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说教真的好吗?珍爱生命,远离熊猫。易学知识易先生风水易经入门学习八字培训班奇门遁甲视频

关于熊猫,有一则流传至广的段子,说熊猫一生中最大愿望,就是能拍一次彩照。相信不少朋友都看过这个段子,看的时候也都会心一笑了:丫要想拍上彩照,这辈子是没指望了,只能等下辈子投胎别做熊猫,才能满愿了。

说实话,我一直很喜欢熊猫,胖乎乎,圆滚滚,很憨厚,很萌。当然了,也可能是小时候和表弟抢毛绒熊猫玩具未果,从此就落下的后遗症,长大以后看着熊猫就感觉不一样。但是同样还有一句实话,我非常讨厌熊猫思维,以及有着熊猫思维的人。

这里没别的意思,只是讲讲个人感受,大家不要对号入座。

什么叫熊猫思维?君不见,萌萌哒的熊猫只有黑白两色,所以所谓的熊猫思维,就是那种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

如果这么说你还不太明白的话,那我举个例子,大家就比较容易清楚。我记得小时候,看电影,看电视,里面出现一个新面孔,我们总是会问大人: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这种认为所有的角色,只有好人和坏人两种的思路,就是熊猫思维。当然啦,有时候也不用问,看脸,看装扮就可以。因为那时候的影视剧,好人总是相貌堂堂、气宇轩昂,而且没有任何缺点;坏人则总是獐头鼠目、猥琐不堪,几乎没有任何优点。就像当年著名的小品《主角和配角》里那样,朱时茂浓眉大眼,就应该演正面人物;陈佩斯那样,就应该演个叛徒。哪怕两人最后换了角色,演着演着,还是演到自己原先的气质上去了。(没看过这个小品的朋友自己去补课哈,很经典的搞笑小品,值得推荐。)可见,那时不仅是观众,连编导也都是呈现出很明显的熊猫思维。

不过可惜的是,现实生活中,拥有熊猫思维的人,还是相当多。很多人还是很习惯简单的以是非对错来判断人和事,由此给自己和他人造成的困扰,相当之多。今天,我们就借着一个历史人物,来进一步谈谈关于熊猫思维。

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文天祥。

文天祥

你是好人还是坏人?

提起文天祥,大家心目中都会出现一个高大的英雄形象,自南宋以来,对他的赞誉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而他的那两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流传甚广,近八百年来,激励和鼓舞了无数的人。

什么,你没听说过这两句?咳、咳、咳,我只能说,“宁得侬,算我路道粗!”(沪语,支持一下方言哈,也算是一种传统。)

大家熟知的,是文天祥忠于故国、坚贞不屈、大义凛然、英勇就义的感人事迹,但是我今天想说的,则是关于文天祥的另外一些少为人知的故事。

《宋史》中记载,文天祥“性豪华,平生自奉甚厚,声伎满前”,用现在的话来说,文天祥生活奢华,平日里喜欢享受物欲,讲究吃穿,绝不亏待自己,而且家里唱歌跳舞的养眼美眉一大把。

而当元军逼近临安,朝廷号召天下勤王时,文天祥变卖了家产,以充军费,组织军队,积极响应朝廷的号召,入援京师。当然,最终结果大家都知道,他兵败被俘,亲眼目睹宋朝灭亡。之后被送到元大都,经历了各种软硬招数,甚至最后元朝皇帝忽必烈亲自劝降,文天祥均不为所动,直至壮烈殉国。

“平生自奉甚厚,声伎满前”这两句,可能就和我们心目中的文天祥不一样。一般人认为贪图享乐是缺点,不应该出现在文天祥这样的大英雄、大忠臣身上,但是,偏偏就出现了。而后面的变卖家产以充军费,实在是让人很难理解:他不是喜欢过好日子么?为什么要自讨苦吃,率军勤王,做着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去挽救那个根本无法挽救的朝廷?

至于到了元大都以后的表现,更是让人怀疑文天祥是否是人格分裂。按说一个贪图享受的人,应该是个拜金、现实、物欲至上的人,这样一个人应该很容易屈服于各种软硬兼施,但是,他没有,软硬对他都没有用。无论是高官厚禄的诱惑,还是被关在阴冷潮湿的地牢里,文天祥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不愿意投降元朝。他是怎么在暗无天日的地牢里熬过好几年的?又是如何经受住元朝皇帝高官厚禄诱惑的?明明投降以后就可以得到自己喜欢的优渥生活,为什么偏偏要选择去死?

答案很简单,这不是什么人格分裂,这是人性的复杂。文天祥固然喜欢奢华的生活,但也不妨碍他同时坚持心中的信念。谁说壮烈殉国的英雄就不能喜欢享受?又是谁规定生活奢侈的人都一定必须是个软蛋?这种想法,就是熊猫思维。

如果说同时兼具喜欢享乐和坚贞不屈的文天祥让你很难理解,那么这样一个文天祥,和他两个弟弟之间的故事,恐怕会更加让你大跌眼镜。

文氏三兄弟

不同的人生选择

文天祥有三个弟弟,其中三弟文霆早逝,剩下的是二弟文壁和四弟文璋。兄弟三人同样经历了亡国之痛,却在这场大变革中走出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文壁比文天祥小一岁。1256年,文天祥考中状元时,文壁也在同年考中进士,开始步入官场。至1276年,元朝大军压境,兵临南宋首都临安城下,谢太后抱着五岁的宋恭帝投降,南宋灭亡。然而,张世杰等一部分大臣在南方设立小朝廷,先后立了两位小皇帝,继续抗争。而元军也继续南下,至1278年冬,元军抵达广东惠州城下,此时,惠州城里最高军政长官,就是文壁。

按说是大宋丞相的亲弟弟,哥哥又是忠贞的典范,文壁似乎应该抵抗到底,誓于惠州城共存亡才对。但是,文壁没有做什么像样的抵抗,而是开城投降了。而当年年底,文天祥再次兵败被俘。

看到这里,也许你已经开始骂文壁是个软蛋,没骨气。但是,文壁自己可不这么看,他有投降的理由。理由一:是投降可以不绝宗祀、恪尽孝道。原来文天祥母亲身死他乡,一直没有安葬,需要举灵柩归乡,文壁想保留生命,扶灵回乡安葬母亲。理由二:和元军刚刚入侵南宋时的很多投降派不同,文壁降元之时,临安已经被攻占,南宋实际上已经灭亡,如果坚持抗争,其结果很有可能是全城百姓跟着倒霉,所以,文壁这个惠州最高军政长官,选择开城投降,保全自己和全城军民的性命。

当然,这样的理由,也许无法让那些道德审判者满意,但是他的哥哥,大宋丞相文天祥,却非常体谅他。

降元之后的文壁,被封为临江路总管兼府尹,并被要求去劝降文天祥。文壁因此而和哥哥见了个面,也算是兄弟间的最后话别。哥俩说了些什么,我们无从得知,只知道文天祥“剪发交付其弟文璧,以寄永诀”,并给文壁写了一首诗。从诗的内容来看,他对弟弟降元是相当理解并且宽容的。

在这首名为《寄惠州弟》的诗中,文天祥写到:“五十年兄弟,一朝生别离。雁行长已矣,马足远何知?葬骨知无地,论心更有谁?亲丧君自尽,犹子是吾儿。”文天祥希望文壁替本是长子的自己,尽哀痛之情,好好处理好母亲的后事,就如同文壁把自己的孩子过继给文天祥一样。(文壁本人替代文天祥,文壁的儿子替代文天祥的儿子。)当然,文天祥也一定知道弟弟已经在元朝做官了,所以也暗含着要弟弟好好服务新朝,为百姓造福的意思。

原来,文天祥自己有两个儿子,但一个早死,一个战乱中失散。于是文壁把自己的一个儿子过继给了文天祥,以继承文天祥的血脉,这个继子叫文陞。1281年,文天祥在给文陞的信中说:“汝生父(文壁)与汝叔(文璋),姑全身以全宗祀,惟忠惟孝,各行其志矣……”在这里,文天祥表明自己为国尽忠,而两个弟弟为家尽孝,都是正确的选择,不存在孰是孰非,更没有要求弟弟们和自己一起去殉国,这份胸襟气度,这份柔软宽厚,不知胜过那些站在道德高地上,充满优越感,进而对他人说三道四的人多少倍。

每一个人,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角度和局限。人生有很多种选择,很多时候,一件事情的标准答案也不止一个,或者根本就没有什么标准答案。

顺便说一句,文陞后来也在元朝做官,做到了集贤直学士,去世后被追封为蜀郡侯。而文陞之子文富,也就是文天祥的孙子,也出仕元朝,曾为湖广行省检校官。文天祥若地下有知,也必定不会怪罪。

前面说过,文天祥还有一个四弟叫文璋,当时也跟着二哥文壁降元了。文天祥对此当然是理解并宽容的,而且还提出了另一种人生选择。在给四弟文璋的信中,文天祥说道:“我以忠死,仲以孝仕,季也其隐。”仲,指的是老二文壁,季,指的是老幺文璋。文天祥的意思是,我为国尽忠,为大宋死节;你二哥为家尽孝,出仕新朝;而你,小弟,可以选择归隐山林,虽然不抵抗元朝,但也不要做元朝的官,用现在的话来说,算是“非暴力不合作”。文璋听从了兄长的劝告,终身隐居,尽享天年而终。

在大宋灭亡的大背景之下,文天祥三兄弟,或殉国,或投降,或归隐,作出了迥然不同的人生选择。也许这看上去不够给力,或许所谓的“满门忠烈、全家死节”才能让大家热血沸腾、热泪盈眶,但是,这样真的好么?文壁和文璋一定要追随大哥,壮烈殉国,才算是正确的选择么?投降并出仕新朝,就一定是“汉奸卖国贼”么?就一定是软蛋熊包么?或许,这只是熊猫思维而已。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像文天祥这样光辉却又颇具争议的人物非常多。譬如精忠报国,最后父子二人惨遭杀害的“岳飞”。而同样是抗金名将“韩世忠”,其最终的人生结局却要好得多。以后我们有机会再聊。

如果你有这种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你会发现自己很多时候无法去理解这个世界,总是拿着是非对错来衡量甚至批判他人,所以往往无法去理解并宽容他人。当然,你也会因此而让人产生很多烦恼乃至痛苦,而你自己的心情,一般来说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总之,请珍爱生命,远离熊猫。

主讲老师:崔国文教授、李中华教授、李晓教授、郭彧老师、郑赋老师等十余位国内明师。

THE END
1.《易经》里的64个人生智慧和感悟人活在世,最怕没有志向,没有坚强的毅力去努力实现自己的志向,一个人成就大小,往往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但如果有坚强的毅力,绝不会一无所成。 第三十三感悟:远离小人敬而远之———保护自己有学问 《易经》告诉人们,山高天退,山不论多高,也不能接近天。远离小人,但不要憎恶小人,而是严于律己,使小人不能接近。https://www.yuwenmi.com/yulu/ganwu/909223.html
2.论语华杉现在好学的人不少,时习的人少之又少。今天学这,明天学那,问起来学过,做起来不行。需知学和习要结合起来,才能用到实处,转化成经济价值。不少高学历人才在刚出社会时抱怨自己的收入不如专科生。那是因为专科生学的虽少,但经过反复练习,已经能用到实处了。而高学历人才虽然学得多,学得深,却还没有【时习https://blog.csdn.net/Ailsa2019/article/details/122105115
3.道生一阴阳初动生二二五行开辟生三三万象皆成古老秘密何以延伸至首先要认识到,无论是在科学研究还是哲学探讨中,对待问题都应当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地寻求答案,同时也要学会接受未知,因为这是推动我们继续前进的动力来源。其次,要记住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意义,不应急于求成,而应珍惜当前所处位置上的每一次学习和成长机会。当你站在山顶回望,你会发现,只有经历过漫长而曲折的人路,https://www.vbz7lvltl.cn/dao-jia-si-xiang/106428.html
4.转:我的周易学习经历,记我24岁生日我在刘老师那里学习学到的就是这方面的知识,特别在外应,梅花用到的最多,其他学科也不少用,如果作为一个易经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先从梅花易数学起! 在讲讲我如何跟老师学习的!当时刘老师两本大作《四柱命理正源》和《奇门启悟》两本书的发行才知道刘老师这个人的,我买书有习惯见到与周易有关的书,不管是好书还是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34735820/?author=1
5.新书推荐内容介绍(一)《应该读点心理学》主要从情绪心理学、自我管理心理学、家庭心理学、社交心理学、求职心理学、办公室心理学、推销心理学、经营与管理心理学方面入手,以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形式,论证了如下方面的问题:怎样了解人的心理,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融洽;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以收获幸福和快乐,以及怎样利用人们的心理https://www.scmyns.com/nd.jsp?id=1191
6.如何理解《道德经》“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此篇承接老子为什么说“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经文: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学不学”是第五句正反句。人天生会模仿,这是从猴子那里继承来的。从肉体上说,人是从猴子变来的,但从灵性上说,人是道的化现。进化论产生于西方,但西方基督教徒很忌讳进化论。 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2101473.html
7.《活学易经》风水公益大讲堂邀请函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你的孩子远离学习困忧,你愿意吗?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如果你愿意,给自己一个改变的机会,欢迎你参加【活学易经】~《一把金钥匙》公益课。遇见全新的自己!! 【活学易经】是科学而非迷信! ——这是一次真正颠覆你易学世界观的现场 https://www.jianshu.com/p/d74ea7ef0441
8.[柚声]《易经》总体思想与先秦道家儒家的关系摘要:就《易经》思想的儒道之争,本文另辟蹊径:从占卜心理学入手,指出十翼旨在增加《易经》含蓄多意的神秘性以及与当代人生活的相关性,不足以改变《易经》原有思想体系;孔子晚年好易,其心态近于庄子的美学追求,而与孟子的心学式自我超越不同。从社会形态入手,指出汉初信仰道家与两晋南北朝时代的道家思想流行均与地方http://zhouyi.sdu.edu.cn/info/1070/1492.htm
9.不少女人从良去学易经搞传销不少算命师贪财好色不如妓女不少女人从良去学易经搞传销 不少算命师贪财好色不如妓女 《乐经五行五音予疗法》李果阳 不少女人从良去学易经搞传销不少算命师贪财好色不如妓女 我们一定要相信科学,尊敬易经国学,远离诈骗。 在全国各地的许多寺庙门口都有被 打着峨眉山………下山救世,五台山……下山大师妖道骗财骗色,胡说八道,颠倒黑白,有人被https://www.meipian.cn/4zxpba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