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养生」“阴气”偷走了我们几十年的生命

「易经养生」“阴气”偷走了我们几十年的生命

为何现代人的平均寿命才七八十岁,而且大多是死于疾病!为什么今人比古人所预期的天年寿命减少了将近三分之一呢是谁偷走了这四五十年的宝贵生命呢

1人要活到多少岁才算尽其天年

在长期从医经历中,我面对的病人是各种各样的,我经常会问他们一个问题:“你想活到多大岁数”令我惊讶的是,很多人都说没有仔细想过这个问题。

生命的长短与质量好坏是我们一生中最大的事情,如果你对它关心不够,那人生还有多少快乐可言呢

高质量的生命就是活到“天年”。那么多大岁数才能称为“天年”呢《黄帝内经》说:“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乃去,而尽终其天年”。早在几千年前,充满智慧的中国人就能按照自然界的运行规律来推演人的一生了。

美国学者海尔弗里根据细胞分裂次数来推算人的寿命,得出的结论是人的寿命应该为120岁。这些研究结果,与我们祖先对天年寿数的记载惊人地一致。但是,为何现代人的平均寿命才七八十岁,而且大多是死于疾病!为什么今人比古人所预期的天年寿命减少了将近三分之一呢

这是值得每个人深思的问题。是什么导致我们生病,是谁偷走了我们四五十年的阳寿呢当然是阴气。

阴气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我们经常人为地伤害自己的阳气,助长自己的阴气,以至于半百而衰,不能终其天年。这一点,我们的先人早在几千年前就帮我们指出来了。《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中说,不善养生的人喝酒就像喝饮料那样没有节制。喝酒喝多了以后,既伤人的精神,又伤人的脏腑和血脉。还有,常常把有害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当成正常的,深陷各种健康误区而浑然不觉。比如,醉酒之后入房纵欲,伤于酒又劳于色,只贪图一时的欢欣,而肆意地纵欲妄泄,不知道保持自身的精气。另外像熬夜、暴饮暴食、生活起居没有规律等等诸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能导致人们半百而早衰,疾病缠身而不能终其天年!

有人说:“现在人的平均寿命比过去长了,活到八九十岁的老人比比皆是。”但我想:这些长寿老人,他们年轻的时候,生活与现在是不相同的。如今这些整天劳心劳身的人们,他们的身体真的是不容乐观。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肩周炎、血管硬化等病,已过早地在这群三四十岁的人士身上出现了。

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我希望人人都有完美的成功和幸福,不希望有谁到了成功的时候忽然身体垮下去。但我不希望看到的这些事情,却天天在我们的身边上演。

其实,我们的老祖先早就在《黄帝内经》中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活到天年的光明大道:“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起居有常,食饮有节,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什么意思呢就是让我们随时随地都不要人为地去伤害自己的阳气,但我觉得这还说得不够,依我看,任何时候我们都还要积极主动地以各种方法培养自己的阳气,以增强人体的自愈能力。要记住,无论你现在多大年纪,只要阳气一足,活到天年就不是梦想。

2养生就是养阳气

当人体有不适的时候,体内就好比是阴冷潮湿的天气,但只要太阳一出来,这种环境就不利于疾病的生长、发展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用自己的双手,把人体的太阳托起来,让它光耀我们的五脏六腑,给我们带来长久的健康。

现在,有很多病比较难治,用常规的方法很难获得好的疗效,如何才能迅捷地解除这些疑难杂症,这成了困扰我多年的一个难题。也正是这些难题,促使我常常在生活中结合着古人的智慧和经验不停地思考,苦苦地追寻,直到有一天重新研读《黄帝内经》,才发现其中暗藏着一个很重要的玄机。

这个玄机就是固护阳气。《黄帝内经》中的《生气通天论》篇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阴阳应象大论》篇说:阴阳为“生杀之本始”。张景岳注曰:“生杀之道,阴阳而已。阳来则物生,阳去则物死。”正是这两段话使我悟出了治病和养生保命的真谛,困扰多年的难题一下子豁然贯通了。

这个思路一打开,我马上发现,原来,中国历代名医治病养生,无不是在调动人体的阳气。

《黄帝内经》中的这一玄机,古代许许多多大医都发现了,并且成功地用在临床上;自此,我在治病和给人做健康指导的时候,也把固护阳气作为核心内容,以此为指导,很多疑难杂症迎刃而解。

我让人们用站桩的方法振奋全身的阳气,教人们利用穴位激起人的阳气,利用食疗等方法去征服阳气的最大杀手--湿气。实践证明,这样做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养生,就是养阳气。

3现代人为什么会阴盛阳衰

我们应该调整呼吸和饮食,以养足身体的阳气。在呼吸方面,应该多去呼吸那种带着上天的灵气和草木万物的生机的新鲜空气。在饮食方面,要利用食物的特性来帮助阳气的生发。

在现实生活中,体衰的人往往会出现下列症状:手足不温,面色淡白无光泽,或面色黧黑,明显怕冷,对气候转凉特别敏感,或腰背部有被冷水浇的感觉,喜喝热茶、热汤,疲乏无力,易出现慢性腹泻、消化不良、营养不良、贫血或水肿等;其次是稍微运动则心慌、气短、容易出汗,或大便稀薄、不成形,受寒后易腹泻,劳累后浮肿,或夜间多尿,性欲减退,男性易阳萎、早泄,女性月经减少,不孕、不育……

这一切,都是阴盛阳衰的表现。人体笼罩在疾病气势汹汹的阴霾之下,阳气虚衰,所以会出现这些症状。时至今日,上面那些症状似乎不再专属于久病体衰的人,我们正常人也或多或少地分得了上述症状中的几种。现代人为什么会阴盛阳衰呢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人是天地所生的,天以气养人的阳,地以食物养人的阴。我们可以看看周围的环境,污染太严重了,在这种质量的空气中呼吸,我们的阳气肯定受损。另外,我们餐桌上的食物精美而丰富,而且大多是鸡鸭鱼肉等“血肉有情之品”,最能滋阴。在这种生活中,很多人的体型都富态起来了,但精神头却不能跟着提起来。

精神属阳,肉体属阴,二者不平衡,阴盛阳虚,就出现了中医所说的“形胜气”的现象,《黄帝内经》讲:“气胜形者寿,形胜气者夭。”也就是当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无法完全驾驭形体的时候,他就会生病,而且难以治愈。

这一点提示我们:我们应该调整呼吸和饮食,以养足身体的阳气。在呼吸方面,应该多去呼吸那种带着上天的灵气和草木万物的生机的新鲜空气;在饮食方面,要利用食物的特性来帮助阳气的生发,比如,体内有湿气是现代人的通病,湿为阴邪,能遏制阳气,薏米红豆汤可以祛除身体内的湿气,湿气除掉了,阳气自然生出来。此外还要注意食物的搭配,比如,酒与葛花同饮,可免醉酒;寒凉的螃蟹,要配上温性的生姜、苏叶同吃,才能预防痛风。生活中的这些细小问题,我们只要稍加留意,健康就能前进一大步!

《黄帝内经》还告诉我们:动属阳,静属阴。现代人的身体缺乏正确的锻炼,使人体变得静多动少,阴气过剩,两者相加会同时伤害人体的阳气,导致我们的身体呈现出病理性的阳虚状态,使我们的阳气比古人更虚。

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所化,但是,我们所处的时代、环境、生活给我们的阳气实在太少了,因此我们今天才会有各种各样的疾病缠身。

4阳气旺盛,百病不侵

人体自身是有抵御外邪的能力的。这种能力就是阳气,在中医里又叫“卫阳”或“卫气”。卫就是卫兵、保卫的意思。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它们分布在肌肤表层(腠理),负责抵制一切外邪,保卫人体的安全。任何人,只要阳气旺盛,就可以百病不侵。

现代人生点小病的时候,比如感冒,一般是不轻易找中医的。很多人,久病体虚,在述说各种病情的时候,往往都会问我:“我这些病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说:“你以前和现在所生的病,根源只有一个,就是阳气虚弱。”

原来,人体自身是有抵御外邪的能力的。这种能力就是阳气,在中医里又叫“卫阳”或“卫气”。卫就是卫兵、保卫的意思。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它们分布在肌肤表层(腠理),负责抵制一切外邪,保卫人体的安全。

在六淫邪气中,阳气旺盛的人可以轻而易举地把邪气拦在身体之外,所以,不管环境如何恶劣,不管外面流行什么样的病菌,他都不会生病。为什么有的人能逃过瘟疫,还是因为他的阳气非常旺,而阳气虚的人就不同了,邪气在体表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就长驱直入,直伤人体。

所以,那些身患各种疑难杂病、重病或慢性病的人,基本上都是卫阳不固、腠理不密的,都是由于阳气不盛,以致外来的各种邪气陆续占领人体并日积月累而成。

产生疾病的原因,在人体外有六淫,在人体内则有七情,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情绪。大喜伤心,大怒伤肝,忧思伤脾,大悲伤肺,惊恐伤肾,五脏的病变很多都是由于情绪波动产生的。

还有,所谓衰老,就是阳消阴长而已。衰老是自然规律,但是,通过努力却可以使衰老延期,一直延期到自然赋予我们寿命的极限。当人活到天年的时候,死亡不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而是一种大解脱、大欢喜。

总而言之,只要阳气足,我们就油然地不怕生病、不怕衰老、再没有对死亡的恐惧。医生能做的,只是用针用药调动人体的阳气,复活人体的自我修复功能而已。如果我们自己懂得固护阳气,培养阳气,那么,我们可以毫不惭愧地说:最好的大医就是我们自己。

5为自己看病--判断”体内有湿”的简易方法

湿邪是现代人健康的最大克星,是绝大多数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的源头或帮凶。只要湿邪少了,一切所谓的现代病都会远离我们,一切恶性、慢性的疾病也会失去存在的温床。

为什么现代人的病那么复杂,那么难治因为他们的体内有湿,体外的邪气总是和体内的湿气里应外合,纠缠不清。

为什么以前仅仅盛行于我国西南的川菜风行全国因为川味是辛辣的,以前只有生活在湿邪比较重的西南一带人需要用它来化解体内的湿气。现在,全国很多人的体内都有湿气了,都需要辛辣来化解,于是大家本能地爱上了川菜。

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人体最怕湿邪,寒、热都好办,寒则温之,热则寒之;有风咱就驱风,有燥咱就润燥,有暑咱就清暑。然而,有湿呢那就有点难办了,用燥湿的方法,十有八九会伤了津液,湿邪还是除不去,所以中医里除了燥湿,还有利湿、化湿、渗湿等对付湿邪的方法,方法越多,就意味着这个敌人特别狡猾,更难对付。

湿是无孔不入的。湿邪伤人时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

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这就好比冬天的时候,如果气候干燥,不管怎么冷,人都还是能接受的,但如果湿气重,人就很难受了。为什么南方的冬天比北方的冬天更令人难受,就是因为南方湿气更重,寒邪伤人更狠。

湿气遇热则成为湿热,这就好比夏天的桑拿天,有热又湿,让人喘不过气来,明显不如烈日当空、气候干燥的时候来得痛快。

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驱风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风湿,就往往是慢性疾病,一时半会儿治不好了。湿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也是不好处理的健康问题……

有病之人的体内,肯定是顽固的湿邪在作祟:貌似健康的人体内,也有湿邪埋伏在那里伺机行事。那么,怎么判断自己体内是不是有湿呢

最便捷的方式,还是看大便:如果大便不成形,长期便溏,必然体内有湿。如果大便成形,但大便完了之后总会有一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这也是体内有湿的一种表现,因为湿气有黏腻的特点。如果不便于观察马桶,也可以观察手纸。大便正常的话,一张手纸就擦干净了。但体内有湿的人,一张手纸是不够用的,得多用几张才行。

如果有便秘,并且解出来的大便不成形,那说明体内的湿气已经很重很重了,湿气的黏腻性让大便停留在肠内,久而久之,粪毒入血,百病蜂起。

再者,还可以根据大便的颜色来判断。什么样的大便才是正常的呢“金黄色的、圆柱体;香蕉形的,很通畅”,说真的,现在像如此健康人的大便还真不多见,多是青色的、绿色的,而且成形的也少。

是什么原因导致大便颜色成为深绿色的呢首先是吃肉吃得太多,加上现代人运动量少,身体阴盛阳虚,湿邪内郁,所以大便无法正常。

为什么成形的大便很少呢中医里讲,脾虚则便溏,中国人本应以五谷杂粮为主食,现在反以肉食为主了,很多人一天不吃肉就觉得不舒服,荤素搭配极不合理,长期这样,伤害的是脾胃,脾是运化水湿的,脾受到伤害,水湿不能完全运化,就在身体内堆积。所以,大便不成形意味着脾虚,也意味着体内有湿气,体内有湿气,是现代人健康的最大问题。

疾病就是这么恶心伤神,它包藏在人体的皮囊之内,我们看不见,西医拉开这个皮囊,能看见它的部分,中医则通过观察外在的能看到的东西归纳出体内邪气的情形。

如果你每天早上7点该起床的时候还觉得很困,觉得头上有种东西缠着,让人打不起精神,或是觉得身上有种东西在裹着,让人懒得动弹,那么,不用看舌头,也不用看大便,也能判断自己体内湿气很重。中医里讲“湿重如裹”,这种被包裹着的感觉就是身体对湿气的感受,好像穿着一件洗过没干的衬衫似的那么别扭。

湿邪是现代人健康的最大克星,是绝大多数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的源头或帮凶。只要湿邪少了,一切所谓的现代病都会远离我们,一切恶性、慢性的疾病也会失去存在的温床。如何对付湿邪,祛除湿邪,是我们养生祛病的首要任务。把体内的湿气驱逐出去,身心就会光明灿烂。

6看舌观指,辨证养生

我们每天早上起床后,洗漱完毕,不妨抽出宝贵的一秒钟,看看自己的舌头。还有一种方法,更为简单适用,就是看手指甲根部的月牙。

我们养生保健要因人而异,但也并不是一万个人就有一万种养生之道。怎么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确定属于自己的养生方案呢有一个基本点,就是辨寒热。人有寒性体质,也有热性体质,根据体质的寒热,我们在养生上要不同对待。这一点,我们只要跟着感觉走就行了:寒性体质的人比较怕冷,喜欢温热的饮食,热性体质的人怕热,喜欢凉性的饮食,我们只需要根据自己的喜好,随心所适就可以了。此外,不管是寒性体质的人还是热性体质的人,在不同的时期,体内的环境还会发生变化,有时是偏寒,有时又偏热,这就要求我们经常留意观察自己体内的寒热情况,安排自己的饮食起居。这一点是最重要的,也比较难以掌握,需要我们时刻用心。

怎样才能知道自己体内是有寒还是有热呢这里有两种简单的方法。

我们每天早上起床后,洗漱完毕,不妨抽出宝贵的一秒钟,看看自己的舌头。中医里讲: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它能敏感地反映出人体寒热。如果体内寒热均匀,那么,我们的舌头应该是淡红而润泽的,舌面有一层舌苔,薄白而清静,干湿适中,不滑不燥;如果舌苔过于白,滑而湿润,那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很粗糙,或者很厚、发黄带腻,那说明体内有湿热;如果舌头赤红无苔,那说明体内已经热到一定的程度了。

还有一种方法,更为简单适用,就是看手指甲根部的月牙。正常的月牙占整个指甲盖的1/5左右,如果远远不及1/5,那说明我们体内有寒,如果远远超过1/5,那说明我们体内有热。正常的月牙应该是奶白色的,越白越健康。每个指甲的根部都有可能出现月牙,但是,它们的含义却不一样。一般来说,健康之人的拇指和中指应该出现月牙。拇指通于肺,中指通于心,这两个指头上的月牙正常,就说明我们的身体寒热比较适中,不会有什么大的健康问题;小指上一般没有月牙,如果出现月牙,说明肾中有热。当然,也有人说:“我10个手指头都没有月牙。”这还得区别看待,如果是从小没有,这说明你是寒性体质;如果是以前有现在没有,那说明你体内寒气较重,平时需要多做祛湿的工作了。

7站桩养生法是最简单有效的长命之道

从事了近20年的中医诊疗工作,我发现,这个集养生、中医、武术于一体的保健方法,居然是目前所有调整身心方法中最简捷、最便利,而且见效最快的一种方法!

我从小练习中国传统武术,练的是大成拳。这个拳没有什么招数和套路,就是“两手往胸前一抱,静静地站着”。这个动作在武术里叫做“站桩”,我把这个源自武术的方法运用到养生治病上,称之为“抱住健康”养生法。

至今为止,我发现,这个集养生、中医、武术于一体的保健方法,居然是目前所有锻炼身心的方法中最简捷,而且见效最快的一种。

“抱住健康”养生法非常简单:随意地站立,双手在胸前环抱,全身都放松下来。

有人会发出疑惑:这么有效的养生方法会这么简单吗天底下还有这样的好事

大成拳的.创始人王芗斋先生,在七八岁的时候,身体极度虚弱,得了顽固性哮喘,这种病在当时是没有什么好办法治的,万般无奈时,著名的形意拳大师,武林中有“半步崩拳打遍天下”美誉的郭云深先生把形意拳中的不传之秘——站桩养生功传授给了他,王芗斋先生就通过练这种养生功来调养身体,不仅病好了,而且身上不知不觉有了很深的功夫。

我现在介绍的这个“抱住健康”养生法,就是融合了王芗斋先生的神功和我自身的经验而成,其“随意站立、双手环抱、全身放松”的动作,恰恰会让人不自觉地形成最优的养生状态,能够直接把人体的很多特效穴位功能调动起来,因此,“抱住健康”养生法的原理就是在刺激人体的经络,它兼容人体经络穴位的众多养生功能。

首先,它调动的是足三里这一对大穴;另外,“抱住健康”法做得多了,就会感觉头顶上有一根线悬着,这就调动了头顶的百会穴;而手掌的环抱状态,正好又调动了劳宫穴;脚掌的站立状态,还调动了涌泉穴,让补心和养肾的两大要穴起作用。所以,练“抱住健康”法的时候,人往往手心、脚心会发热;还有,胸部、腹部和背部会充分放松,这又调和了任督二脉……全身所有对人体有用的穴位和经络,通过“抱住健康”法都能充分地调动起来,可谓“一站通经穴,一抱健康来”!

简简单单的“抱住健康”法,就这样把养身和养心完美地结合起来。多年的练习经验使我体会到,“抱住健康”是静中有大动,看似静静站着,只有轻微晃动,实则全身的奇穴都在动,这是真正的动,是最具效率和效果的动,“抱住健康”又是不静而真静,虽不能全无杂念,但却能心生欢喜,精神愉悦。

平时,我们的心如野马狂奔,不能急刹,而当“抱住健康”的时候,我们的心灵会放慢脚步,仿佛徜徉在明月清风中。

练“抱住健康”养生法时无须意守丹田,没必要摈除一切杂念,多想点令人愉悦的事吧,因为,心主喜,微微的喜悦比任何养心的药都好。这时,我们全身放松,无忧无虑,您看吧,没多久,您就会尝到什么是身体的大欢喜。

8“放松”是人体最好的大药

如果你近期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时,面临医生的严肃神情,要对你的身体状况做出“宣判”的时候,你是否会极度忐忑不安,甚至非常恐慌

如果你是一家大型企业的员工,忽然被提拔到了经理的位置,让你负责一个大型项目,在感受成就感的同时,你是否马上就感觉到有压力了

面临上面这些情况,恐怕人人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其实,这一切本不是什么大事、难事,但如果你不懂得消解,您的健康就会大打折扣。怎么办呢让自己学会放松吧。

脚步站好,再把手抬起来,在胸前做抱球状,全身放松下来。“抱住健康”养生法就是最好的减压方法--不过,最初习练的人,往往会出现双肩耸起的现象。

现代得颈椎病、肩周炎的人很多,就是因为人们的身心长期处在紧张的状态下导致的。初学“抱住健康”养生法,潜意识中也会有紧张情绪,所以双肩会耸起,肩臂也会紧张。这时,我们可以先把肩膀放松下来,然后双手的掌心后缩,手指之间要像夹着一支香烟似的。一定要试着放松,要做到松而不懈,紧而不僵。这样,我们的上肢、肩背就一定会完全放松下来。另外,可能站着站着,身上又开始紧张了,这时候可以把手动一动,稍微抬高或放低点,仍以放松为目的。

练习“抱住健康”法,就是在练习放松。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哪个部位都要放松,不能绷得太紧。绷得太紧,气血就行不通了。

我在给很多人做“抱住健康”养生法示范的时候,很多人会说:“武医生,我觉得您最亲切的时候就是站桩的时候,脸上真是笑容可掬啊!什么事情让你那么兴高采烈啊”其实,这是习惯成自然了,很多时候,只要两手一抬,我心里马上就会进入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这时候,不管干什么,身上都有使不完的劲,心里都有说不出的高兴。

这种“抱住健康”养生法,会让人不自觉地把全身重量放在前脚掌的2/3处。其实,放在2/3处实际上是要向外一夹,这样,整个足阳明胃经的气血瞬间就全都充盈起来了,因为足阳明胃经是一条多气多血的经络,所以它对激活人体气血是非常之快的,因而做“抱住健康”法的效果往往比做瑜伽的效果要快得多。

站上几分钟后,两个肩胛会发热、发沉,手心、脚心也会发热,继而全身气血都在涌动,可见其运动量是很大的,这是静中之大动,让肢体的运动缩减到最小,而气血的运动达到最充分。这样,就等于把调畅气血之外的那些不必要因素剔除掉了,好比一辆高级轿车,发动机没有声音,也丝毫不发热,机械效率近乎100%。这样的轿车目前世界上是没有的,但通过“抱住健康”养生法来养生,我们人体的健康快车就能有这么好的性能。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已经意识到了生命都是有终点的,至于所谓的长生不老之说,完全是不可能成功的事情。

人体的细胞不断分裂,这才能维持人们的生命,可一旦细胞分裂周期已经结束,人们的生命也就会终结,而随着各种外力,以及细胞分裂内部的问题,往往细胞越往后分裂,会出现各种意外的因素,这也是人们衰老、生病的主因。

除非能让细胞永久健康分裂,否则人们都是会老去死亡的,要想实现这点,起码目前是不可能的。

《易经》教你养生之道:《易经》养生的大规律总结起来为

八卦养生实际上就是阴阳养生,是我们老百姓天天会遇见的。只不过阴阳经过八卦的分类,可以将阴阳更加细分,这样养生就更加有针对性。

八卦是四种阴阳,八卦是对阴阳的一种量化,实际上我们辨别体质,就是要分辨阴阳。而阴阳在我们养生过程中的每一个方面都体现出来。包括用阴阳八卦来辨别体质,用阴阳八卦来区别不同阶段的养生特点,以及如何用阴阳八卦来把握我们自己的生命。

易经养生,只在于捕捉我们生命的本质,因为《易经》本身体现的就是宇宙的大规律。同时《易经》只用“一阴一阳之为道”来表达生命,所以《易经》养生又是一种简单化的养生。

依据太极生命钟的规律,阳气是随着人身体的成熟逐渐的增加。人年轻时候一直到中年,阳气是增加的过程,阴气比较弱。到了中年以后,阴气就开始增加了,这叫做“阴长阳消”,这是自然规律,整个宇宙天时、春夏秋冬是如此,人的生命也概莫能外。《易经》所揭示的这条规律给我们的提示是什么呢?它告诉我们,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阴气的增长这个问题。就是说我们要能够对抗阴气,排除阴气。阴气,我们叫它阴毒,也叫阴浊。“浊”就是说它是污浊的,是生命垃圾。它包括水毒、食毒、脂毒、痰毒、血液里边的瘀毒,还有我们的气毒。所以,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可谓五毒集全,所以我们就要会排毒,会驱逐这个阴废,让我们的阳气有存在的空间。

那什么样的行为是伤阳气的行为?熬夜。

熬夜,包括饮食上,尤其是吃寒性的食物,那肯定是伤阳的。还有什么呢?还有我们的情志,就是我们的.精神、情志。

波动比较大。所以中年最关键的,心要调好,要静下来,要止住,往往你就有攸往,你才可以继续地度过老年。你比如说像苏东坡,被贬到了惠州了。然后呢,他就给他弟弟写了一封信,他说,你呀现在做官,你吃的都是那个肉,那个肉是只咬到肉,咬不到骨头的,可是我在这里只有骨头没有肉,但是我发明了这种做法,味道鲜美极了,你是永远体会不到的。他非常乐观。在这种状态之下还这么乐观,然后但是他又非常幽默,说了一句,我是非常享受这个美味了,但是可惜了,可怜了那些狗啊,那些狗它不快乐了,狗在等着我,要我这个骨头吃啊,现在都被我吃了。你看这就是在中年的时候,他善于调节,就任何事情都在一念之间,叫“病由心生,病由心灭”。所以中年最关键的,心要调好。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

由此可见,老祖宗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看透了这些,不仅如此,有易经学者称,老祖宗早就算好了人的生命周期。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

这里是特意提出七十三与八十四,也是老一辈人常说的。

身体素质下滑的阶段,还能撑住一个周期,表明自己的身体还是很不错的,在七十三或者八十四岁的时候,注意自己的身体的变化,撑过这个2个年龄段,就有希望继续撑住下一个周期。

而这两个阶段,也是人们很容易冲刺失败的时期,身体处在相当脆弱的阶段,如果不好好注意,确实是可能有问题的。

最后,无论是儒家强调的“养心神、培正气”以及“致中和”,还是佛家强调的经由“戒定慧”三学与“八正道”所生发培植出来的包括健康长寿在内的所谓“五福”,以及其它中国历史上所有出现的诸子百家,但凡是牵涉到有关身心健康与养生方面的思想与观点,最后无不都是如出一辙殊途而同归,最后无不归根汇源到“阴阳二真气平衡”的源头.......。

其实道理与真理往往是大道至简浅显明了的,也许你我都能讲得头头是道,但事实上往往最难就难在一个“行”字上,知易行难啊......。

THE END
1.《易经》里的64个人生智慧和感悟人活在世,最怕没有志向,没有坚强的毅力去努力实现自己的志向,一个人成就大小,往往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但如果有坚强的毅力,绝不会一无所成。 第三十三感悟:远离小人敬而远之———保护自己有学问 《易经》告诉人们,山高天退,山不论多高,也不能接近天。远离小人,但不要憎恶小人,而是严于律己,使小人不能接近。https://www.yuwenmi.com/yulu/ganwu/909223.html
2.论语华杉现在好学的人不少,时习的人少之又少。今天学这,明天学那,问起来学过,做起来不行。需知学和习要结合起来,才能用到实处,转化成经济价值。不少高学历人才在刚出社会时抱怨自己的收入不如专科生。那是因为专科生学的虽少,但经过反复练习,已经能用到实处了。而高学历人才虽然学得多,学得深,却还没有【时习https://blog.csdn.net/Ailsa2019/article/details/122105115
3.道生一阴阳初动生二二五行开辟生三三万象皆成古老秘密何以延伸至首先要认识到,无论是在科学研究还是哲学探讨中,对待问题都应当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地寻求答案,同时也要学会接受未知,因为这是推动我们继续前进的动力来源。其次,要记住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意义,不应急于求成,而应珍惜当前所处位置上的每一次学习和成长机会。当你站在山顶回望,你会发现,只有经历过漫长而曲折的人路,https://www.vbz7lvltl.cn/dao-jia-si-xiang/106428.html
4.转:我的周易学习经历,记我24岁生日我在刘老师那里学习学到的就是这方面的知识,特别在外应,梅花用到的最多,其他学科也不少用,如果作为一个易经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先从梅花易数学起! 在讲讲我如何跟老师学习的!当时刘老师两本大作《四柱命理正源》和《奇门启悟》两本书的发行才知道刘老师这个人的,我买书有习惯见到与周易有关的书,不管是好书还是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34735820/?author=1
5.新书推荐内容介绍(一)《应该读点心理学》主要从情绪心理学、自我管理心理学、家庭心理学、社交心理学、求职心理学、办公室心理学、推销心理学、经营与管理心理学方面入手,以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形式,论证了如下方面的问题:怎样了解人的心理,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融洽;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以收获幸福和快乐,以及怎样利用人们的心理https://www.scmyns.com/nd.jsp?id=1191
6.如何理解《道德经》“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此篇承接老子为什么说“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经文: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学不学”是第五句正反句。人天生会模仿,这是从猴子那里继承来的。从肉体上说,人是从猴子变来的,但从灵性上说,人是道的化现。进化论产生于西方,但西方基督教徒很忌讳进化论。 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2101473.html
7.《活学易经》风水公益大讲堂邀请函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你的孩子远离学习困忧,你愿意吗?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如果你愿意,给自己一个改变的机会,欢迎你参加【活学易经】~《一把金钥匙》公益课。遇见全新的自己!! 【活学易经】是科学而非迷信! ——这是一次真正颠覆你易学世界观的现场 https://www.jianshu.com/p/d74ea7ef0441
8.[柚声]《易经》总体思想与先秦道家儒家的关系摘要:就《易经》思想的儒道之争,本文另辟蹊径:从占卜心理学入手,指出十翼旨在增加《易经》含蓄多意的神秘性以及与当代人生活的相关性,不足以改变《易经》原有思想体系;孔子晚年好易,其心态近于庄子的美学追求,而与孟子的心学式自我超越不同。从社会形态入手,指出汉初信仰道家与两晋南北朝时代的道家思想流行均与地方http://zhouyi.sdu.edu.cn/info/1070/1492.htm
9.不少女人从良去学易经搞传销不少算命师贪财好色不如妓女不少女人从良去学易经搞传销 不少算命师贪财好色不如妓女 《乐经五行五音予疗法》李果阳 不少女人从良去学易经搞传销不少算命师贪财好色不如妓女 我们一定要相信科学,尊敬易经国学,远离诈骗。 在全国各地的许多寺庙门口都有被 打着峨眉山………下山救世,五台山……下山大师妖道骗财骗色,胡说八道,颠倒黑白,有人被https://www.meipian.cn/4zxpba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