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下午,“求职大巴”准备出发。澎湃新闻记者杨佳吟图
这样的包车组团面试,杭电自动化学院至今已组织几十次。11月11日下午,辅导员张卫洪和叶玥都包了一辆大巴,带着学院46名25届应届本科毕业生,到二十多公里外的昆泰磁悬浮技术有限公司集体求职。“这一车同学,来自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科学与技术、测控等不同专业,我估计有80%都是‘I人’。”张卫洪笑着说。澎湃新闻记者跟随他们,全程旁观这次“I人”大学生求职记。
“I人”求职记:
征服“I人地狱”有迹可循
同学们在倾听招聘公司负责人讲解公司情况。澎湃新闻记者杨佳吟图
“I人”学院的求职方法论:
教写简历、模拟面试、组团求职
由于“I人”比例高,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的辅导员为了“I人”大学生求职煞费苦心。“首先,明确性格没有好坏之分,只是社会求职需要外向性交流能力,我们就着力于提升学生的求职能力。”张卫洪表示,从今年9月开始,他和叶玥都就为学生准备了一系列求职培训,包括如何写简历,如何给用人单位发邮件、短信,并给学生分组模拟面试。“我们甚至在群里发了简历和自我介绍模板,然后给求职的学生都过了一遍简历,再让大家分组模拟面试,互相拿着简历提问对方,模拟无领导小组讨论等等。”
招聘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在介绍员工生活、薪资福利情况。澎湃新闻记者杨佳吟图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