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青,广东汕头人,大学毕业后曾在电视台担任制片人助理,2009年与朋友共同执导了校园爱情题材电影《鮀·恋》,在网上引起轰动。上线后首日点击突破20万,并在多个高校进行巡映。《鮀·恋》的成功,让业青更加明确未来的工作方向。于是,她应聘到珠江电影集团当制片人,对商业电影的运作模式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然而,从小就喜欢讲故事的她,心里却始终闪烁着一个“编剧梦”。
辞职后自学编剧
此时,编剧的梦想再度在业青的内心召唤。
不久之后,业青写下一本女性现实题材小说故事集,其中的第一个故事就是后来电影《热搜》的原创故事。“在电影公司工作时,我曾为香港的麦嘉先生写过剧本,他曾对我说,业青,你有当编剧的潜质。”前辈的认可,以及对写作的热爱,让业青一直有一个编剧梦,却总是不敢踏出第一步,“那时候的我非常不自信,总觉得自己不是科班出身,又不在北京的影视圈里。”
说干就干!在一个月内,业青用“番茄时钟”工作法——每25分钟工作就休息10分钟,把国内能买到的编剧书几乎都自学了一遍。
之后,她开始动手写《热搜》。写什么呢?在做自媒体的时候,业青观察到一个现象——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后真相时代”,每天网络上都有新的“热搜”。面对巨大的信息量,它考验的是人们对待信息的辨别能力。而努力提高认知,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我要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写人性,在‘热搜’的浪潮之下,人性是怎样的?《热搜》的原故事并不是着重在讲互联网的事情,它主要还是在讲良知。”业青说。
身为一名新人编剧,业青希望在保持商业性的前提下,也保持自己的责任感,“每一次选题及创作,我都是本着关照故事中人的命运来写。”
目前,业青正在创作的另外一部新剧本《网曝》,是个关于女性被偷拍,如何保护自身隐私的故事,又是一个涉及女性权益的故事。
身为一名女性编剧,同时也是一位女童的妈妈,业青希望用故事去影响自己的孩子,“一个人应该有怎样的理想和良知”。“我的父亲从来不会教相夫教子的那一套东西,而是把我从小就当儿子养,经常带我去他办公室去看他工作。在每个人生节点,更会慎重地写信跟我探讨。从小他就告诉我一定做个有知识的人,并学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我愿意写女性故事的原因,是希望尽自己小小的能力去为女性发声,去提高女性的意识,“她们应该先把自己当一个人对待,而不是女人。”业青说。
编剧是一个手艺活
业青出生在一个教师之家。她记得,父亲是一个特别爱看书的人,在她小时候,经常给她讲故事。别的女孩子的睡前故事可能是白雪公主,业青听的却是《三国演义》,这无形中培养了她对英雄的崇敬之情。有着英雄情结的她,也在《热搜》里塑造了陈妙这样一个英雄形象——帮助受害者抗争到底,不惜放弃一切只为坚守内心的正义。
受到父亲的影响,业青也喜欢讲故事。小时候的业青住在教师楼里面,晚上会去学校操场散步。当时年纪尚小的她,经常利用散步的机会,跟学校里的哥哥姐姐讲故事,“我发现那些大人都很喜欢听我讲故事,夸我能够把事情讲得绘声绘色。”业青笑着说。
在业青看来,做编剧和写小说不一样,编剧是一个手艺活,无论是选题还是看待世界的方式,都是可以通过训练磨炼出来的。而写小说则更需要天赋。如今她观察生活的方式,是带着话题去跟很多人聊天、讨论。
从独立电影的导演到制片人,再到如今的编剧,对于有志于进入影视行业的年轻人,业青建议,首先要沉下心去学习和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因为,要在任何一个领域取得成绩,最终还得靠真本事。“就好像当编剧,你要出作品,还得是笨功夫。你要去研究怎么去写好一个剧本。而不是去想着如何混圈子。我认为这个时代还是会回馈给认真做事的人。”
业青坦言,即便《热搜》上映了,对未来自己也不无焦虑。但她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继续讲好故事,她想建议和自己一样的女性,“哪怕你80岁了,你都可以去做你想干的事。这个世界大部分人都不是天才,但为什么有些人能够成功,只因为他们真的去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