给画面分出了三个空间,于空间中见其焦、墨、树草与其上方的雁行、题款,形成了一种互相连贯的“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韵律节奏感。此图堪称艺术精品无疑。

中国著称的新都宝光禅院有对联云:“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这句话道破了白石老人和潘老先生一代大师的艺术真谛。

艺程

呼行艺道,途何就之,众历艺程当悟尔。世法亦方圆之归,异凹凸之旁门。弗就根源,握毫挥章者众,故徒劳肤心,终入盲士者凡,由取艺不内故。持精微之技,望日越十度寒秋,正谓取法于上乃达中乎之道耳。故师表之才则瞥高下。择道之行在于缘起。同君一夜胜读十年,亦复如是也。归则易数,与之定事,大有雅风皆为渊学。学则众师,各遵其道,弗以旁闻之举参疑师论。依师当慎,定师必忠。凡盲师无才者,狂简斐然成章,自命不凡,谓人堪高而良奇谤焉。实则尚无问世篇章,世未允诺,反之则自号为家,此肤识矣,学不可履耳。良师持德,虚怀若谷,举世名望始鞭击器挥,归叟不倦,终概世所誉,方堪大家。依上入格,行一道之良教,施之于坚,待荟诸长乃途程法矣。

为学者先参艺派,识之于格,格高境大,气韵生动故。中画者一树多枝,诸家皆藏妙趣,法涉多门,格归四道。《名画录》记:“画之逸格,最难其侍。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简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乎意表,故目之曰:逸格耳”。又载:“大凡画艺,应物像形,其天机迥高,思与神合,创意立体,妙合化权。非谓开厨已走,拨壁而飞,故目之曰:神格耳。其三论定,画之于人,各有本情。笔精墨妙,不知所然。若投刃于解牛,类运斤于斫鼻,自心付手,曲尽玄微,故目之曰:妙格耳。画有性周动植,学俟天功。乃至结岳融川,潜鳞翔羽,形像生动者,故目之曰:能格耳。”四格之妙各在师法,故尔弗谤偏解。宫室民间各具长焉。唯雕虫斗方,传闻图解,世人有谓之者,不堪大家之流,亦含乎于入家之道,取精去粕受学之为。非为巨家之道矣。

入艺之途,当重文书,诗词歌赋深研益学,久之始悟艺共同源。故昌硕受艺中晚,一举大师,垂名芳世,自非才高识妙,焉能谈奇理之哉!辉世精作,怪当今居之世几可悬堂品论,皆因文才之功故。艺门建宗之原,独非艺也,文诗皆艺栋,览游皆艺梁,双基弗筑,纵玉瓦金檐,何决楼阁之成乎,幻谈一焉耳。古往今来展观史论,大师之流,无一者弗为德出,弗为文出矣,弗为苦出也。古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困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艺成之道一复由然,无旁其之途。成者在身历耳。人云:滴水入舌味百何穷,拜君可识质乎?客云:非也,皆耳闻幻观如是。点滴之因亲当受之于意,方出己有。画论云:“万里奇观,万卷深阅,行外师夺造化,其德生矣,其功见矣,其品高矣,其卷秀矣,故终成大器之源耳。”何以故?由亲历而量人,爱人也德,然由成,经实苦习见闻渊广,实识之才艺出入心体,基堪“末那”乃苦习数载之养哉。故优在时夫鹏志之夺。初入临瞥而不可盲程,定本而取法于上。

今古多玩童胡唠,观高士之妙墨,气韵生动,华滋入丽,自狂抄之,持具挥洒,言称泼伉,良为吾独也,此举笑焉,智者弗习。见其步路者爬行而得,造楼者依基而升,击技者必先乏其筋骨皮肤之排术,非以何决武坛高士。正谓《道子》斗:“华其外而碎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脚故也。”

从艺当深诸学之就。行广闻亦恐歧误,取道者层楼步登,基深内养,始行万里,感诸境入性,吸万物灵媚于合笔内情之间,可得艺也。

法家羲之书者堪鹅剑之风,得养鹅与公孙之舞。常鹅群细及,动、静、站、卧、行游于晨戌之时,忘食于归餐之顿。观公孙舞剑,变之于速,伉丽于形。张怀瓘说:“羲之精研体势,无所不工。”鹅体点横真钩具也,钩而化挑,其颈一曲及生弧意耳。肢粗且力,嘴顺撇,逆视捺之。发步凌空,升之飘逸,降则浑矣,转远展羽开合游龙之变乎。正谓前人曰:行收笔用运腕之道耳。学观物法,取之于神,非为形也,著形且弗鹅书哉。习者不悟多之歧途。元法家赵氏孟俯临羲之《兰亭序》后跋云:世人但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世人误道,得表未里之故。览境取之者在神形变艺,万法如是,表里虚实才明亚圣。故感物游历,焉可乏之。

万法终形,归云师导,依规法矩皆得方圆,弗依师何立大器耳!造艺之程浪击横生,奇单悟异,则中高下,有志者弗从坎坷为难,高山仰之,景行行止,须然不至,心想往之。故而绝顶之观,众山小焉。求艺者百矣,取之者一难,无志误道之故也。无雄者数途畏难,而方震裂,出差鸣呼,行其所错,乃百年之寿命告穷归天,而未献优群生,卒之众人也,实附于人兮,为艺者当造就于绩,而优者于险远也。安石《游褒禅山记》云:“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而人之所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又云:“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其艺亦然嵌基之实,壮心雄泼,故中庸者安得提婆之才!”

爱恨和因

缘起篇

社会能力

骄耻篇

因果实相

正谛篇

贰拾心别

识己篇

正偏论

问解篇

2017年10月6日,在众人殷殷期盼下,观音大悲加持法会在香港隆重举行,由【蓝三黑二段】大德法师主法。我能有幸参加此次法会,真是感恩至极!

在义工们的指引下,众人有条不紊地进入会场,按队排列,每人相隔一臂之遥。

法会前,大法师慈悲地为部分未皈依者进行了随缘皈依。

之后,大法师教示大家:闭上眼睛,以一颗最虔诚恭敬的心,听从指令;在法会中,大家不要念咒,也不要观想,身心放轻松;由于每个众生的业力不同,福报不同,三业相应的程度不同,因此会出现各种受加持的现象;有人会哭、会笑、会跳舞、会唱歌、会拍打身体、会转动、会行走等等;大家千万别害怕,也别受他人的影响,更别违背加持的力量,要随顺加持的力量,全程不要睁开眼睛偷看;如果有人不按佛菩萨的指令做,就不会得受用;听话照做,会有不同程度的受用。

我认真闻听,并告诉自己要听话照做。

接着,大法师宣布:大家闭上眼睛,双手抬起与肩齐平,身心放轻松。

随即,我便听到了很大的哭声、笑声,还有此起彼伏的拍打声。没一会儿,我也产生了受用,一抬手就开始翩翩起舞了。

当时,我感觉自己非常轻盈、舒畅,身心放得很轻松,而且不被现场嘈杂的声音所迁。我继续起舞,那些声音仿佛离我远去了,我感到自己的舞姿很优美。间歇,我的双手会合十礼敬,还会结起手印放在我的头顶、面部和胸前。

就这样念了几分钟,这股力量又引领我站起来继续翩翩起舞,重复了上一次的动作后,我又盘腿坐下。这时,我心里好像在祈请南无观世音菩萨让我得加持早日开敷智慧,今生得大成就利有情!

随际,我自然而然学会了文殊菩萨心咒,并开始了唱诵。我以前从未唱诵过文殊菩萨心咒啊,在法会上我学会了,并以一种极其动听的音调反复唱诵……

直至大法师宣布:“停!大家睁开眼睛。”我便睁开了双眼,内心充满着感恩和喜悦。无限感恩当今住世佛陀,感恩十方诸佛菩萨,感恩南无观世音菩萨和护法圣,感恩大法师主法,让我感受到了如此大的加持力!

惭愧佛弟子:西拉卓玛

2017年10月12日

愿所有行人都学习十方诸佛的如来正法,以大悲之心面对一切众生,做一个真正的修行人,脱离轮回解脱诸苦而成圣。

重要提醒

本文仅代表作者的个人学佛知见和受用感悟,只有恭闻当今住世佛陀的法音,修学《极圣解脱大手印》、《藉心经说真谛》、《学佛》和《什么叫修行》,才是最正确、快捷的成就之道。

THE END
1.老话说:“枕下放三物,进财不寻路”,是啥意思?三物指什么?更不用说,在封建社会这一典型的农业社会中,当以农为本的国家遭遇自然灾害时,几乎毫无应对之策。若某年的灾害超出了预期的严重程度,全国的农作物产量将遭受巨大损失。依赖辛勤耕耘方能勉强维持生计,然而一场重大灾难便足以摧毁民众一年的辛劳成果,这样的结果怎能不让人感到心痛。古人通过无数次的试错,积累了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403912407969071&wfr=spider&for=pc
2.道家,你知道哪门哪派?古今道教派系(门派分类)一览5.神霄派(著名雷法派系,现已基本不独立活动,基本并入大宗派) 6.天心派(已基本失传) 7.西河派 8.南宫宗(符箓派系,已基本失传) 9.灵宝派(又称阁皂宗,已基本失传) 10.东华派(已基本失传) 11.闾山派 12.排鼓橹教 13.太一教(虽归正一,但规定道士必须出家,现已失传) 14.梅山派 古今道教派系(门派分类)https://www.taijizhe.com/topic.php?vid=3348
3.年味初七人日人寿年丰祈祥祝安也与道家的“善”与“美”“道”或“气” 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正月初七,做好七件事, 一年祥和顺利。 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 两汉魏晋时江南一代的人日习俗是: “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 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 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 https://blog.cz001.com.cn/index.php?c=Blog&m=detail&id=154105
4.儒家的“建构”道家的“解构”佛家的“重构”儒家的“建构”、道家的“解构”、佛家的“重构” 陈炎 一 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儒家在进行礼乐文化的重建过程中,为铸造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习惯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我们知道,人与动物的不同,就在于人是一种文化的动物,而文化则是以符号为载体和传媒的。在这个意义上,著名符号论哲学家卡西尔曾经指出,人是一种符号http://www.krilta.sdu.edu.cn/info/1020/1920.htm
5.《道家五行增运之金》一、养成补金的良好习惯: 1、穿衣要白色银灰色,如果有铁扣或铜扣子更好,床单用白色的,戴金属链的白色手表;戴戒指、金手链、耳环等饰物。 2、家里多使用金银器具、器皿。 3、冰雪对您有利,常溜冰是不错的运动。在家里挂一张富士山或冰山画,都能补金。 https://www.jianshu.com/p/14841a308507
6.人生哲理当我们仇恨他人时就等于给了自由制度制衡的三种类型 员工不敢做坏事,是怕老板,这是人治;员工不能做坏事,是没机会,这是法治;员工不愿做坏事,是没歹念,这是心治。人治是老板厉害,法治是机制厉害,心治是文化厉害。有人治而无法治,是专制;有法制而求心治,是民主;有法治有心治而善人治,是发展。这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https://blog.csdn.net/lzq_csdn_th/article/details/52002366
7.国学在线为甚麽不可免费算命?哪几种人可以不收卦金? 走近易经真象——太极图图示的分析 姓名测分高等于『命好』?『马云』刚过合格线 披传统文化『马甲』 传授占卜算卦圈钱——网上『国学培训』鱼龙混同贻害甚多 超专业的生辰八字起名 赵礼堂被中国周易消息网聘为易经文化研发中心主任 https://chinulture.com/
8.大众自己学算卦奇准!《金钱课》文王六十四卦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六十四卦金钱课,相传为周文王所创,所以又称文王六十四卦,简称“金钱卜”或“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1020871.html
9.道教内丹学离、坎二卦在阴阳双修丹法中是男女的代号,意思是以男子离器中的真阴(又称真汞、砂中汞、龙从火里出)摄取女子坎户中的真阳 ( 又称真铅、水中金、虎向水中生 ) ,从而阴阳交媾而成丹。清净孤修丹法,又以离、坎二卦为心、肾的代号,或以离喻心神,坎喻元炁、真精。这样,取坎填离术在小周天中指心液https://www.wudangpai.com/archives/s564.shtml
10.头条文章因此,六四爻辞可以解释为:“瓦解敌人中的大多数人,能够成功,所以吉祥。征讨敌人时,遇到了聚集成山的人群的顽固抵抗,这正是行为不正的蛮夷之族所希望的”。 明白了这点之后,当我们看到《易经》中匪夷所思的翻译时,不妨抛开引申义,试着用卦爻辞的本义,并考察当时的政治、历史、文化、习俗等因素,放在当时真实语境中https://weibo.com/ttarticle/x/m/show/id/2309404656439539925617?_wb_client_=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