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誉远之历史篇 一关于龟龄集的问世 公元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驾崩,由于武宗没有留下子嗣,又是单传,按照“兄终弟及”的祖训,只能由最... 

公元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驾崩,由于武宗没有留下子嗣,又是单传,按照“兄终弟及”的祖训,只能由最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嘉靖。

公元1536年,29岁的嘉靖皇帝仍无子嗣,朝廷为延续皇室血脉,挽救江山社稷,下诏广征天下良方。著名方士邵元节、陶仲文根据《云笈七签》所载“老君益寿散”,斟酌君臣,加减化裁,集天地养生滋补珍品,融道家“炉鼎升炼”技术,制成“仙丹”献上。嘉靖服后,身体日臻强健,并绵延八位皇子和五位公主,惊喜之余,赐名“龟龄集”,寓意广“集”天下珍品,如“灵龟”一样长寿,并列为“皇家至宝”,“御用圣药”。邵、陶二人因献药有功,长期承宠,位跻三孤。

当时,皇宫的医药总管是陶仲文的义子,乃山西太谷人,趁告老还乡之机,将“龟龄集”处方和炮制工艺带回太谷,自己升炼服用,并作为礼品馈赠亲友。在后来的前史变迁中,龟龄集的处方便辗转传入了石立生创建的广盛药号。从此,龟龄集便变成山西太谷的传统名牌良药撒播下来。拿到龟龄集的升炼处方时,石立生老医师已年近八旬,且无儿无女,自感后继无人,其时,为了炼制龟龄集,并在广盛号药铺出售,他也需要筹措更多的资金,以预备质料和升炼用的一些设备。当时太谷县有声望的官僚绅士,太谷阳邑旺族杜振海,与老医师的联络甚密,石立生便将运营了数十年的药铺以三百两白银转让给了阳邑杜氏。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药铺:

二、广盛号药铺

1、晋商崛起:太谷富庶

广盛号药铺的创建要从明朝初年晋商的崛起说起。明王朝为了防护蒙古各部南下打扰,特在长城沿线设置了九边重镇,驻守着百万军队,俗话说:“戎马未动,粮草先行”。驻军和马匹,有必要要许多的军饷粮草才能坚持,其时,明王朝推广开中制作为处理军饷的首要办法,即由商人承办边镇需求的粮食等军需物资,这便构成了一个无穷的军事花费区。九边重镇中,大同、偏关和宣府镇都在山西境内,山西商人捉住了历史时机,踏上了漫漫商路。因为晋中物资丰盛,其时的太谷、祁县、平遥变成晋商的三大发源地。

随着商业的兴隆,太谷日益变成富庶之地。当时的太谷,在外为官宦者甚众,且大都在家园置产经商,太谷成了其时商业茂盛之区,成了晋东南、晋中、张家口、河南等地商业集散基地,时有“小北京”、“旱码头”之称。而那时候,游走于巨贾官宦之间的家庭药铺也声名交鹊起,广盛号药铺即是其时最早进入富户日子的药铺之一。

2、广盛药铺开张

3、石立生喜获龟龄集处方

公元1536年,29岁的嘉靖皇帝仍无子嗣,朝廷为延续皇室血脉,挽救江山社稷,下诏广征天下良方,广集长生不老药,著名方士邵元节和陶仲文从《云笈七笺》中“老君益寿散”中扬长避短,加以增删,并选用炉鼎升炼技能,制成了声称可以长生不老的“仙药”,献给皇上,嘉靖帝服用后,公然身轻体健,接连生了八个儿子和五个女儿。嘉靖龙颜大悦,亲赐药名“龟龄集”,以示服用此药可以取得像千年神龟那样的高龄。在古代,“龟”被列为“四灵”(龙、凤、龟、麟)之一,标志着龟龄祥瑞。邵元节和陶仲文因而得到皇帝的宠幸,位跻三公。龟龄集从此变成内宫“御用圣药”,被嘉靖所独占。

至此,为嘉靖皇帝量身定做的御用圣药——龟龄集,一贯是在皇宫里隐秘升炼。后来,为嘉靖皇帝监制龟龄集的医药总管孙廷夔(陶仲文的义子,原籍在山西太谷),在告老回乡时,将龟龄集的处方悄然带回了太谷,在自家升炼享受,也悄然奉送亲朋……,在后来的前史变迁中,龟龄集的处方便辗转传入了石立生创建的广盛药号。从此,龟龄集便变成山西太谷的传统名牌良药撒播下来。

4、杜振海做大做强了古药方:三百两白银转让

拿到龟龄集的升炼处方时,石立生老医师已年近八旬,且无儿无女,自感后继无人,其时,为了炼制龟龄集,并在广盛号药铺出售,他也需要筹措更多的资金,以预备质料和升炼用的一些设备。当时太谷县有声望的官僚绅士,太谷阳邑旺族杜振海,与老医师的联络甚密,石立生便将运营了数十年的药铺以三百两白银转让给了阳邑杜氏。

三、镇店之宝龟龄集:转型药材批发

随着山西票号兴起,太谷迅速成为全国汇兑中心,当时的药铺规模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那时,我国最早的外贸口岸广州已经日渐扩大,土产药材的输出和南药的输入开始变得活跃。在多种有利条件的刺激下,太谷药铺闻风而动,逐渐由小型药铺向趸买趸卖的批发商业发展。

1、太谷广帮掌舵药材出口贸易

广帮是专门经营药材进出口生意和营销广东土产药材的帮口,与卫帮、淮帮共同担负着进口南亚、东南亚地区热带植物性药材、动物性药材、矿物性药材批发和出口中国大陆人参、鹿茸、当归、枸杞等山地药材的出口重任。

广帮药店以太谷广升远、广升誉为魁首,大都在广州设有分号,经营着进出口药材的批发生意,商号名称又均带有“广”字,所以又称为太谷广帮。时人谓之“广帮”,至今仍然是晋商的传奇故事。

2、资产重组

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广盛号进行了第一次大的重组,集齐资金白银六千两,组建了“广升药店聚记”,也称“广升聚”。其经营业务也不断扩大,由原来的汤剂饮片,更多转向自制丸散,而且转销广东蜡丸及其它各地有名成药,并率先在当时全国药材集散地汉口和怀庆设立分号,采购药材。随后又招募七家股东,资金增至白银二万两,牌号改为“广升药店蔚记”,又称“广升蔚”。

3、企业分裂

之后由于内部矛盾,企业进行了一次大的分裂。光绪十一年(1881年),申守常等四位股东另招巨富入股,成立了“广升药店远记”,也叫“广升远”,与“广升蔚”分庭抗礼,相互竞争。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广升蔚”易主东家,牌号改为“广升誉”,产品用“誉”字为商标,以区别“远”字牌,与“广升远”时谓“两广升”。

解放以前,太谷广帮药商驰骋中国南北,经营着进口药材和广东土产药材北运,中国传统山地药材南输的生意。垄断着北中国的南药供应,在中国药材流通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经营南北药材流通生意的同时,还特别重视中成药研制,研制出许多诸如牛黄安宫丸、牛黄清心丸、千金散、养心丸等几十种名贵中成药,在中国传统中医药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曾是清代四大药店之首

太医院始设于金代,至清代延续了七百多年,是全国性医政兼医疗的中枢机构,为官署名,主要为宫廷服务。太医院御医汇集南北各学派知名医师和药师群体,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与临床实践,代表当时医学的最高水平,创造了大量像龟龄集这样的名方名药,在选材、炮制和功效上尽显皇家尊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宫廷医学学派。龟龄集始于明代,共有康熙、雍正、乾隆等十余位皇帝服食以益寿延年,其选材、炮制尽显高贵和繁杂,被誉为“宫廷养生第一方”。

五、关于龟龄集与各位皇帝的典故

1、龟龄集:万历皇帝体力充沛的秘密

2、龟龄集治疗康熙皇帝肠胃炎

同时康熙皇帝还是最注重养生、最会养生的皇帝。康熙对于养生,有四个方法:第一点是节食、慎食、择食的饮食之道;第二点是经常狩猎的锻炼体魄之道;第三点就是盥洗温泉的坐汤之道;第四点就是御方药物养生之道,其中尤以龟龄集为重。

3、雍正皇帝赏赐重臣龟龄集

雍正皇帝为清朝最为勤政的皇帝,毕生对清王朝的通知与百姓的生活富足,有极大贡献。在位时设立军机处,军机处,清代官署名。亦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雍正七年(1729),因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泄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十年(1732),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设军机大臣、军机章京等,均为兼职。军机处职能原为承名拟旨,参与军务,后逐渐演变为全国政令的策源地和行政中心,其地位远远高于作为国家行政中枢的内阁。

完善密折制度,密折是将奏文写在折叠的白纸上,外加上特制皮匣的奏折,外人无从得知。密折制度始于康熙晚年,完备于雍正朝。雍正年间,封疆大吏在上任前,皇帝会把他叫到跟前亲自训勉,并交给他一个密匣,上有两道锁,而钥匙则只有皇帝和拿匣子的大臣才有。大臣会不定期地将一些重要情况写成折子,不走正常的渠道,而是用这个匣子直接送给皇帝亲拆御览,皇帝有什么指示意见,随手用朱笔批于折后,然后再密封发还给原奏人,所有内容除君臣二人外界不得而知。通过这样的密折制度,雍正足不出户便通晓天下事。雍正初年的一天,有一个官员买了一顶新帽子,第二天上朝“免冠谢恩”,雍正皇帝跟他半开玩笑地说,不要把你的新帽子搞脏了。状元出身的王云锦有一天跟亲朋好友玩“叶子戏”,叶子突然丢了一片。第二天上朝,雍正皇帝问他昨晚上怎么打发的,王云锦如实回答。雍正皇帝笑道:“不欺暗室,真状元郎。”然后从袖子里拿出王云锦昨晚上丢失的那片“叶子”,对他说,“拿回去把那一局接着玩儿完吧。”王云锦惊得目瞪口呆。

推行新政:摊丁入亩,将丁银摊入田赋征收,废除了以前的“人头税”,所以无地的农民和其他劳动者摆脱了千百年来的丁役负担;地主的赋税负担加重,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或缓和了土地兼并;而少地农民的负担则相对减轻。同时,政府也放松了对户籍的控制,农民和手工业者从而可以自由迁徙,出卖劳动力。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民和其他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社会生产的进步。火耗归公,地方官征收钱税时,会以耗损为由,多徵钱银,更称为火耗或耗羡,但耗羡的范围大於火耗,耗羡还包含雀鼠耗等。

4、乾隆皇帝“不可一日不服”龟龄集

乾隆皇帝享年89岁,他在位60年,又以太上皇训政3年。是我国历代皇帝中寿命最长的,他自己也十分得意,常将此引以自豪,相继篆刻有:“古稀天子之宝”、“十全老人之宝”等印章,尊为“天眷”,随身携带,备加厚爱,以志其寿之永。

六、关于龟龄集与当代名人

1、杨梦兰与龟龄集

2、粟裕将军与龟龄集

1978年,山西中药厂厂长杨巨奎同志在京参加全国科学大会期间,中国十大将领之一的粟裕将军派秘书朱楹请杨巨奎到家中作客,席间,粟裕大将向杨巨奎讲述了服用龟龄集的亲身体会。1980年3月,粟裕为山西中药厂亲笔题词:“精益求精制良药,兢兢业业为人民”。

3、聂荣臻元帅与龟龄集

4、华罗庚先生与龟龄集

1975年我国著名科学家华罗庚亲自到企业,对中国唯一保存完好的龟龄集升炼工艺进行实施考察,并对龟龄集工艺运用优选法,经过现代检测手段测试升炼周期由过去的49天找出升炼最佳点17个昼夜,成功地研制了龟龄集电子数控程序电升炉,实现了龟龄集升炼工艺的新的飞跃。以现代化设备和技术手段对企业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科学创新,从而最大程度地确保了其产品功效、内在品质与生产效率的完美统一。

5、叶剑英与龟龄集

1978年叶剑英元帅在接见杨巨奎厂长,并为山西中药厂题写了厂名。

除上之外,朱德总司令、陈毅元帅、邓颖超主席、谢觉哉院长、杨成武、班禅额尔多尼副委员长、佛教大师赵朴初等先后对龟龄集考察并对其神奇的疗效赞不绝口。

七、龟龄集酒的典故

龟龄集酒起于清乾隆时期,乾隆皇帝不仅服食龟龄集,对龟龄集酒更是推崇有加,乃乾隆皇帝“不可一日不用”之佳品,足见其对龟龄集酒的“情有独钟”,他不仅仅自己每日服饮用,也常常将龟龄集酒赏赐给亲信大臣,以示恩宠。乾隆帝日常服用的六种补品第一、二种分别是龟龄集和龟龄集酒,足见其弥足珍贵和地位至尊。乾隆皇帝在暮年时,身体康健依旧,一生未用眼镜,殡天两年前还能外出狩猎,临终前不久尚能写字读书。从故宫的宫廷医案中查询乾隆帝临终时的脉案记录,发现他并无疾病,而是自然衰老死亡。乾隆是我国历代帝王中年龄最高的,这其中便有龟龄集的功劳。

THE END
1.朱厚照为什么没子嗣朱厚照为什么没子嗣 朱厚照没子嗣的原因是即位时年龄还小加之荒嬉无度,后来又突然驾崩。明武宗朱厚照(1491年10月27日-1521年4月20日),明朝第十位皇帝,1505年—1521年在位,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的长子。年号正德。 朱厚照从小机智聪颖,喜欢骑射。即位不久,便信用以刘瑾为首的宦官马永成、丘聚、谷大用、张永等八https://edu.iask.sina.com.cn/bdjx/6cKOtZEkvwG.html
2.朱厚照为何无子,朱厚照为什么没子嗣介绍本内容由湘潭网小编为大家分析解读:朱厚照为何无子,朱厚照为什么没子嗣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下!1、朱厚照是武宗,他到处游乐,出入青楼。2、到后面生了梅毒,没了生育能力,死时才三十一岁。3、说是误诊,其实是治不好了。君子莲(www.junzilian.com)湘潭http://m.junzilian.com/chengshi/wenhua/25439.html
3.朱厚照为什么不存在生育能力及子嗣?综合法律朱厚照为什么不存在生育能力及子嗣? 朱厚照是明代第12任皇帝,因为他不存在生育能力和子嗣,引发了很多猜测和争议。以下是部分可能的起因: 1. 遗传疑问:有一种说法认为,朱厚照的亲、明代第11任皇帝嘉靖皇帝患有生殖系统疾病,引起了他的儿子朱厚照不存在生育能力。遗传因素可能是朱厚照无法生育的主要起因之一。https://www.hezegd.com/lawnews/zh/138166.html
4.朱厚照没子嗣是什么原因历史区这是一种现代人的误会。因为你现在高考可以选大学,选专业。所以你认为应该全国选拔专业人材。但古代的情况是,大部分家庭不能供养脱产劳动力读书。而能读书的人,只会专攻四书五经。既没有医学专业,也没有人打小就奔着当郎中去学医。世袭定死职业,父传子学,是能想到的比较合适的中医人材培养机制。 亮了(188) 查https://m.hupu.com/bbs/46377831.html
5.明武宗朱厚照什么身边妃嫔如云,为何却没有子嗣呢?荒唐放诞的明武宗朱厚照因纵欲过度死亡。他一生昏晕无道,尽管他生前嫔妃如云,但死后却无一儿一女。这倒很令人奇怪。他一死,大明皇帝的宝座着实空缺了一阵子。后来还是他的堂弟继承了皇位。都说武宗荒疏朝政,荒淫,御女无数。但为何没有子嗣,难道天生没有生育能力?还是每次都避孕?如果是这样,应该身体掏空虚弱,为何又https://ls.httpcn.com/info/html/2021330/KOKOILTBILIL.shtml
6.大明王朝的皇帝世系变动图朱厚熜是朱棣一脉吗?二、朱厚照没有子嗣朱祐樘世系到朱祐杬世系 自从经历了“靖难之役”后,明朝的皇位一直在朱棣一系中传承,共有七位帝王相继登基: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祐樘、明武宗朱厚照。 在那段时间里,几乎再次发生了王位的倒转。那就是在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https://www.lishig.com/gushi/474.html
7.揭秘为什么风流成性的明武宗却没有子嗣?族谱新闻揭秘为什么风流成性的明武宗却没有子嗣?,明武宗朱厚照是野史里大名鼎鼎的正德皇帝,即是“游龙戏凤”当仁不让的男主角,在 明武宗朱厚照是野史里大名鼎鼎的正德皇帝,即是“游龙戏凤”当仁不让的男主角,在明朝诸帝里堪称一大奇葩。用同时代大才子唐伯虎的诗句“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来形容,再贴切https://www.zupu.cn/renwu/20191014/140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