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子嗣的明武宗朱厚照,为什么会选择朱厚熜继承大统?他又什么过人之处吗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朱厚照的故事。

明武宗没有子嗣,但堂弟众多,为什么偏偏选中了朱厚熜继承大统

明代皇帝中兄终弟及的案例有三个:

英宗被俘,代宗继位;武宗去世,世宗继位;熹宗去世,思宗继位。

这几个皇帝中,也只有嘉靖帝是以堂弟身份继位,主要原因则是朱厚照没有儿子。

明武宗朱厚照是大明皇帝中十分不靠谱的一位,虽然史书有抹黑之嫌,但其中也有不少不良事实。朱厚照曾宠信奸佞,刘瑾、钱宁、江彬等人,并在宫内大搞娱乐活动,大兴土木,不理政务。不仅如此,朱厚照还不满足于宫内的娱乐,还:

"恣游大同、宣府、延绥间,多失政。"

尚武的朱厚照喜欢动刀动枪,喜欢指挥兵马,这并非过错,只是他经常在边境游弋,延误了很多他该做的事,这样做的后果也很严重。

朱厚照一生沉浸风花雪月中,却没有子嗣,那就必须要把宗室子弟过继过来,来保证皇室的延续。贪玩的朱厚照则不管不顾,皇帝不想管,不代表大臣不管,确立继承人可是国家重中之重,如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御史王光亦曾上疏:

"皇上嗣登大宝已及十载,皇储之位尚虚,天下之心安得不忧伏望念创业之艰,重天下之本,择宗室之贤者一人,选正直之臣辅导预养之。"

这可谓金石良言,历朝历代无子嗣的皇帝也有不少,比如宋仁宗,因为儿子们早夭,就选择宗室子弟,提前过继来作为候选人,来保证皇室延续。

对此,朱厚照一概不理,等玩到了头才想起了继承问题,而当时为时已晚。最后遗诏是让皇太后和内阁大臣处理继承人问题,历朝历代权力交替之时凶险异常,如果此时有奸臣在宫内作乱,篡夺了皇权,那朱厚照将成为大明朝的罪人。

朱厚照死后的一系列问题,都是由于朱厚照没有尽早确立继承人导致的,好在当时皇宫内外有太后和内阁辅臣坐镇,稳住了局势。具体选择继承人的主要是皇太后和首辅杨廷和,那么为何选择朱厚熜作为继承人

首先,朱厚熜年龄小,背景相对简单:

正德十六年,明武宗朱厚照去世,朱厚熜按照要求继皇帝位。当时,朱厚熜年仅十四岁,这个年龄段的人本应无法即刻掌控政权,这可能是朝廷高层考虑的因素之一。

朱厚熜从小"聪明仁孝,德器夙成",这是不争的事实,"聪明"这个素质应该算是先天条件,后天很难提升,并且朱厚熜的德行、气度也是可圈可点。

除此之外,朱厚熜的父亲朱祐杬在正德十四年就去世了,而且朱祐杬只有两个儿子,长子早夭,只剩下次子朱厚熜。对于多子多孙的皇室子弟,朱厚熜略显孤单,这可能也是选择他作为新皇帝的原因。

其次,朱厚熜即位也遵循祖制:

按照朱元璋组训"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先帝没有儿子,那就只能从宗室中找个弟弟来继承皇位。亲弟弟没有了,堂弟还是有不少,明孝宗朱佑樘是朱见深第三子,兴献王朱祐杬是明宪宗朱见深第四子,朱祐杬是朱佑樘的亲弟弟。

史料记载:

"兴献王长子,宪宗之孙,孝宗之从子,大行皇帝之从弟,序当立。"

按照血缘的远近,从朱祐杬儿子中挑选最合适,朱厚熜就成了那个幸运儿,杨廷和这样操作完全遵从祖制,他人挑不出毛病。

再次,相权、监权、后权配合,保证政权顺利过渡:

皇帝的继承人选,不是普通"群臣"可以决定的,能决定这种事项的只有最高权力层,朱厚照遗诏原文是这么写的:

"朕疾殆不可为矣,尔等与张锐可召司礼监官来,以朕意达皇太后,天下事重,其与内阁辅臣议处之。"

事实上,这诏书是谁写的也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诏书规规矩矩、没有问题。令人后怕的则就是如果皇宫内传来的遗诏是让"某某"来摄政,那就很危险了。宦官乱权在明代时有发生,保不齐就出个例外,皇帝去世,只有皇帝身边的人能篡改遗诏,这种事时有发生。

、遗诏表面是让张太后和杨廷和来决定新继承人,而作为消息的传递者,宦官的作用也至关重要。杨廷和他权力再大,也无法随意进出皇宫,必须要宦官来传递皇宫内外的消息。换句话说,宦官、太后、杨廷和必须配合到位,才能解决这棘手的问题。

假如三方中任何一方生出异心,这就不是朱厚熜是否即位的问题,可能会演变成一场血腥的皇室冲突。

"廷和未尝不谏,俱不听。廷和亦不能执奏。以是邑邑不自得,数移疾乞骸骨,帝亦不听。"

杨廷和作为内阁首辅,肩负重任,他也多次上疏要求朱厚照收敛做派,用心处理政务。只是朱厚照不听,杨廷和多次请求辞职,朱厚照也不答应。作为朝廷最重要的责任人,杨廷和虽然做得并非完美,但他也在尽心尽力地为国办事,行为操守也是可圈可点。

正德二年,杨廷和就在讲筵之时,就谏言皇帝不要被奸佞所误,指的就是权倾一时的刘瑾,之后被刘瑾打击报复,调入南京任吏部左侍郎。从这些事例可见,杨廷和已经在倾尽全力为国办事。

情况紧急,作为内阁首辅的杨廷和必须马上做出决定,请示张太后并发布诏书:

"皇帝寝疾弥留,已迎取兴献王长子厚熜来京,嗣皇帝位,一应事务俱待嗣君至日处分。"

张太后对此没有异议。

继承人确定了,之后另一个棘手问题就是江彬,作为朱厚照的护卫,江彬在城郊还有大量部队,此时朱厚照已经去世,江彬很有可能趁机作乱。宦官张永负责九门防务,江彬有出宫的想法,张永提前做好了安排。

张永不仅帮助朝廷除掉了刘瑾,在新旧权力更替之时,也起到了积极作用。最终江彬被俘,此次危机处理,杨廷和主导了这一切,太后没有异议,宦官还从中协助,这才大功告成。

朱厚熜即位在法律上合理合法,在选择继承人问题上,最高权力层主要考虑的不是皇帝是否好控制,而是顺利让新皇即位,完成权力的交接。杨廷和的工作艰苦且复杂,其中难免有错误,但在短短的一个月内,他废除了大量武宗弊政,保证权力交接,这是值得令人称赞的。

所以,嘉靖帝与其说是明武宗选择的皇帝,不如说是太后、内阁首辅、司礼监三派合作选出来。而他之所以能顺利即位,也跟他的出身,他的出色,以及众臣的协助下才得以实现。

只是人一旦掌握了权力,也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如果他们知道后来发生的事情,或许就为之前的选择,打个问号了。

THE END
1.朱厚照为什么没子嗣朱厚照为什么没子嗣 朱厚照没子嗣的原因是即位时年龄还小加之荒嬉无度,后来又突然驾崩。明武宗朱厚照(1491年10月27日-1521年4月20日),明朝第十位皇帝,1505年—1521年在位,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的长子。年号正德。 朱厚照从小机智聪颖,喜欢骑射。即位不久,便信用以刘瑾为首的宦官马永成、丘聚、谷大用、张永等八https://edu.iask.sina.com.cn/bdjx/6cKOtZEkvwG.html
2.朱厚照为何无子,朱厚照为什么没子嗣介绍本内容由湘潭网小编为大家分析解读:朱厚照为何无子,朱厚照为什么没子嗣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下!1、朱厚照是武宗,他到处游乐,出入青楼。2、到后面生了梅毒,没了生育能力,死时才三十一岁。3、说是误诊,其实是治不好了。君子莲(www.junzilian.com)湘潭http://m.junzilian.com/chengshi/wenhua/25439.html
3.朱厚照为什么不存在生育能力及子嗣?综合法律朱厚照为什么不存在生育能力及子嗣? 朱厚照是明代第12任皇帝,因为他不存在生育能力和子嗣,引发了很多猜测和争议。以下是部分可能的起因: 1. 遗传疑问:有一种说法认为,朱厚照的亲、明代第11任皇帝嘉靖皇帝患有生殖系统疾病,引起了他的儿子朱厚照不存在生育能力。遗传因素可能是朱厚照无法生育的主要起因之一。https://www.hezegd.com/lawnews/zh/138166.html
4.朱厚照没子嗣是什么原因历史区这是一种现代人的误会。因为你现在高考可以选大学,选专业。所以你认为应该全国选拔专业人材。但古代的情况是,大部分家庭不能供养脱产劳动力读书。而能读书的人,只会专攻四书五经。既没有医学专业,也没有人打小就奔着当郎中去学医。世袭定死职业,父传子学,是能想到的比较合适的中医人材培养机制。 亮了(188) 查https://m.hupu.com/bbs/46377831.html
5.明武宗朱厚照什么身边妃嫔如云,为何却没有子嗣呢?荒唐放诞的明武宗朱厚照因纵欲过度死亡。他一生昏晕无道,尽管他生前嫔妃如云,但死后却无一儿一女。这倒很令人奇怪。他一死,大明皇帝的宝座着实空缺了一阵子。后来还是他的堂弟继承了皇位。都说武宗荒疏朝政,荒淫,御女无数。但为何没有子嗣,难道天生没有生育能力?还是每次都避孕?如果是这样,应该身体掏空虚弱,为何又https://ls.httpcn.com/info/html/2021330/KOKOILTBILIL.shtml
6.大明王朝的皇帝世系变动图朱厚熜是朱棣一脉吗?二、朱厚照没有子嗣朱祐樘世系到朱祐杬世系 自从经历了“靖难之役”后,明朝的皇位一直在朱棣一系中传承,共有七位帝王相继登基: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祐樘、明武宗朱厚照。 在那段时间里,几乎再次发生了王位的倒转。那就是在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https://www.lishig.com/gushi/474.html
7.揭秘为什么风流成性的明武宗却没有子嗣?族谱新闻揭秘为什么风流成性的明武宗却没有子嗣?,明武宗朱厚照是野史里大名鼎鼎的正德皇帝,即是“游龙戏凤”当仁不让的男主角,在 明武宗朱厚照是野史里大名鼎鼎的正德皇帝,即是“游龙戏凤”当仁不让的男主角,在明朝诸帝里堪称一大奇葩。用同时代大才子唐伯虎的诗句“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来形容,再贴切https://www.zupu.cn/renwu/20191014/140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