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学习《周易》,不得不说点瑶族文化。听我爸说,瑶族历史悠久,但长期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最早以姓氏代表着不同的支系和家族,每个姓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传统。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习俗和信仰,也才从口头文学、榜文、舞蹈、工艺等等演化形成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
汉文化形成比较早,对瑶族文化及其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早在盛唐时期,《周易》就已经传入瑶族地区,并且逐渐接受了汉族的佛教、道教。在我老家那一带,我们周姓以《周易》为主,那位曾经来家里见我爸的老者,就是我们老家那边的北山易主持。
记得我爸曾经说过:“学《周易》,不是为了算命,而是为了让你提高对事物的思辨能力,掌握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我想,既然天地万物都有各自的运行规律,那你我之间有什么样的规律?我咬定青山不放松,经过将近十五年的不懈努力,才对易道天体规律、顺应自然方面的说教,多少有了点理解,于是我尝试着把发生在你我身上的事情往这方面分析,特别是如何用这客观存在的规律,告知自己需要怎样面对。经过初步解析,我不得不接受你已经进入一个发展周期的定论。
对《周易》,我已经痴迷,因为喜欢而热爱,因为热爱而执着,因为执着而沉迷其中,乐此不疲。也许是我坐井观天,一辈子困在这大山里,确实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就现有的易学理论,听我爸说,我们“北山易”多少年来一代接着一代地学习研究,至今还被易经预测体系的无数疑问困扰着。
不管怎么说,易学使我摆脱了思念你不能自拔的精神枷锁,让我安心等待想要的生活。
我曾经以为: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可我念了三年、十年、几十年,不仅没有回响,只觉耳边更加空荡,因为,你一直杳无音信。
生活中的有些苦,有些痛,熬着笑着就过去了。可是,你给我的苦,给我的伤,不管我笑还是哭,无法痊愈。
总是在夜深人静时想起你,寂寞;总是因未来的不确定焦虑,担忧。辗转反侧,无人撩拨心意的苦闷,无法排解;不能生死相依的无奈,难以释怀。
这个世界上什么最苦?等待。世间最苦的是等待!
那时候年轻的我心浮气躁,确实也想过,也真的怀疑过自己,是不是走错了路,爱错了人,选错了人生的方向?但是,这想法很快就被自己否定掉,这是我在劫难逃的命运和缘分,你我的遇见,让我一眼万年。你让我心动,我的情覆水难收;你让我着迷,我的爱海枯石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人与人都有不同的爱情,各有各的生活重心,谁也无法预料自己的未来。我只想做自己,走一条只属于自己的路。
诗言志,词言情,易学言规律。学习易学的规律后,我才慢慢开窍,真正变得沉静温和下来。学习《周易》很苦,可只要掌握哪怕一点点道理,也会反过来滋养自己的心性。不得不说,没有老爸的指导,我学得很吃力,有时困在一句话里走不出来。我只好回头,反复钻研已经学过的一些概念,集中参悟老爸讲解过的某些道理,用辩证的思维提高学习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自从入门了易学,虽然照样思念你,但已是今非昔比,理性占主导,我不再害怕面对每一天的晨夕,不再纠结每一年的风雨,我不会因为无法支配自己的命运而失望退缩,早已能稳住自己的心态,扛住思念你的压力,积累信心和勇气,攒足信念和智慧,只想熬过这人生的低谷期——我的成长期、蜕变期。
静心思考,反省自我,生命本是一场修行,最好的修行是释怀自己。不断反省自己,也是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不断提升自己,才能不断突破自己,战胜自己,从而使自己有个好的心态。心态关乎命运,这是易学特别看重的。我拥有了这个好心态,才能够正确对待你一去不回的事实,帮助自己在失望中保留希望,坦然接受不如意,不至于在思念你的沉溺中煎熬,在等待你不知何时归的日子里迷茫。
人生的下半场,最需要一个家庭。没有你,何谈家。
我也明白,梦想与期望就是伙伴,心中有梦想有期望,就不会孤立无助。只要充满自信,忠于自己的内心,越往前走,离成功就越近,终有一天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因为,易学告诉我,世间任何事情都有因果,没有白走的路,属于我的春暖花开,终会到来。而你走的“周期”,也终会有尽头。
愿世间所有的等待,都不被辜负,愿世间所有的有情人,都能终成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