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卫视2009年7月4日《世纪大讲堂》节目:易学的现代诠释
以下为文字实录:
王鲁湘:提起《周易》,现在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在知识阶层,许多人都称其为群经之首,经中之经,哲学中间的哲学,是一本智慧之书,但是在民间,易学也一直和算卦呀,占卜啊相连,甚至和风水联系在一起,也是一本智慧之书。那么《周易》到底是个什么性质的一本书,是一本什么著作。它的核心价值何在,现代我们有学习它的必要吗?关于这样一些问题,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中国社科院著名学者,余敦康先生。
余先生1930年生于湖北汉阳,196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史、思想史研究。平生有两大嗜好:一是哲学;二是美酒。先生好哲学但不拘泥概念,好美酒却总能不贪杯。平日随和谦让,一开讲却忧患逼人。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余先生有"宿儒"美誉。
王鲁湘:余先生是我所敬仰的一位前辈,今天已经79周岁了,实岁,在民间说法应该是80了,在这个,儒学的十三经中间,我们知道《易经》,是群经之首。但是很奇怪的就是,这个《易经》不仅仅是儒学把它认为是群经之首,很多道教的人,也在使用它。然后我们很多民间的一直流传的像堪舆啊,占卜啊,算卦啊也在用它。余先生已经研究了几十年的《周易》了,您觉得就是《周易》的象数学和它的文辞的这些部分,他们之间到底是两张皮,还是要合到一起来研究,还是其中的这个象数比这个文辞的东西更重要,或者反过来,文辞的东西是主要的,象数的东西是另外一套系统。
余敦康:就是我们在座的,没有学过《周易》。实际上你作为一个中国人,就有了《周易》的文化基因。你天天在用它,可是你不知道它就是《周易》。
余敦康:不要把这个问题搞来搞去,讲个没玩。我们着眼点是未来。二十一世纪未来,如果这个《周易》的思维模式,它的思维能够有助于我们走向未来这是好事。是不是?
易之教,洁净精微。《周易》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它为何会成为当代中国执政理念的思想源泉?大易之中有大智。易学大家余敦康主讲易学的现代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