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担当与生命至上中国电影报

真实事件改编电影是电影界的一个类型片种,凭借其独有的视角、丰富的内容和超强的感染力,将电影艺术创作因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教育、职业精神教育等文化思想深度融合,是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资源、重要形式和重要载体。《中国机长》是根据2018年四川航空3U8633航班遭遇重大空中险情,机组成员与地面携手配合创造世界航空史上神话的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中国民航人对生命的执着坚守和“敬畏生命、敬畏责任、敬畏规章”的行动担当。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图“求真”、“求信”的背景下,以真实事件改编的影片揭示,启示着当代大学生要勇于积极承担责任、坚持生命至上原则,养成敬畏意识和敬畏品格,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深刻的价值内涵。

一、强化了社会责任意识和时代的责任担当

社会责任意识与时代的责任担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时代与民族振兴呼唤当代青年勇于担当责任。《中国机长》彰显的是飞机上下包括机组成员、航空指挥中心、机场地勤人员乃至消防与卫生医疗部门所有成员的责任与担当。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特情中,所有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劳动者都发挥出了其应尽的责任,千千万万尽职尽责的工作者在险情前坚守岗位,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明辨是非,给当代大学生树立了优秀的学习榜样。而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和时代的责任担当,则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经之路,也是抓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启发大学生坚持尽职尽责、严谨科学的职业素养。正是《中国机长》机组成员对工作岗位的尽职尽责,才会在面对突发情况临危不乱、果断应对,并凭借良好的心理素质与过硬的身体素质成功处置。当班乘务组在危急关头镇定冷静、果断应对并正确处置了险情,反映出民航乘务人员的责任意识、高超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是当代大学生值得学习借鉴的职业榜样。当代大学生不仅要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塑造职业能力;而且要练就过硬的知识本领,在职业成长发展中逐渐养成严谨科学的职业精神。

3、启发大学生坚持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热情。在《中国机长》中,不同岗位上的工作者以不同的方式坚守着岗位,机组成员在重大险情时以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热情避免了一次重大航空事故的发生。作为社会主义未来建设者的当代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只有积极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工匠精神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岗位实处,并转化为甘于为国家和人民奉献的自觉动力,才能焕发出敬业精神,享受岗位给自己带来的幸福与快乐。

二、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基本信念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治国理政的历程中总结出的重要原则,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重要原则以及不可动摇的人民民主主体地位。在近年来对新冠疫情的防控抗击中,人民至上的政治品格成为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在疫情斗争中上下一心的真实展现。在《中国机长》中,机组成员与地面单位的所作所为同样体现了中国民航人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的生命至上信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2、坚持思想引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在事故发生前,机组成员就坚持在日常检查的每一项细节中认真负责,在面对重大问题时展现了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只有提高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实现化险为夷、转危为机。当代大学生在遇到风险与问题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做到提前谋划,未雨绸缪,以科学的观点和方法直面风险、解决和化解风险。

三、丰富了“敬畏“式特质安全文化的教育内容

“敬畏”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也是凝聚人们精神的一种价值理念。《中国机长》所展现出的英雄事迹,是对生命的敬畏,对责任的敬畏和对职责的敬畏,凝聚了职业的自豪感和民航精神的价值理念。这种“敬畏”式的特质安全文化也丰富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敬畏意识。大学是大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关乎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而树立“敬畏”意识关系到学生能否“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影响着正确敬畏观的形成。川航事件机长刘传健在事后说过:“靠什么锤炼专业精神,我想是勤奋、爱岗、敬业和不断钻研。”《中国机长》中爱岗敬业的平凡英雄们,在面对险情精准的操作和对规章的严格恪守,将敬畏意识体现的淋漓尽致,积极引导着大学生在守规、自律等方面的意识养成,有助于大学生提升对社会规章的敬畏之心。

2、有助于大学生养成敬畏品格。《中国机长》中英雄机组不仅以实际行动阐释了对生命、职责和规章的敬畏,也折射出了行业的敬畏文化和敬畏精神,成为大学生敬畏品格培养的重要媒介。同时,还将有助于延伸大学生对法律法规、学业、师长、生活的敬畏和对自我的敬畏,促成敬畏品格的养成。此外,敬畏品格的养成也将积极引导大学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坚持用生命至上的原则去面对生活和学习,助力高校培养知敬畏、存戒惧、明底线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

结语

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和时代的责任担当,培育安全意识与生命至上理念,注重对“敬畏”意识及品格的养成,对于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人才培育工作而言都十分重要。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中国机长》以起伏跌宕的方式打造高度戏剧性的事件发展流程,为大学生提供了优秀的榜样。

(作者系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助理研究员)本文系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校内面上科研项目《新时代民航院校飞行大学生作风建设的实践研究》(J2020-008)的研究成果。

THE END
1.立足人民立场彰显“两个至上”新修订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围绕实践所需与问题导向,对现行法做了大幅度修改。其中,不少新增或者修订条款都体现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彰显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 最大程度保护公民权利是规范突发事件应对的终极目的,此次突发事件应对法修订高度关注人权保障,许多条款与制度在构建时出发点和落脚点https://www.scdzj.gov.cn/xwzx/xydt/202412/t20241204_58534.html
2.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简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意义→MAIGOO百科“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5月22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的;是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秉持人民至上的政治品格在疫情防控斗争中的展现。 https://www.maigoo.com/citiao/958785.html
3.郭庆松:“动态清零”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要体现疫情防控中坚持“动态清零”不犹豫、不动摇,就是要为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抢时间、抓速度、争效果。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特点和感染症状,“动态清零”主要体现为快速、精准、科学、抓小、抓早、抓实的特点和要求,其中的每一个方面无不体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476086
4.机械工程学院开展“珍视生命安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提高同学们的生命安全意识,促进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系列化、常态化、长效化发展,体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机械工程学院于2024年5月9日开展“珍视生命安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主题团日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掌握必要的自我保护技能,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https://jxgc.ghu.edu.cn/info/1051/2827.htm
5.习近平时间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新闻高清视频在线观看习近平时间|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节目简介 新华视频 2020(下) 播出:芒果TV 主持人:未知 地区:国内 类型:时事/ 社会 简介:整合新华社视频资源,围绕重大主题、话题、热点新闻,体现新华社具有全媒体报道特点的多媒体报道 公司介绍 招聘信息 联系我们 反盗版盗链声明 个人信息保护政策 下载中心 Copyright 2006-2024 mgtvhttps://www.mgtv.com/b/340731/9786103.html
6.珍视生命安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活动背景: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的理念。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以及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决心。 在疫情面前,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重中之重https://www.meipian.cn/54kg2t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