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成为哈佛大学的学生,很难;但想要上哈佛大学的课,很容易。
这个学期,我上了三门哈佛大学的MOOC,分别是:
一般哈佛大学本科生一学期也就上三到四节课,所以可以说我假装在哈佛大学上了一学期。
让我们先看一些概念,有助于学习美国高校所开设的MOOC。
在美国高校,一节课包括以下3种教学形式:
一些可能会用到的名词: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近年来才有的分支。在心理学界,研究焦虑和研究快乐的论文比是21:1,也就是说学者研究21次人们为什么焦虑才会研究1次人们为什么会快乐。Tal说在哈佛开设积极心理学的目的,除了想让上过课的人变得更快乐之外,就是想重新平衡这种天平,因为知道如何变得快乐和知道为什么不快乐一样重要。
Tal在课上提出的核心观点就是:快乐不仅仅在于外在的条件,而在于主观期望和外在条件的匹配。人们总认为富人比穷人更快乐,诚然富人在很多事情上有更多选择权,但这也与自身的主观期望有关:穷人可能就想要平平淡淡的生活,而事实如此,他就会十分快乐;富人可能开着宝马,但买不起朋友们都有的劳斯莱斯,那他可能也会不快乐。所以快乐不在于地位的高低,而在于主观期望和外界条件是否相匹配。
积极心理学不光是讲授调整心理的课程,控制身体一样能够影响心理。Tal在课堂上提出了变得更快乐的thewonderdrug(灵丹妙药),只有简单的4点,并有学术研究支持该观点:
我也发现充足的睡眠和运动能够让我变得更加有活力,虽然冥想和拥抱在现阶段我还在进一步尝试,但我相信这四点确实可以使我更快乐。通过调整自己的身体,让心灵变得更加快乐,毕竟心灵和身体本就是一体的。
在课程上,涉及了许多与快乐有关的方面,比如学会专注、拥抱改变、克服拖延、学会感恩等等,每一节课都从不同的方面讲授变得更快乐的能力。我强烈推荐你去看《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的课程视频,相信你能在看完后有所收获,拥有变得更快乐的能力。
该课程共分为11周,每周的任务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我个人觉得CS50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网页编程环境,让初学者不用先安装复杂的IDE(集成开发环境)与编程环境,先专注于编程语法与编程体验,这样一步步就可以培养出对编程的兴趣。试想一个编程初学者不光要学习编程语法,还要在实际编程时面对复杂界面上的一堆按钮,是什么样的体验。我当时大一在学校机房用着古老的机器和IDE,只知道Complie和Run两个选项,剩下几十个选项完全不知道是干什么的,压力铺面而来,完全感受不到编程的乐趣。
在CS50的环境下,打开浏览器就可以编程,界面干净而现代。当遇到问题时,不光有系统给出的报错信息,使用课程团队自己开发的命令行工具help50可以给你自然语言的指导;style50工具可以自动找出缩进格式的不对称并给出建议,让代码更美观。这些工具都是初学者该使用的,来不断改进自己良好的编程习惯,在以后的路上走的更顺利。
除了优秀的课程网站设施和课程团队外,主讲教师David在课上激情且富有活力的讲解也是我在上课时感受到的亮点。他每节课都因为讲得激情而大汗淋漓,让我透过屏幕也能感受到他的活力与激情,上课用起例子来也是毫不留情,比如:
这种看似浪费物资和人力的举例讲解,其实不仅让课堂变得不那么死板,也会让学生记住这种生动而深刻的举例,从而类比到计算机的一些知识点,对于初学者还是挺重要的。
全课程分为12周,每周为一个将近2小时的Lecture。全课程共有4个Project和1个FinalProject,每个Project都要求做出相应功能的网页并附上演示说明。该课程的特色是直接上手,以项目为主讲解功能,而不像很多国内的课程先分化讲一堆功能。项目制的好处,就是你可以先用很少的功能先完成一个网页,虽然它可能很丑陋,但是这种成就感是继续学习的重要动力。如果只是灌输一大堆功能再让你开发一个网页,有可能反而无从下手。
以上就是我选择的三门哈佛大学的MOOC课程,本文的目的是想告诉大家网上的教育资源很发达,大家完全可以在网上选择自己心仪的大学所开设的课程,总有网上的课程能够覆盖你想学的知识。在课堂上老师为了讲清楚概念都会放慢语速,所以听英语课程是锻炼英语听力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想要出国留学的朋友也可以听几节全英文的课程来适应美国大学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