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进制的发现者莱布尼茨,是在数学和数字电路中以2为基数的记数系统,是以2为基数代表系统的二进位制。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浅析《易经》与“二进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进制是计算技术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数制。二进制数据是用0和1两个数码来表示的数。它的基数为2,进位规则是“逢二进一”,借位规则是“借一当二”,由18世纪德国数理哲学大师莱布尼兹发现。当前的计算机系统使用的基本上是二进制系统,数据在计算机中主要是以补码的形式存储的。计算机中的二进制则是一个非常微小的开关,用“开”来表示1,“关”来表示0。
20世纪被称作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标志之一的计算机的发明与应用,因为数字计算机只能识别和处理由“0”.“1”符号串组成的代码。其运算模式正是二进制。19世纪爱尔兰逻辑学家乔治布尔对逻辑命题的思考过程转化为对符号“0”.“1”的某种代数演算,二进制是逢2进位的进位制。0、1是基本算符。因为它只使用0、1两个数字符号,非常简单方便,易于用电子方式实现。
二进制与莱布尼茨
1、莱布尼茨是“二进制”的主要发现者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GottfriedWilhelmLeibniz,1646年7月1日-1716年11月14日)是德国历史上的一线哲学家和数学家,与牛顿各自独立发明微积分,拓扑学的提出者,作为计算机基础的“二进制”的主要发现者,历史上少见的通才,他的研究领域涉及到数学、哲学、逻辑学、力学、地质学、法学、历史、语言、法律及神学等,被誉为17世纪的亚里士多德。他从年轻时候起,他就通过广泛阅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最早且最为广泛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的欧洲人之一,且对中国文化抱有极大的热忱和高度的赞颂。
首先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江湖传闻已久的莱布尼茨是受到《易经》启发才发明了二进制的说法,其实是假的。首先二进制并非莱布尼茨发明,在他之前就有哈利奥特和卡瓦利埃里提到过,莱布尼茨只是重新发现、系统阐释并最终发扬光大了它。然后莱布尼茨是先开始思考二进制后,才看到了传教士带回的《易经》。
1701年,莱布尼茨将关于二进制的论文提交给法国科学院,但要求暂不发表。1703年,他将修改后的论文再次送给法国科学院,并要求公开发表。自此,二进制开始公之于众。
2、莱布尼茨对《易经》的赞叹:宇宙语言
莱布尼茨深信《易经》在数学上的意义。他相信古代的中国人已经掌握了二进制并在科学方面远远超过当代的中国人。莱布尼茨认为,《易经》中的“阴阳”思想与自己的二进制不谋而合,是他的二进制思想的“中国版”,莱布尼茨对这个相似非常吃惊。且知道《易经》的核心思想正是二进制后,一直以为二进制是自己独创出来的莱布尼茨,也受到了更大的鼓舞。
既然如此,不用看别的,只看莱布尼茨对二进制的评价,也就等同于对《易经》的评价了。且看他当初关于二进制的手稿中的话:“1与0,一切数字的神奇渊源……这是造物的秘密美妙的典范,因为,一切都来自上帝。”他还断言:“二进制乃是具有普遍性的、最完美的逻辑语言。”在它1697年献给奥古斯特公爵的纪念章上,镌刻的话是拉丁文的“从虚无创造万有,用1就够了”,显示出他对二进制的极大偏爱。
对此,拉普拉斯在他的名著《概率的哲学探讨》中这样评价:“莱布尼茨在他的二进制算术中,看出了创造万物的影像……他想象:1代表上帝,0代表混沌。上帝由混沌中创造出世界万物,正如在他的记数法中用1和0代表一切的数一样。这个观念太让莱布尼茨喜欢了。”
这些话,到处飘荡着易经术数及其神秘内涵的影子。在1703年的法国皇家科学院备忘录上,莱布尼茨发表了《二进制运算的解释》,所用的例子里,便有伏羲先天八卦图和0——7八个数字的二进制表示的对应。这曾在18世纪初的欧洲知识界引起轰动,1705年甚至有人撰文称:“中国人失去了六爻的真正意义,一位欧洲天才为他们重新发现了这一知识。”
莱布尼茨将二进制看作“宇宙语言”,但他的二进制系统却无法与后天八卦图建立联系,他只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八卦图的内涵远非二进制数系可以完全模拟。莱布尼茨二进制的伟大意义,则被现代飞跃式发展的计算机科学和互联网络所证实——它们的信息处理和传输,运用的正是二进制表示和算法。
二进制与太极图
太极八卦,博大精深,在中华民族传统科学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内涵和精神,应当作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科学与西方科学是沿相向平行的方向发展的。20世纪初相对论创立以后,中国传统科学与西方现代科学,才有了在自然构造的对称性这一普遍原理上实现联系达到统一的前景。所以爱因斯坦说:“令人惊奇的倒是这些发现(在中国)全都做出来了。”
二进制仅仅是表达《易经》的现象而已,明末湖南哲学家王夫之曾说过“先天易符号二进制位是个简单的事实,过分纠纷其中会失忘《易》之本意,教童知之相乘之法则可,而与天人之理毫无相干,不可以算士、铁、积、掇、有效无收之术,以乱天地之位也。”在他看来,先天易中的数学关系仅仅是“铁积掇,有效无收”的雕虫小技而已,与大道无关。若过分追究其二进制数学特性就会迷失诠释大道的方向,现在也有很多人整日沉迷于二进制的排列组合之中,而忘记了《易》之本意,《易》之大义。
《易经》与二进制的数学故事
什么是二进制呢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和我们习惯的逢十进一的进位方法不同,逢二进一的进位制。在莱布尼茨研究二进制的过程中,他从一位到中国来的传教士那里接触到了中国传统的典籍《易经》,他惊喜地发现,易经的原理中,与二进制有不谋而合的地方。
《易经》是怎样一部书呢他和二进制有什么关系呢
《易经》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书籍之一,它表达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哲学,其中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历法以及某些变化的启示,人们也常常把它作为一种用来占卜吉凶的卦书。《易经》中的图形结构是由六条水平线段构成的六线形,实的线段为阳,中间断开的线段为阴,阴阳交换可以形成全部64种六线形序列,它们各有各的名称,各有各的卦辞。
小学生《易经》与二进制数学故事:莱布尼茨在学习了《易经》之后,注意到:如果把每个断开的线段作为0,而未断开的线段作为1,则六线形就呈现为二进位数。莱布尼茨高兴地说:几千年来不能很好地被理解的奥秘由我理解了,应该让我加入中国籍吧!
不过,虽然莱布尼茨说中国人在《易经》中发现了二进制系统,然而却没有进一步的证据显示这一点。所以说,实际上莱布尼茨并不是受《易经》的启发而发明二进制的,而是发现了《易经》中图形的结构可以用二进制数学予以解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