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实中的人物命运,却与艺术形象形成了鲜明反差。“文革”开始后,英雄的“娘子军”尤其是坐过牢的几位连排长,转眼成了“十恶不赦”的叛徒。当权的地方造反派没有找到冯增敏任何叛变的证据,只是根据逻辑推理:“你如果不叛变,国民党为何会释放你”
六亿人观看《红色娘子军》
那是1956年,海南军区得到一个开展建军30周年征文活动的通知,当时22岁的军区政治部宣传干事刘文韶被指定完成这一工作。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刘文韶发现了一句只有19个字的记载:“琼崖独立师下属有一个女兵连,全连120人。”写在一张破旧的油印纸上。
刘文韶当时想,在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上,女指挥员女英雄很多,然而成建制的完整红军女兵战斗连队,还没听说过,琼崖红军中有这样一个女兵连,“很可贵,这应该是一个重大题材,应该下功夫挖掘”。他的这个想法,得到了军区政治部和宣传处领导的全力支持。
但当时他能找到的史料,就只有一句简短的历史记载,除了这个线索,其他什么文字材料都没有。但海南军区副司令员马白山将军很肯定地告诉她:“当时确有一个女兵连。”而后,他求助于当时的海南区党委,与摄影记者王学海一道,首先找到了乐会县委,找到了第一位采访对象,正是时任县妇联主任的冯增敏。刘文韶后来回忆,当时的冯增敏,大约40多岁,个子比较高,大眼睛,留着短发,皮肤黝黑,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就这样,他开始了在乐会县长达一个多月的采访。
健谈又记忆力很好的冯增敏,由于过去从来没有人采访过她,这一次非常激动地讲起了女兵连许多往事。特别是在讲到由于革命低潮的到来,女兵连在和主力红军失掉联络后,不得不分散隐蔽,在莽莽雨林里艰苦跋涉,许多姐妹壮烈牺牲时,泣不成声。
两个星期的采访,刘文韶基本弄清了女兵连从成立、发展到解散的历程和其中的主要事件。然后,他到乐会县及海南乡村采访了其他的女战士,再回到广州拜访时任广东省副省长的琼崖支队主要负责人冯白驹将军。
真正让红色娘子军家喻户晓的,是1961年谢晋导演的电影《红色娘子军》。剧中琼花和10岁便与“木头人”结婚的连姐一起参加娘子军的经历,还有海南的蕉风椰雨中“向前进,向前进”的旋律,响彻了大江南北。此片不仅创下了当年8亿人口有6亿人观看的盛况,还荣获第一届电影百花奖多个奖项,以及建国后首个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
1964年,中央芭蕾舞团又将《红色娘子军》搬上舞台,成为大陆第一部现代芭蕾舞剧,洪常青、吴琼花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从英雄到“叛徒”
此间,王时香、黄墩英都屡遭批斗,被打得遍体鳞伤。王时香有一次挨完批斗回到家,看到两个孩子饿得流着口水,“困在房子里,就像两只狗在门口”,她就觉得“这边被人家斗,这边回到家里没有饭吃,这样的命运带给孩子也不好”……就把绳子吊在房上,准备上吊。是她那已经懂事的大儿子挣扎着起来,“妈妈妈妈,你干吗呀,你是不是要死呀”把椅子一推,孩子就在下面抱着她、顶着她,然后大叫起来,邻居发现后救下了她。
“文革”开始后不久,冯增敏就被开除公职,回老家务农,因为她是“叛徒”。身心双重摧残,使得她在战争年代落下的胃病日渐沉重。某天放牛时,因为两头公牛打架,她想把牛拉开,却被牛踢了一脚,口吐鲜血,从此更加虚弱。1970年,冯增敏患肠梗阻,痛得满地打滚。她家地处偏僻的阳江江南村,到公社卫生院得过一道河。当时,天下大雨,河水猛涨,无人抬送,又找不到渡船。于是,这位一生坚毅的娘子军连长,就在撕心裂肺的剧痛中苦苦煎熬,直到断气。
风暴散尽已是1970年代末,冯增敏等四人被平反了。中共琼海县委还为冯增敏补了一场隆重的追悼会。而后,健在的“娘子军”有了民政部门每月固定的生活补助,海南省妇联常年为她们提供医疗补贴。海南某集团还从公司设立的“海南和平进步基金”中拨出专款给娘子军老战士每人每月200元生活补助,直至老人去世。
“最后的琼花”
这个时候,老战士们已渐渐凋零。据1984年海南省党史部门调查,当时健在的娘子军老战士已不到60人。
后来黄墩英、王时香于2000年前后陆续去世。1998年,87岁的王时香到北京看了一次天安门,这是她多年的夙愿。但谁也没想到,回海南后仅仅3天,她就永远离开了人世。
原二连指导员庞学莲,则平静地生活到1999年。到2002年,娘子军仅剩下21人,分散居住在琼海的阳江、文市、九曲江等8个农村乡镇。
2000年,琼海市白石岭景区“红色娘子军纪念园”落成,并被中宣部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王运梅、欧继花、卢业香、王先梅等4位健在的娘子军也被请进纪念园。每天,她们头戴八角红军帽,佩带工作卡,容光焕发,与游人见面、合影,唱当年的红军歌……
2013年9月14日,娘子军老战士王运梅去世。2014年3月,另一位99岁的老战士潘先英去世。至此,琼海市的卢业香成了最后一位在世的娘子军。
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建成后,卢业香与王运梅便同住一间房,形影不离。2004年,卢业香因患上多动症,搬离了纪念园。多动症治愈后,她又被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症,记忆丧失,认识能力退化,连家人都不认得了。
但在2013年9月王运梅逝世时,听到儿子翁祚雄的讲述,卢业香有了反应,眼里淌出了泪:“运梅婆,你先去了,为什么走得这么早”其实,王运梅去世时已经103岁。
这以后,清醒时,卢业香总是坐在檐下,睁眼茫然地看着远处,看着天空,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客厅里电视一直开着,只要有战斗场面的枪炮声,她就会一个激灵醒过来,看得可起劲了!”翁祚雄说,更多的时候,她坐在客厅沙发上昏昏欲睡,也许正在滑向人生的终点,也许正在回到梦里的烽火椰林,回到80年前血与火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