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也是上轮冰雪旅游热之后,东北地区迎来的首个“小黄金周”。根据各地公布的假日旅游数据,5天假期里,东北地区热度不减。
黑龙江省:游客1500.5万人次,旅游花费112.8亿元;
吉林省:游客1836.3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74.7亿元;
辽宁省:游客2584.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70.3亿元;
如果根据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95亿人次,总花费1668.9亿元来计算,东北地区游客占总人数1/5,而旅游收入占1/3。
这也意味着,冰雪旅游带来的泼天流量,“东北三兄弟”已经紧紧攥在了手里。“流量”演化成了“留量”,一个“长红”的东北蓄势待发。
东北热度延续
被称为“一半东北,一半韩流”的吉林省延吉市,年轻人到此打卡的热度依旧高涨。
吉林省梅河口市,已经成为网红地标的东北不夜城在节前开街。运营方结合龙年元素进行整体升级,新增高空威亚,新建龙游梅河、百年好合等多处艺术舞台,街区新增商铺40家,总量达到200家,日均游客量超19万人次,同比增长73%。
而途家民宿数据显示,五一期间预订增速最快的城市中,黑龙江伊春首次跻身预订增速榜前十。
当然,除了小城之外,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等东北中心城市依旧火爆。哈尔滨中央大街人流如织,购买马迭尔冰棍的游客依旧排起了长队。5天假期,25万支马迭尔被抢空。
5月1日,在哈尔滨中央大街上,游客排队购买马迭尔冰棍。新华社发
长春市动植物公园假期首日接待游客数量超出同期10倍。本地人纷纷感叹,“好像有一亿人挤进了动物园”。五一当天,长春火车站发送旅客18.6万人次。而整个假期,日均客流达到了13.1万。
大连市港东五街,成为假期游客打卡的专属浪漫地。当地在现场举办了“遇见大连·逐浪东港”主题活动,海洋与草地、运动与音乐相融合的精彩演艺为这份浪漫继续加分。
这届游客为何偏爱东北
东北有千面,爱上的永远是最美的一面。
作为国家粮食基地和北方生态屏障,东北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卓绝。从大小兴安岭、长白山一直延续到辽东半岛,山川秀美、河清海晏。而纬度偏高的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春色晚归,五一假期正逢百花争妍时。
在微风不燥的浅夏时节,上春山,赏百花成为游客无法抗拒东北的理由。
在长白山景区,山顶天池依然坚冰如铁,但山下已是繁花如锦。垂直气候带给游客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春风有信,在松花江哈尔滨段,一江春水成为游客与“尔滨”共赴“春之约”的见证。“五一”期间,哈尔滨市倾力打造松花江光影秀,光影秀以防洪纪念塔为中心,隔江遥望太阳岛,联动太阳桥和滨洲铁路桥,展现一个春风沉醉的哈尔滨夜幕。
另一方面,以沈阳故宫、辽宁省博物馆、伪满皇宫博物院、吉林省博物馆、中央大街、索菲亚教堂等为代表人文景观也是独具特色,以及东北美食和东北人的热情都成为游客再赴东北的理由。
在五一期间,郭富城、李荣浩、周华健等歌星演唱会的举办也吸引了大波人流。
在美景的背后,游客奔赴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东北人的“真诚”和“努力”。
在流量的时代里,越来越多的案例证明,一时出圈并不能代表永远长红。唯有“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因此,拿着不同剧本的东北城市,也在竭力用真诚留住游客。
在另一方面,东北地区逐渐意识到了“酒香也怕巷子深”。让更多人来,先得让大家发现。文旅出圈不仅成为“文旅局长”们工作重点,也成为市长、省长的重要工作。
雪季刚结束,黑龙江就在上海、广东、广西、上海等地开启了巡展,哈尔滨红肠、大兴安岭蓝莓、鹤岗小串、鸡西冷面等美食,还有龙江风情表演都搬到了现场,让当地居民体验。
而吉林省更是组建了最高级别的文旅推介团队。在五一前夕,党政主要领导带队赴内蒙古、四川、陕西宣传推介。高层亲自担任文旅推介官,为吉林代言。“诚意满满”的吉林也迎来了回报,假日期间三省区访吉游客量均有大幅增长。
东北振兴文旅重任在肩
一个冰雪季,让低调的“东北老大哥”不再低调。寒冷的气候劣势也变成了冰雪旅游优势。文旅因此也被赋予了重任。
黑龙江省表示,今年冰雪大世界储冰量已经超过20万立方米,是去年规模的近三倍,这个冬天如果大家再来哈尔滨,将会看到规模更大、更有文化感、更具国际范的冰雪王国。黑龙江也借机拓展冰雪旅游溢出效应。全力打造森林游、湿地游、界江游、边境游等特色项目,加快培育露营自驾、旅拍研学、生态康养等新的旅游业态,努力实现特色文旅产业从“一地一季”向“全域全季”转变。
在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期待中,文旅消费旺盛,这也促使东北地区革新观念,为网友打造“情绪价值高地”。在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面临的重大机遇期里,文旅为东北振兴作出了生动示范,或将成为开动东北列车的关键钥匙。
走过了万物萌动的春天,东北繁花似锦。而即将迎来的盛夏,定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生长。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已经在东北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