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伴,你快看,这不是前两天看的‘碎戏’里那个演员么,他都开始演短剧了!”
“丽丽,你去过咱西安的‘老菜场’没?我昨晚睡前刷了几集短剧,竟然是在那儿拍的,看着洋气得很!”
“我们公司楼下快成了西安‘霸道总裁’聚集地,每天都能碰到剧组在拍戏。一位总裁的霸气座驾缓缓驶出,仔细一看竟然是陕A车牌!”
“我昨天在奥体中心跑步,碰到两个剧组在拍摄,下次有机会,我也想去当个群演!”
……
几分钟一集、上百集一部,15秒一个反转、30秒一个推进,最后再留个悬念。自今年春节开始,曾经被认为“很土很尬”的网络微短剧却因节奏快、反转多、剧情爽让很多人“上头”,爆火出圈,成为当前网络视频的新宠。
让人意外的是,以往在影视产业上声量并不算特别大的西安,如今却在短剧领域中跑在全国前列。数据显示,去年的全国微短剧中,60%以上出自陕西,西安承制公司的短剧作品更是占到整个短剧市场爆款量的80%。
数量庞大的群众演员、场景多元的“一站式”影棚、经验丰富的短剧承制公司,集众多优势于一身,西安已成为全国短剧优质的出品城市,甚至被称为中国“短剧好莱坞”。
基础扎实西安短剧企业数量全国第二
今年什么赛道最火?答案无疑是短剧。每集只有一两分钟,总共80-100集,前面10集或20集免费,引流到小程序后,剧情在关键节点戛然而止,需要观众付费才能观看。单集收费多在1.5元2元,看完一整部剧基本要花费数十元乃至上百元。
数据显示,2023年,抖音上播放量破亿的微短剧达500部,快手微短剧日均日活跃用户数量达2.7亿。《2023-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进一步显示,2023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为373.9亿元,同比增长267.65%。预计到2027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大关。
从广电总局的公示也能看出短剧市场的火热,微短剧全年备案数量已从2021年的398部陡升至2022年的2775部,同比增长近600%。再到2023年,微短剧的全年备案量已经达到3574部,总集数也达到了97327集,同比增长近3成。
除了数量众多的短剧制作公司外,西安庞大的演员基础也是短剧产业突出的一大原因。
“我从去年开始累计拍了有十几部短剧,演的角色绝大部分是母亲,每日收入一般为600元到800元,台词多一点的时候,甚至最高拿过上千元。”西安一位短剧演员对目前的收入很满意,她说:“西安短剧产业发展带动了一部分本地居民就业,很多人出来做群演不仅增加了收入,还能满足对拍电视的好奇心。虽然剧组经常都是早上六七点就开工,但大家干活有冲劲,也不觉得累。”
场景多元处处体现西安城市之美
除了直接带动承制公司及群演行业外,西安豪车租赁、影棚搭建等产业也加入到短剧制作流水线中,得到了不少发展空间。
“我前两天看了一部短剧,里面出现了‘老菜场’,我在网上搜了搜,竟然就是建国门的那个老菜场创意街区,男女主角坐的特斯拉也是陕A车牌,他俩还在唐久便利店吃过关东煮,原来这短剧是在西安拍的呀!”大三学生璇子是一名短剧爱好者,她告诉记者,自从过年时在家看了几部短剧后,她就上了瘾。“短剧挺适合当‘电子榨菜’的,演员颜值在线,演技也不错,而且剧情推进很快,适应现在的快节奏生活。”她坦言,之所以付费追完了十几部短剧,主要就是好奇主角如何面临外界打压逆风翻盘、扬眉吐气,特别解压!
璇子所说的这部短剧正是近期热度蹿升很快的《爱在黎明前降落》,这部剧甚至在豆瓣拥有了自己的条目,一位阅片量过千的用户总结道,这部作品的全片氛围很像韩剧,场景时尚,而这部短剧的拍摄地正是西安。
“虽然西安本地古装短剧的硬件设施比不过横店,但都市类题材是西安的强项。西安城市界面的多元化为短剧制作方提供了不少拍摄场景。比如W酒店、旭辉中心等高档建筑的楼下隔三差五就有‘霸道总裁’出没;而西安奥体中心、四海唐人街、老菜场创意街区、宣平里、秦岭里的高级民宿这种有特色的地点,也是不少短剧的取景处;和记万佳楼上的摩玛梦想城婚纱摄影基地原本是一家婚纱照拍摄机构,如今已转型成一家专业影棚,搭建了近20个特色场景,本地众多短剧制作方都挺爱在那里拍;幸福林带商业区里的西安首家影视主题众创空间——岽场数字影视服务平台也是西安很多短剧的拍摄首选场地。”刚于近期杀青了一部短剧的陕西北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北枫导演向记者介绍了几处西安较为有代表性的短剧拍摄地点。“作为一家在西安耕耘多年的影视公司,我们也抓住短剧风口,筹备开拍了多部短剧。西安演员市场成熟、拍摄场景丰富,发展短剧产业十分有优势。”北枫说。
另外,西安豪车租赁市场也随着短剧的繁荣红火起来。记者走访了西安几家租车公司,发现他们的业务已经从传统的婚庆租车扩展至剧组租车。“以前我们主要做婚庆租车,现在经常能接到剧组租车的业务。租的比较多的是奔驰,一般单日价格在2000元左右。也有些短剧剧组比较‘豪’,租劳斯莱斯、宾利、法拉利这种。”一家租车公司老板对记者表示:“甚至有剧组来问我们,能不能租到直升机?”
文旅+短剧新产业CP的无限可能
“短剧想要走得长久,必须摆脱粗制滥造,让短剧向正规化、精品化发展。”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从业人员说的最多的内容。对于短剧行业而言,通过内容层面向精品化发展,摆脱低成本、小制作带来的负面印象,无疑是下一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
短剧和文旅,看似是两个市场,但内容的共通性和政策的出台,让两个市场有了交集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布局文旅短剧产业,希望搭上短剧这趟“流量快车”,推动当地文旅产业更好发展。那么,作为全国文旅兼短剧双头部的西安,又有怎样的动作?
无独有偶,曲江影视集团也在积极进军短剧行业,布局短剧生态,借助微短剧“繁星计划”平台,持续加大优质微短剧开发力度,推动微短剧制作与文化和旅游等产业跨界深度融合。据了解,曲江影视集团计划今年上线的微短剧《恋恋小食光》已入选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第一批推荐作品。据悉,该剧曾在西安、汉中等地进行取景拍摄,深度展现了陕西丰富多样的传统美食和沿途的自然风光。
去年年末出台的《西安市促进文化旅游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指出,要加强园区基地建设,围绕产业集聚加快市场主体培育,聚合上下游企业及关联业态,重点打造一批动漫、电竞、传媒、影视、演艺、文创、艺术及文化装备等优势产业集群。要发展数字文旅经济,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数字文化企业,鼓励本土化、原创性电影、电视、动漫、短视频创作生产,支持西安本土作品进入全国院线公映,上线爱奇艺、优酷、腾讯等视频网站,支持西安影视企业创作出品的电视剧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
“相比常规的影视作品,短剧的制作周期更短、成本更低、进入门槛更低,比起短视频,它的故事承载力和创作空间又更加广阔,更能满足有深度、有质量、有内容的文旅传播需要。”西安一位资深影视行业人员分析称,由于短剧其短平快的形式,在各大平台快速上新,频繁制造热点,获得算法推荐的流量助力,能最大化地触达和影响用户,快速放大旅游目的地IP价值。“正如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热播,将云南推上2023年旅游市场的‘销冠’之一;电视剧《狂飙》爆火之后,抖音话题‘打卡狂飙广东江门拍摄地’的播放量达到近2亿次;《繁花》将上海的黄河路塑造成了‘繁华’的代名词。随着各项政策的兑现,西安影视‘国字头’的入局,‘短剧’搭台,‘文旅’唱戏,在短剧日益崛起的当下,借助短剧这一形式,传播和挖掘西安本地文化特色,或将成为西安文旅行业主动出击的一种发展策略。”
当前,专业的文旅短剧赛道还没有完全打开,但我们可以大胆想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一部精品文旅短剧,拍摄基地被开发为旅拍网红点、剧本杀场地以及互动式景区,也可以与住宿、餐饮、演艺等多种业态相结合,充分挖掘西安文旅资源空间,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文旅+短剧”融合新模式,撬动西安多种业态提升,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为一部剧,赴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