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周期对生猪养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19年的大行情主要就是源于猪周期。目前市场上对于养殖板块有一个很重要的投资逻辑,那就是基于猪周期的不同阶段进行分析。
在分析整个养殖板块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猪周期。
因为猪周期对生猪养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19年的大行情主要就是源于猪周期。目前市场上对于养殖板块有一个很重要的投资逻辑,那就是基于猪周期的不同阶段进行分析。
1、首先,长周期,主要是由人口结构和收入水平等因素所决定
从历史经验来看,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居民部门对肉类的日常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从2003年至2018年,猪牛羊等肉类的年人均消费量从18.56kg增至26.17kg,增长了41%。在过去几十年间,猪肉的价格中枢是在不断提升的。
2、其次,是我们最关心的中周期,基于蛛网理论,它主要是由能繁母猪产能所决定
之所以叫蛛网,是因为这种周期变化过程在坐标图中表示出来形如蛛网。
图:猪周期蛛网模型
3、最后,一年内的短周期,主要受到生猪出栏量、出栏体重以及需求季节性变化的影响
从2007年后的统计规律来看,年内低点通常在3、4月份,这主要受到春节后猪肉消费边际减少的影响,加之供应端生猪集中出栏,导致猪肉价格季节性下跌。而旺季一般出现在年中和年末,主要是受天气影响(冬夏容易发生疫病)以及节假日影响、夏季农忙需求等。
图:年内短周期规律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二次育肥对于短周期变动的影响在逐渐增强。
二、当前处于猪周期的什么阶段?
根据前面的中周期分析逻辑,从能繁母猪存栏量来看,2022年5月至12月期间能繁母猪数量的增长叠加了质量的提升,对应生猪出栏量从2023年3月-10月处于上升阶段。而从2023年1月以来,能繁母猪的数量已连续2个月下降,整个产业或进入新一轮去产能阶段。如果按照能繁母猪到生猪出栏的周期跨度在10个月左右来看,预计2023年初能繁母猪数量下降的影响会在10月左右的生猪供给上体现出来。
目前行业虽然已经开始进入去产能阶段,但是去产能的深度还是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如果去产能的幅度很浅,那么猪价反弹的高度也不会很可观。
回顾最近几次的猪周期,我们可以发现,除了最新的一次猪价涨幅惊人外,前三次的猪周期最高价也不过在20元/kg左右,低点到高点的平均涨幅是126%;而这一次直接飙升到了40元/kg,高点价格接近翻番,低点到高点的涨幅高达309%,而19年猪周期可以说是暴利。
图:最近几次猪周期生猪价格波动
结合历史经验,我们初步判断这一轮周期不会那么剧烈,主要包括两方面原因:
1、集团厂仍在稳健扩张
2、主动去产能的动力相对不足
另一方面,从历史经验来看,主动去产能的动力是相对不足的。如果不是出现疫病等外部因素的刺激,行业主动大幅去产能的意愿不是很强。近期,在行业连续亏损16周的情况下,我们观察到了仔猪价格的回落。
综上所述,当下比较有确定性的是猪周期的方向,也就是说目前行业已经处于去产能的初期。而周期的幅度,还具有比较大的不确定性。预计反弹幅度不会太大,历史上前3次高点的涨幅大约都在1-2元/kg,如果按照这个经验数据来估计,新一轮猪周期的高价可能在22元/kg左右,和当下15元/kg左右的价格相比,涨幅大约是46%。可能很难再现2019年波澜壮阔的生猪行情。
三、在当前的猪周期下,有什么投资建议?
1、股价波动远超实际猪价波动
数据显示,即使在2010年或2014年这种猪周期相对比较平淡的阶段,股价的最大波动幅度都有2-4倍左右。中证畜牧指数的平均涨幅在2倍左右。而且超额收益也是明显大幅超越同期沪深300指数的。
我们统计了历史上主要上市公司在历次猪周期中的股价波动情况。2010年周期中从最低点到最高点的平均涨幅为271%(沪深300为76%);2014年周期中从最低点到最高点的平均涨幅为456%(沪深300为157%);2018年周期中从最低点到最高点的平均涨幅为516%(沪深300为102%)。
2、具竞争优势的企业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行业集中度的提升。
从行业集中度来看,我国市场上中小散户一直占据着生猪养殖的绝大部分市场。但每轮周期发生初期,疫病或者政策都变相提高了行业的准入门槛,融资能力较弱且单点风险较大的散户逐步退出市场,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从2007年到2019年,出栏数50头以下的养殖户数量减少了73%,从2007年的8000万户到2019年的2100万户,如下图所示。
图:养殖户数量不断减少
从结构来看,年生猪出栏在50头以下的散户出栏占比逐年下降,从2000年占比77%左右下降到了2020年占比18.1%。而出栏数量在500头以上的养殖户数量逐年提升,2000年占比仅8.8%,而2020年提升到了57.1%,占比提升了5.5倍。其中出栏数量在5万头以上的散户,在2020年底的规模占比也已经达到了7.4%。未来这个趋势或仍将持续。
图:养殖户占比变动(按年生猪出栏数)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多样化的融资渠道可以更好地帮助上市公司度过周期低点,更好布局长远发展。长周期来看,仍然会有比较好的发展。
除了集中度的提升之外,另一方面是品牌猪肉的布局。目前国内品牌化程度仍然较低,而品牌化猪肉相对于普通猪肉存在明显溢价。随着消费不断升级,人们对品牌猪肉的需求也会不断提升,而这很可能是下一个关键发力点。。
四、为什么要通过养殖ETF投资?
首先,虽然养殖板块有所反弹,但板块内的公司还是会有许多分化和差异,你很难保证自己选到的一定是最好的。再考虑到过去市场上各种暴雷事件不断出现,尤其是养殖板块,所以投资者不如选择指数投资方式,在获取市场的平均收益的同时有效分散风险。
图:中证畜牧养殖指数自基日累计收益率
再次,平安养殖ETF是上交所上市的首只养殖ETF。在产品创新方面,平安基金的产品线覆盖宽基、债券、行业主题、策略、境外、货币六大类型。尤其是在行业主题方面,布局了业内首只新能车ETF(代码515700),还有光伏ETF(516180)等,包括养殖ETF(代码516760),也是国内首批畜牧养殖ETF,上交所上市的首只养殖ETF。
最后,平安基金在ETF管理上也有丰富的经验。平安基金自主开发了全流程覆盖的综合系统平台海神系统,曾获2018年度深圳市金融创新奖优秀奖。这个系统可以进一步提高我们管理ETF的效率,给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服务。
----------------------------------------------------------------------------------------------------------------------
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