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代表着夏季的开始和到来。所谓“立”即开始的意思,而古时为了更准确地表述时序特点,又将立夏划分为“闭”,与立春、立秋、立冬合称“四立”。立夏以后,将正式进入雨季,而夏季充沛的雨水、充足的光照与适宜的温度有助于众多农作物的旺盛生长,它是节令的气象变化对农作物的反映。
元代吴澄所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道:“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逸周书·时讯解》中有立夏时节“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的物候记述;还有“麦秀风摇,稻秀雨浇”“立夏芝麻小满谷”等谚语,以及《立夏》《立夏日忆京师诸弟》等诗词记载了立夏节气的特点。进入立夏节气,蝼蝈聒噪迎夏日,蚯蚓帮忙翻松泥土,田间野菜茁壮成长。我国北方地区才刚有春天的气息,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的地区则已进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
“立夏落雨,谷米如雨。”进入立夏节气以后,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假设立夏这天有下雨,谷子及米粒就会像雨点那样多,寓意着将来谷米的收成将会非常好。与此同时,“能插满月秧,不薅满月草。”立夏前后还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季节,但因气温较低,栽秧后仍需加强管理、早治病虫。
立夏“秤人”习俗
立夏“斗蛋”习俗
“立夏蛋,满街甩。”在立夏这天,民间还会有“斗蛋”的习俗。即大家手持鸡蛋,尖者为头,圆处为尾,蛋头撞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接着一个斗过去,蛋壳破裂的就视为输,然后将蛋吃掉,最后留下来的就被尊为“蛋王”。此外,在江浙一带还有“立夏尝新”的风俗。例如苏州有“立夏见三新”的谚语,“三新”即新熟的樱桃、青梅和麦子,立夏当天人们会将“三新”拿来祭祖,然后品尝。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夏天的到来,人们需要注重心脏的特别养护。可以顺应夏季昼长夜短的特点“晚睡早起”,还可以睡个午觉,避免疲劳,减少大幅度的剧烈运动。同时,立夏阳气上升,阴气逐渐减弱。在饮食方面,要以清淡饮食、粗纤维、少油腻的食物为主,能够起到补充营养、强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