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西安大唐不夜城、淄博烧烤出圈后,泼天的富贵终于轮到哈尔滨了,元旦三天进账60亿,“南方小土豆勇闯哈尔滨”“哈尔滨成2024第一个顶流”“尔滨背刺了整个东北”等话题纷纷登上热搜,哈尔滨这个冬天咋就爆了?
作者|陈畅李丹
编辑|陈芳
运营|刘珊
2024年第一个顶流非“尔滨”莫属,这几天“过气城市”哈尔滨像是住在了热搜上。
为了让娇小可爱的南方小土豆们玩得高兴,当地政府搬出绝活,冻梨摆盘、热气球上天、企鹅亮相、白狐营业……这等场面连活了几十年的哈尔滨本地人都从没见过。
连带着冰雪旅游核心概念股跟着起飞,1月4日,吉林景区股长白山开年以来三个交易日实现三连板,股价创2017年3月以来新高;运营哈尔滨极地公园的大连圣亚两连板,主营黑龙江地区高速收费的龙江交通午后也实现涨停。
在当地人看来,虽然每年冬天来哈尔滨过冰雪瘾的人都很多,但对今年的“火爆”还是感到意外。
今年第一个顶流
继西安大唐不夜城、淄博烧烤出圈后,泼天的富贵终于轮到哈尔滨了。
虽然天气寒冷,但今年冬天哈尔滨格外火。“南方小土豆勇闯哈尔滨”“哈尔滨成2024第一个顶流”“东北虎歪头杀宠溺小土豆”“南方小土豆涌入哈市洗浴店爆满”“尔滨背刺了整个东北”等话题纷纷登上热搜。小红书上,有791万搜索量,都指向了“尔滨,你让我感到陌生”这个词条。
“尔滨”之称怎么来的?因为嫉妒已经让哈尔滨本地人扭曲得不能哈哈哈出来了。网友笑称:“尔滨呐,再掏几下,就只剩宾了……”
作为一个离家20年的哈尔滨人,常乐第一次对自己的籍贯产生了怀疑,“朋友问我,你们那有带翅膀的马?有小企鹅小狐狸可以抱?还能坐热气球?运气好还能遇到鄂伦春族带着驯鹿出现在街头?”
这些问题让常乐绷不住了,他从小到大都没见过。新闻中不断出现的报道,一再刷新常乐对哈尔滨的认知,中央大街铺上了地毯、难得一见的雾凇安排上了、交响乐团直接在机场表演、豆腐脑里开始放糖、萝卜切片、冻梨摆盘……
有刚刚从哈尔滨回来的南方小土豆连连点赞,“教堂通宵不关灯,早市直接开成夜市,地铁开到12点,连黑车都按表收费了,大兴安岭把国宝地位的鄂伦春人也搬了出来,据说上一个能做到的还是乾隆爷。就差哈尔滨文旅长现场表演单挑东北虎了。”
“感觉我的家乡就像一个很久没人看望的老人,突然间来了很多小朋友做客,老人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拿出最好最珍贵的东西,希望他们下次再来。”常乐称。
“哈尔滨的走红,隐约可以看到去年淄博的影子。相同点在于,这些城市都抓住了网络流量密码,淄博烧烤、天津大爷跳水、贵州村超……每一个网红城市的意外崛起,背后都有强势的网络助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文化馆协会沉浸式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卜希霆告诉「市界」,情绪价值驱动的年轻消费者“说走就走”的冬季逆旅,让哈尔滨接棒淄博,成为新晋网红城市。
卜希霆认为,相较于淄博,哈尔滨具有明显的冬季旅游优势,属于老牌网红品牌的“翻红”。据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数据显示,元旦假期3天,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游客接待量与旅游总收入达到历史峰值。
对于哈尔滨的走红,多位当地受访者表现出强烈的家乡自豪感。
李心是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看到家乡火了,她在社交媒体上发贴:免费拉小土豆到冰雪大世界或东北虎林园。“我平时工作不是很忙,不图别的,主打一个为家乡做贡献!”
火是有原因的
这泼天的富贵,咋就轮到哈尔滨了?
“没有什么事情,是毫无征兆的。”东北人方霖告诉「市界」,哈尔滨火爆,一切有迹可循。同为东北人的陈立则认为,哈尔滨更像是“整个东北托举出来的希望”。
如今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搜“哈尔滨”,略过近日喧嚣,能看到其走红的最初模样。
方霖见证了哈尔滨一步步走红的过程,去年年中哈尔滨文旅局领导还专门去南方举牌子拉人,紧接着,无数网红、旅行博主、素人接棒,共同营造出一个“令人向往的哈尔滨”。
卜希霆透露,哈尔滨文旅局从去年十月就对冰雪大世界、哈药六厂、淘学企鹅、音乐长廊大雪人等一众IP进行密集宣传,还非常“听劝”,在网友的建议下不断调整方向,“欢迎来到北境”“霍格沃茨哈尔滨分校”等符合年轻人喜好的短视频密集发布。
「市界」梳理发现,8月前后,不少外国网红打卡哈尔滨歌剧院,惊呼其“amazing”;9月,哈尔滨办过一场“文化时装周”,试图打响“时尚之都”的名声;也是从9月开始,各类营销号上阵,清一色预热哈尔滨冰雪大世界;11月雪季开始,哈尔滨在社交媒体的曝光大面积铺开,先是打雪仗,然后是东北儿歌......
▲(俯瞰冰雪大世界,受访者供图)
12月30日,方霖坐绿皮车从北京到齐齐哈尔,“来自全国各地打算去齐齐哈尔的人,好多都在哈尔滨提前下车了。”方霖向「市界」回忆,大概有3/4的人下车,列车员一副轻车熟路的模样,“上来直接就问,有没有提前下车的”。
“这波儿出圈,与其说哈尔滨做了什么,不如说全体东北人民做了什么。”关于这类例子,陈立能信手拈来:“冰雪大世界退票事件,鼎力支持的大多是东北IP的网友;哈尔滨办雪博会,小沈阳和宝石老舅,一个沈阳人一个长春人,都在卖力表演;网上很多哈尔滨旅游攻略,IP地址都是吉林或者蒙东,说明是那儿的人帮忙做的”。
“哈尔滨火了只是一个开头,整个东北都活跃起来了。东北人也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所以每个人都在全力以赴帮助哈尔滨。雪季之后,或许其他东北城市能承接住流量。”陈立坦言。
便宜且快乐
怕冷的南方人为何要涌入哈尔滨?
“因为便宜,因为实在,因为生活本来就该这样。”在诸多关于哈尔滨的讨论里,这是点赞量靠前的一句感慨。
“东北的美食就是让你吃饱,只有吃饱了,才能有热量抵御寒冷。”方霖告诉「市界」。
像柿子、樱桃、草莓、桃子等各类水果也应有尽有,大部分10元3斤。在物价高的城市生活惯了的人,来哈尔滨早市就像到了天堂。
▲(东北早市的水果,受访者供图)
除了物价低,哈尔滨自然也有作为“冰雪之城”的基本功。
如今去哈尔滨,可以打卡的项目有很多,冰雪大世界是首选。当地旅游团告诉「市界」,今年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是有史以来最壮观,规模最大的,光是占地面积就有81万平方米。要知道,北京故宫才只有72万平方米。
游客小琳告诉「市界」,我1月2日中午11点进的园区,到晚上6点出来,整个过程全程在看冰雕拍照,真得好美好震撼,游乐设施我一个都没去,觉得排队不如看冰雕。游客夏云和朋友则被秀场上的俄罗斯大长腿惊艳到了,“看得我热泪盈眶,像看了一场维密秀!屋子里又暖和,还和俄罗斯美女击掌了!300多的票,光这一个哈冰秀我就觉得值了!”
“东北人的友善不是职业性的礼貌,而是发自骨子里的。”有当地人坦言,大量东北人都是当年闯关东过去的,地域观念不重,再加上东北独有的冰天雪地,造就了当地人乐观幽默的性格,“能大大方方说一句‘公主请上车’”。
当下,哈尔滨短期集中为旅客作出改变的“讨好型市格”,也许能解短期旅游旺季的燃眉之急。卜希霆建议,在推出一些临时性的“宠客”措施之外,地方还应持续改善市场环境和营商环境,真正让“宠客”变成广大商家的一种自觉,让网红城市走得更为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