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张子萱)如今,一座城市爆火的方式越来越五花八门,可能是因为一道美食,可能是因为热情、真诚的当地人,也可能是因为一部剧。
最近,朋友圈被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刷屏,“你看看这个草原上的树啊、草啊,有人吃有人用,便叫有用。要是没有人用,它就这么待在草原上也很好嘛。”电视剧治愈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打工人”,也让阿勒泰这个地方进入大家的视线。
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剧照
为何要重视影视IP的力量
一方面,影视作品的拍摄选址往往基于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或人文特色。这些景点在镜头下展现出别样的魅力,通过故事情节和角色塑造,被赋予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这种情感连接使得观众对旅游地的向往更加深厚,也更容易产生实际的旅游行为。
电视剧《与凤行》取景地迎来众多游客打卡。图源小红书
作为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三国文化古城,当阳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随着“影视+景点”的关系日益紧密,当阳该“如何拥抱影视IP”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命题。
如何实现“影视+文旅”双向赋能
首先,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多元化运营。
影视是跟文化联系在一起的,要发展影视旅游,就要对文化深入挖掘。城市调性与影视作品类型产生化学反应,无形中塑造着城市IP形象,文化、美食、风景相互交融,化身为无形资产。通过影视作品打造出一张张城市特色名片,可以扩大城市影响力,增加城市知名度。
当阳原创音乐剧《青龙偃月》
目前为止,当阳已打造出自己的城市品牌,推出特色的旅游演出,吸引游客沉浸式体验三国文化。如果能引入影视IP项目,让当阳的三国文化、信义之魂在影视作品中得以呈现,必将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为当地旅游业注入新的活力与魅力,让“信义当阳”的城市形象名片更加深入人心。
其次,要建立起主动拥抱互联网、拥抱影视IP的思维。
电视剧《战神韩信》在当阳取景
其实,当阳有过多次作为影视剧取景地的经历,如2004年的《武圣关公》和2010年的《战神韩信》,特别是由焦恩俊主演的《战神韩信》更是获得百花奖、金鸡奖殊荣,但由于当时互联网发展刚刚普及,也没有像如今的抖音、微博等可以实现快速破圈的网络平台,所以取景地当阳并未吃到影视IP的红利。
而如今,“影视+文旅”的协同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城市文化不再是束之高阁的文献资料,而是可以通过鲜活的影视作品落地生根,成为全民讨论、全民参与的社会热点。
电影《你好李焕英》取景自贾玲的家乡襄阳
最后,还要接好来自影视IP的“泼天富贵”。
影视的成功带动旅游热,本质是一种文旅联动下的共赢,但需要思考的是,部分作品在播出期间和播后一个月内热度最高,随后逐渐回落,只有少部分作品成了旅游地半永久的标签。
近期爆火的电视剧《庆余年2》在襄阳唐城取景
影视与旅游之间可以相互“牵线搭桥”,而桥梁能否畅通,关键还在于品质。没有好的管理、好的旅游产品做支撑,再火的热度不过是昙花一现。想要把“流量”变“留量”,就必须加大影视旅游资源规划开发和投入,完善好配套服务和设施,提升服务质量,避免“一夜爆火”之后的现实难题。
近期有消息称,由正午阳光班底制作,当红明星主演的电影即将在宜昌开机。或许当阳能够“近水楼台先得月”,借一借这超强阵容电影的东风,通过主动拥抱互联网,实现“影视+文旅”的双向赋能,让充满文化底蕴的义城当阳摆脱“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境,真正实现互联网上的破圈。
或许,下一轮“泼天的富贵”会砸向谁,由我们自己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