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xièjìn)洪武二年十一月初七日(1369年12月6日)出生在吉水鉴湖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洪武二十一年进士,官至翰林学士。
明成祖时,解缙与黄淮、杨士奇等人入直文渊阁,进翰林学士,参与机务,奉诏主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1407)告成,晋翰林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一时诏令制作,皆出其手。因立太子事,为汉王高煦所恶谗,永乐五年(1407)以“洩禁中语”,“廷试读卷不公”,贬为广西参议,又为李至刚所构陷,改贬交趾。永乐八年(1410),因私见太子,以“无人臣礼”罪下诏狱,下狱五年,永乐十三年(1415)锦衣卫都指挥佥事纪纲上囚籍,帝见缙姓名曰:‘缙犹在耶?’於是纪纲用酒将他灌醉,全身-,冻死於雪地。妻子宗族徙辽东,仁宗即位後诏归其妻子宗族。後諡文毅。宪宗成化元年(1465)复其官赠朝议大夫。解缙善书法,尤善狂草,墨迹有《自书诗卷》、《书-诗》,明吴宽《匏翁家藏集》称:“永乐时,人多能书,当以学士解公为首,下笔圆滑纯熟。”著有《文毅集》。
永乐大典总纂修
《永乐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明永乐元年(1403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命解缙、姚广孝、王景、邹辑等人纂修大型类书,永乐二年(1404年)十一月编成《文献大成》。
《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收录入《永乐大典》的图书均未删未改,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
《永乐大典》收录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种之多,上至先秦,下达明初,这在当时真可以说是“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宋元以前的佚文秘典,多得藉以保存流传。收录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释庄、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医卜、文学等,无所不包。所辑录书籍,一字不易,悉照原著整部、整篇、或整段分别编入,这就更加提高了保存资料的文献价值。全书体例“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检索非常方便。
《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全书正文22877卷,凡例和目录60卷,装成11095册,总字数约3.7亿字。书中保存了我国上自先秦,宋元以后的佚文秘典,下迄明初的各种典籍资料达8000余种,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
解缙轶事
解家一门三进士
洪武二十年(1387年),解缙已是一位18岁的翩翩少年,这年他第一次参加江西省乡试,就一举夺得第一名,人称“解解元”(乡试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年赴京参加会试,列为第七名,经殿试,被录为二甲进士。他的哥哥解纶和妹夫黄金华也同榜登进士。
朱元璋本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开国英主,为国选才,不拘一格,殿试前调阅了一二甲策论,见解缙文笔雄健,立论新颖,切中时弊,殿试中又见他才华出众,欲力排众议其为状元,但有权臣进言道:“首开科甲,为国抡元,当取吉祥以顺民心。解缙字大绅,点为状元,‘缙’、‘绅’俱‘解’,于国不吉。”朱元璋闻言默然无声,念及国祚,便忍痛割爱舍却解缙,取名较吉祥的“任亨泰”为状元。
解缙虽然与状元擦肩而过,但解氏家族“兄弟同登第”、“一门三进士”的消息传出,立即轰动了解缙的家乡吉水,也轰动了京城(今南京市),一时传为盛事。而这次殿试录取的第一名状元的任亨泰,在后世却远不如解缙有建树。
解缙登岛赋诗
明朝著名大臣、大学士解缙于永乐五年(1407年)曾登上特呈岛,赋七言律诗《题特呈山温通阁》一首,诗曰:
峰濯沧溟应斗魁,波澜绕翠浪头排。火烟光起盐田熟,海月初升渔艇回。
风送潮声平乐去,雨飘山色特呈来。地灵福气生天外,自有高人出世才。
全诗情景交融、挥洒自如,描绘了特呈的地理景观和人文景观,特别把特呈岛重点生产项目煮盐和捕鱼跃然纸上,给特呈岛留下珍贵的史料。诗中“风送潮声平乐去,雨飘山色特呈来”二句,解缙曾作题联,盖有印章和永乐五年日期,书赠麻斜侯王庙,后人临摹雕刻在木块,悬挂在庙堂正门两旁。解缙何缘为偏僻的渔岛及庙宇赋诗题联,源于解缙一段坎坷的经历。
永乐五年(1407)解缙回京奏事,沿雷州、广州驿道返京,当时必须经过平乐渡。湛江现存最早一部《雷州府志》(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历1615年编纂)有载:“平乐渡,东西十里,二十一都,原有官舟,编夫”,“平乐步……吴川等海至此泊舟”。解缙平生敬慕英雄,早已知悉元代有抗击海盗名将罗郭佐,四代五人剿匪相继战死,史称罗五节,其纪念庙宇“侯王庙”就在平乐渡附近,自然顺路凭吊英烈,赠联抒怀。庙堂正对面是特呈岛,“峰濯沧溟”,“波澜绕翠”,令风流倜傥的解缙浓意盎然,登岛写下七律,并把侯王庙题联融入诗中。解缙只活了46岁,遗下诗作不算很多,小小特呈能触动解缙赋诗,留下名人遗篇,实在难得可贵
细说解缙
解缙这个人从小就是神童,生而秀异,颖敏绝伦,在明史上是个集诗文和书法大成之人。其文雅劲奇古,诗豪放羊瞻,书小楷精绝,行、草皆佳。狂草名一时,然纵荡无法。但凡这类年幼就名噪全国的人,骨子里的才气放逸,桀骜不驯,是后天名就者无法接近和比肩的。但有一点不好,这样的品性,不加自修,很容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所以他的下场就很凄惨。虽然他主持撰修《永乐大典》名流千古,但最终还是被锦衣卫活埋雪中而死,年仅四十七岁。
解缙不仅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而且为人耿直、刚正不阿、不畏权贵。他屡次上疏,针泛弊政,-0佞小人,由此导致他一生坎坷,时而得宠,时而失宠,时而升迁,时而贬谪,直至被人-致死。
皇帝的宠爱改变不了解缙刚正不阿、坚持正义的气节,对不合礼仪之事,他还是要反对的。永乐三年(1405)朱棣召解缙入宫,磋商立太子之事。当时成祖的意思是想立次子高煦为太子,但解缙仍直言说:“为长,古来如此。皇太子仁孝,天下归附,若弃之立次,必兴争端。先例一开,怕难有宁日,历代事可为前车之鉴。”朱棣听后面有不悦,对此议犹豫不决。解缙为说服皇上,只说了一句话:“好圣孙!”两人相视而笑。最后同意立长子高炽为太子,次子高煦为汉王,并令解缙撰写立储诏书,以告天下。从此,高煦深恨解缙。高煦自以为有战功,又深得朱棣宠爱,常存夺嫡之心。见此情形,解缙上疏劝阻说:“启争也,不可。”朱棣认为这是离间他们的父子关系,对缙很有意见。永乐四年,成祖赐黄淮等人二品纱罗衣,而独不给解缙。漠国公邱福将朝廷机密“传达延外”,高煦却嫁祸解缙“禁中语”五年,解缙又被诬为“试阅卷不公”贬为广西布政司参议。临行前,礼部郎中李至刚因与解缙有宿怨,又诬缙,故即改贬交趾(今越南),命督饷化州。
永乐八年(1410)解缙人京奏事,正遇成祖北征未归,故只好觐谒太子高炽而返。于是朱高煦又乘机进诲言说:“伺上出,私现太子,径归,无人臣礼!”祖为此震怒。当时解缙已同检讨王到广东去了,一路上,他俩看到赣江两岸旱情严重,便上疏请凿赣江通南北,引水灌田。疏上,成祖愈怒,诏令将解缙逮捕入狱。缙在狱中受尽严刑拷打,并株连多人。永乐十三年正月十三日(1415年2月22日)锦衣卫帅纪纲上囚籍,成祖看到有解缙的名字问了一句很有水平的话:“缙犹在耶?”纲一贯草营人命,深为解缙憎恨。因此,他怕成祖赦免和启用解缙,便赶回狱中,假意置酒祝贺,将缙灌醉,活埋于雪中而死。那时,解缙才47岁。解缙被害后,家中财产被抄没,妻子、儿女、宗族都流放到辽东。
对联趣事
其一
明代解缙才调宏达,尤善诙谐。据说某道士对解缙十分敬慕,特意拿了自己的画像来拜见,恭恭敬敬地请解缙为其题诗。解缙接过画像,当即笔走龙蛇般连写了三个“贼”字。道士一见,又惊又怒,正欲发作,只见解缙含笑从容续写,连同前面所写的三个“贼”字,成了一首颇有情趣的题画像诗:
贼、贼、贼,有影无形拿不得。
只缘偷却仙丹药,而今反作蓬莱客。
“蓬莱”是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道士作了“蓬莱客”,就意味着成了仙,相传八仙过海就是从蓬莱阁起程的。此诗先说这位道士是贼,接下来遂将“贼”字妙解为对其修行的称赞。难怪道士读罢,由惊怒转为惊喜,千谢万谢而去。
其二
朱棣为朱元璋第四子,初封燕王,后起兵自称“靖难”,夺取帝位,即明成祖,年号永乐。据说朱棣当了皇帝之后,为立太子事一时拿不定主意。这时,解缙正奉旨纂修《永乐大典》,很受永乐皇帝朱棣的赏识。朱棣于是就此事密召解缙,解缙进得宫来,就立太子事发表自己的看法:“立子为长,古来如此。皇太子仁孝,天下人心归附,若弃长立次,必兴争端。”因朱棣自己不是长子,对此说不感兴趣,心中仍存犹豫。
正在这时,内宫太监送来一幅名为《彪虎图》的画:一只白额回首望身后幼虎,情状甚为亲呢。解缙见此图,当即吟诗曰:
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
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
朱棣听了,知道解缙是借着题诗婉转进谏,颇受启示,当即决定立长子高炽为皇太子,即后来的仁宗。
其三
相传,永乐皇帝有一天突然对解缙说:“你知道昨夜宫中有喜事吗?你就此吟首诗吧!”
解缙就“有喜”二字,想到可能是皇后生产,便吟:君王昨夜降金龙,
把皇子喻为“金龙”,本是吉语。岂料永乐皇帝却说:“生的是个女孩。”
解缙眼珠一转,马上续道:化作嫦娥下九重。
通过一个“化”字,将生男改为生女,可谓巧妙自然,天衣无缝。
永乐皇帝本是借此题为难解缙,于是故意叹口气说:“可惜刚出生便告夭折。”
解缙早有准备,脱口应道:料是人间留不住,
永乐皇帝又说:“已将尸体扔到池塘里去了。”
解缙转口又吟:翻身跳入水晶宫。
这场君臣对话,充分表现了解缙出口成章,应付自如,正因为如此,才使避讳之语得以巧妙妥帖的解释。
其四
鸡冠花属苋科一年生直立草花,以其卓然挺立的肉质花序有如雄鸡之冠而得名。有一次解缙与永乐皇帝在花园游玩,皇帝突然命解缙以鸡冠花作诗,解缙略一思索,起句道:鸡冠本是胭脂染,
一语刚落,只见皇帝从身后取出所执白鸡冠花,说:“不是胭脂红,是白的。”解缙随机应变,当即又吟:今日为何淡淡妆?只因五更贪报晓,至今戴却满头霜。
解缙应对如流,用语不凡,联想奇妙,皇帝听了甚为高兴。
其五
解缙自幼好学,出口成章。这年春节,他在后门上贴了一副春联:
“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对门的员外看了,很不高兴,心想,只有像我这样的人家,才配贴这副对联,就命仆人把竹子砍了。不一会,家人来报,解缙的春联改成了:
“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员外听罢,非常恼火,令人把竹子连根挖出,不料解家的春联又改为:
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其六
明代才子解缙到一大商贾家收税款。事前,商贾家调皮的女儿在宅前贴上对联,心想,看你解税官怎么进屋。对联云:
闲人免进,盗者休来。
解缙看罢一笑,叫人拿来笔往门联左右各添三字便挺胸而入。商贾女儿出门一看,不得不佩服这位年轻税官文思敏捷,巧补天成。原来解给将对联补写为:
闲人免进贤人进,盗者休来道者来。
其七
解缙幼时去河里洗澡,把脱下的衣服挂在河边的老树上,这时县令来了,对解缙说,我出个对子,若对得出来衣服便给你,对不出来我可就拿走了。然后指着老树说:“千年老树为衣架。”解缙昂首,脱口而出:“万里长江作浴盆!”县令大异,遂还衣于缙。
其八
毛泽东引用过这样一副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副对联的作者是明初才子解缙。
传说他有一次上街,时值春雨连绵,不小心跌倒了。路上行人见了失笑。他随口吟诗回敬:“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滑倒解学士,笑杀一群牛。”民间还流传着他的许多巧对,例如他19岁考中江西解元后,出游到一道观,口渴求饮,老道士慕他的大名,出个上联试他:“一盏清茶,解解解元之渴”,其中三个“解”字不同音,下联也要如此,难度很大。解缙却不费工夫属对道:“三弦妙曲,乐乐乐府之音”,这三个“乐”字也不同音。
其九
话说李尚书得了解晋这么个好女婿,自然满心欢喜。有一天,皇帝下诏书要李尚书进贡公鸡蛋,李尚书魂都吓掉了,世上那有公鸡蛋呀,这不难为他吗?急得他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香,一点办法也没有。她的夫人说:“你不是说解缙聪明吗,何不叫他来想想办法。”李尚书说:“他有啥办法能弄到公鸡蛋。”夫人还是派家人把解缙叫了过来,一五一十地把事情告诉他。解缙听了后说:“这点小事不要紧,不要急,赶快叫老丈人起来吃饭,不要急坏身体。老丈人问他有啥办法。他说:“你备好官船,挂上旗子,写上官衔,我替你去进贡。”李尚书说:“没公鸡蛋你怎去进贡,这不是闹着玩的,弄不好是欺君之罪呀。”解缙说:“天机不可泄漏,到时就会见分晓。”
到了京城,皇帝听说进贡公鸡蛋的来了,忙叫宣进殿来。皇帝一看是个伢崽,就问他是谁,来做什么?解缙答道:“小民叫解缙,是代李尚书来进贡的。”皇帝又问:“李尚书是你什么人。”解缙回答:“是我岳父。”皇帝说:“你岳父为什么不亲自来。”解缙说:“我岳父在家生小孩,不能来。”皇帝哈哈大笑:男人怎么会生崽?解缙忙说:“是呀!男人不会生崽,公鸡哪会生蛋?”皇帝一听,有道理,进贡公鸡蛋一事就不提了。并且把解缙留在宫里,封了他一个学士官衔。
其十
明朝翰林大学士解缙堪称诗词名家,他自幼聪明好学,7岁能诗善文,且生性刚直。一次,告老还乡的李尚书不信解缙有此高才,他宴请几个权臣显贵作诗,派人叫解缙前来应对,想有意当众奚落他一番。
解缙来到李府,只见大门紧闭。家人说主人吩咐要他从小门进入,他站在大门口硬是不走小门。李尚书闻情走来大声说:“小子无才嫌地狭”;解缙即答:“大鹏展翅恨天低。”尚书听了大吃一惊:呵,这小子口气倒不小,忙命人打开中门相迎。吉水县城鉴湖公园内解缙塑像刚入席,一权贵便想借题嘲笑他母亲在家做豆腐,父亲挑上街叫卖的贫寒身世,对他说:“听说才子能出口成对,今日请你以你父母职业为题如何?”解缙听了,明知是奚落自己,不慌不忙地吟道:“肩挑日月上街卖;手把乾坤日夜磨。”众人听了,无不拍案叫绝。那权贵却鱼骨梗喉似的上下不安。
另一显贵见解缙身穿绿袄,便也出一上联讥讽他:“井里哈蟆穿绿袄”;解缙见那人身穿红袄,灵机一动说出下联:“锅中螃蟹着红袍”。那显贵听了暗想:这小子好厉害,我把他比作活哈蟆,他却把我比作死螃蟹。但又无理发泄,只好自认倒霉。
酒过三巡,尚书欲压服解缙,用手往天上一指,自命得意地说:“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解缙听罢,用脚在地上一顿,说:“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能弹!”口气比他还高。尚书奈何不得,啼笑皆非。
这时,解缙举杯祝酒说:“难得今日群才雅集,我愿题赠一联助兴”。尚书听罢,忙叫人拿来文房四宝,解缙挥毫舞墨,然后掷笔大笑而去。众人走过来一看,瞠目结舌地半天说不出话来,原来这是一副借物寓讽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诗作选摘
【赴广西别甥彭云路】
多情为我谢彭郎,采石江深似渭阳。
相聚六年如梦过,不如昨夜一更长。
【游七星岩偶成】
早饭行春桂水东,野花榕叶露重重。七星岩窟髯灯火,百转萦回径路通。
右溜滴涂成物象,古泽深处有蚊龙。却归为恐衣沾湿,洞口云深日正中。
就日门前春水生,伏波岩下钓船轻。漓江倒影山如画,榕树交柯翠平城。
村店午时鸡乱叫,游人陌上酒初醒。殊方异俗同熙皞,欲进讴谣合颂声。
度水穿林访隐君,七星岩畔鹤成群。犹疑仙李遗未实,几见蟠桃结绛云。
石乳悬崖金烂烂,瀑泉瞪洞雪纷纷。流莺满树春风啭,共坐高吟把酒闻。
桂水东边度石桥,酒旗村巷见渔樵。葭祠歌吹迎神女,野庙频繁祀帝尧。
附郭有山皆积石,仙岩无路不通霄。日长衣乡观民俗,行乐光辉荷圣朝。
永乐戊子五月十一日为文弼书廌识。
解缙墓
解缙死后,初葬于江西吉水县仁寿乡(距今县城北4公里处)。嘉靖年间,当时的知县罗黄裳因担心河岸坍塌危及解缙墓,遂下令将解缙墓迁移至县城东门外的东山亭。如今,这个地方为江西吉水县气象局的大院一隅。很荒凉的在那里,墓碑上的字迹已斑驳不清。
正面碑石上是楷体书写的“解文毅公之墓”六个字,没有起文也没有落款。碑石上面是“明右春坊大学士”一行大字,两侧是一副对联:“太平十策纾民意永乐大典惠斯文”。江西省人民政府于1987年12月28日公布解缙墓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
百家姓解姓、解氏的堂号大全
热烈庆祝青云镇解氏祠堂庆典暨祭祖大会隆重举行
江苏省镇江市丁岗镇葛村解氏宗祠已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