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混搭”每天吃够蛋白质健康

除了维持身体健康,补充蛋白质还有助于我们在疫情期间提升免疫力。如何摄入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掌握下面4个要点就能补足每天所需蛋白质。

每天都要吃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膳食宝塔来搭配饮食,就可以满足健康成人日常所需的蛋白质。即每人每天应摄入富含优质蛋白的畜禽肉类40-75克、水产品40-75克、蛋类40-50克,大豆和坚果类25-35克,奶及奶制品300克。对普通人群而言,蛋白质摄入足量即可。建议将每天需要吃的鱼禽肉蛋均匀分布到三餐之中。

日常饮食蛋白质含量对照表

日常食物所含蛋白质

1两瘦肉10克蛋白质

2两去掉刺的鱼或虾18克蛋白质

1个中等大鸡蛋6克蛋白质

1盒牛奶(250克)8克蛋白质

2碗米饭14克蛋白质

少量面食或杂粮50克干重,5克蛋白质

1斤蔬菜和半斤水果5克蛋白质

1小把坚果(约25克)2-6.25克蛋白质

少量豆制品

卤水豆腐按蛋白质含量约10%计算,石膏豆腐6%,豆浆2%

多吃优质蛋白质

中国营养学会全民营养周专家组对常见食物进行了营养评价,选出了排在前十名的“优质蛋白质十佳食物”,分别为:鸡蛋、牛奶、鱼肉、虾肉、鸡肉、鸭肉、瘦牛肉、瘦羊肉、瘦猪肉和大豆。

“混搭”更有效

动物蛋白(如禽肉、鱼虾等)、大豆蛋白和植物蛋白(如坚果、米面等)搭配在一起比单纯食用植物蛋白要好得多。提倡多种食物混合、搭配食用,充分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建议在保证优质蛋白摄入的基础上,主食增加全谷物、薯类等粗粮的占比,蔬果要新鲜丰富,适当增加菌藻类的摄入。另外还需注意足量补水,日饮水量达到1.5升-2升。

不要依赖蛋白粉

还有这样一部分人十分注意日常营养保健,每日补充蛋白粉来保证蛋白质的摄入,以期提高免疫力。其实,我国多数地区城市居民饮食中能充足摄入蛋白质,保持均衡饮食的人群无需额外补充蛋白粉。蛋白质只是我们身体必需的营养成分之一,不能替代其他营养素。如果不好好吃饭,只依赖蛋白粉,免疫力反而会降低。另外,过量食用蛋白粉,可能对肾脏和肝脏造成严重负担。

特殊人群的蛋白质摄入指南

有些特殊群体在补充蛋白质时要有所讲究,不能一概而论。

体弱人群:需额外补充

成长发育期的儿童和青少年、孕妇或哺乳期妇女、消化能力减弱的老年人、免疫力差或虚弱的人、手术后康复期的病人,要尤其重视蛋白质补充。如果日常饮食无法满足,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蛋白质补充剂。

素食人群:谷豆搭配

素食者饮食中缺乏蛋、奶以及动物性蛋白等优质蛋白质,建议多吃大豆或豆制品、坚果、菌菇等,以增加蛋白质摄入。谷类加豆类,在补充蛋白质方面堪比吃肉,两者搭配食用对素食者尤为重要。

肾病患者:少吃植物蛋白

肾功能不全者,会存在蛋白质代谢产物排泄障碍。为减轻肾脏负担,降低血尿素生成,这类患者应采取低蛋白饮食,并尽量减少植物蛋白质,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牛奶、鸡蛋、瘦猪肉、鱼虾等。

痛风患者:首选牛奶和鸡蛋

痛风病人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从而减少嘌呤的摄取。建议蛋白质摄入量按每千克体重0.8~1克计算,首选牛奶和鸡蛋食用;同时限制肉、鱼、禽、虾及干豆类的摄入。

糖尿病患者:适量补充

糖尿病饮食标准中蛋白质摄入量应当占总热量的12%-20%,其中2/3可从豆类、豆制品和粗粮中摄取,其余1/3应为优质动物蛋白质。

成年患者可按每日每公斤体重0.8-1.2克的标准来摄入,例如一位体重60公斤的糖友,每天可以吃60克左右的鱼、瘦肉或鸡蛋等食物。对于营养不良、消瘦的糖友,可适当增加到每日每公斤体重1.2-1.5克。

肥胖超重、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人群,应尽量选择鱼、虾、鸡、蛋、奶、大豆等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

老年人蛋白质摄入

有了“标准”

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的这项研究,为老年群体的蛋白质摄入量提供了一个标准:男性每餐蛋白质摄入量达到30-35克,女性每餐蛋白质摄入量达到35-50克。

研究发现,对于老年男性,每餐蛋白质的最佳摄入量达到30-35克,可以显著提高膝部骨骼肌的力量和身体机能;对于老年女性,摄入更多蛋白质与较小的握力和膝部骨骼肌力量下降有关,每餐蛋白质的最佳摄入量为35-50克。老年人可以在阈值之内,合理增加日常蛋白质摄入量。

为了更好地了解蛋白质摄入参数对于维持肌肉力量和身体机能的作用,研究人员对1098名年龄在67-84岁可正常行走的参与者(男性占比47.7%),进行了为期三年的随访研究。同时使用定时起跑测试对参与者的身体机能和适应性进行了评估。此外,研究人员统计了各参与者的教育程度、吸烟状况、BMI、身体活动量、慢性病史等协变量信息。

THE END
1.痛风患者吃什么?这份饮食指南请收好!你是否正在为痛风问题而苦恼,不知道日常饮食中哪些能吃、哪些要忌口?别担心,我们为你精心准备了一份痛风患者的饮食指南,让你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有效控制病情。 一、痛风患者吃什么好? 痛风,这个听起来就让人头疼的问题,其实与我们的饮食习惯息息相关。那么,痛风患者到底可以吃些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来一一揭晓https://m.99.com.cn/a/922962/
2.尿酸偏高莫慌张,三菜四果常相伴,痛风烦恼自远离养肾食疗养肝高尿酸、痛风是体内湿热较重所致,因此调理要从清热祛湿来入手。 推荐一个食疗金方, 1、菊苣:含有生物碱,具有降尿酸的作用; 2、栀子:清热利湿,促进尿酸排泄,养肝护肾; 3、葛根:利尿排湿; 4、桑叶:养肾利尿; 5、百合:养肝养肾,利尿消肿。将这5种食材搭配一起,用开水焖泡10分钟,每天喝2杯,一个月后等你的好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VS874G05560NWO.html
3.老年人降饮食知识问答题A.食物多样化 B.重视三餐搭配 C.食品荤素、粗细平衡 D.科学烹调 2.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什么? ( ABCD ) A.饭前便后洗手 B.进食定时定量 C.不吃腐败变质食品 D.不暴饮暴食 3.怎样预防食物中毒? ( ABCD ) A.不吃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禽畜肉 https://www.xuexila.com/jiankang/laonian/1501371.html
4.痛风一日三餐食谱由于痛风是因为嘌呤代谢紊乱或血尿酸升高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因为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密切相关的病变,主要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体内血尿酸浓度升高,而引起的一组疾病,所以要避免吃各种高飘零的食物。痛风病人要注意低嘌呤饮食,少食动物内脏,禁忌暴饮、暴食以及https://m.myzx.cn/mip/ask/id/6997741.html
5.痛风的人怎样饮食搭配?痛风告诉大家这些搭配饮食的方法的目的就是让痛风患者在以后的饮食中就得这么做,否则您的病情是绝对不会好转的,如果高嘌呤类食物吃多了还有可能会加重。希望痛风患者在按照医嘱服药的同时,合理安排自己的一日三餐,饮食安排好了,预防和治疗痛风都没问题。https://tag.120ask.com/jibing/tf/479132.html
6.一日三餐巧搭配抑制痛风发作不用药一日三餐巧搭配 抑制痛风发作不用药_北京时间 食材搭配在生活中也是很重要的,有益于吸收营养和对身心的健康,那么针对痛风症的发作,一日三餐应该怎样合理搭配呢? 食材搭配在生活中也是很重要的,有益于吸收营养和对身心的健康,那么针对痛风症的发作,一日三餐应该怎样合理搭配呢? 食材搭配在生活中也是很重要的,有益https://item.btime.com/85oruaikpe583s1shve23n5funa?from=haoz1t1p2
7.饮食指导范文12篇(全文)根据不同水果所含营养物质的不同, 进行三餐合理搭配, 适当摄入含维生素P、维生素E的蔬果以降低血液所含胆固醇、提升血管壁抗病能力, 预防及缓解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脑供血不足性高血压;新鲜蔬果中含的镁元素也是防治高血压的主要物质[1]。 (2) 低盐、低脂饮食:将盐摄入量控制于5g/d之内, 预防过度摄入https://www.99xueshu.com/w/ikey1vg4w0om.html
8.糖尿病与痛风合并病人的降饮食指南.pptx饮食与血糖控制的关系控制血糖合理搭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有效预防糖尿病并发症。选择低GI食物优先选择对血糖升高影响较小的低GI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缓慢吸收可减轻胰岛素负荷。规律进食保持三餐定量进食,避免出现血糖波动过大,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稳定控制血糖。适量运动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可增强胰岛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524/7155134133006112.shtm
9.三餐尿酸远离痛风张晔编著食谱高尿酸患者日常低嘌膳食饮食营养食疗抢券活动仅剩00:00:00 【附视频】吃对三餐降尿酸远离痛风 张晔编著 治痛风的书痛风食谱书 高尿酸患者日常饮食营养 痛风患者低嘌呤膳食三餐搭配书 正版 售价¥22.41 发货地:四川 成都 每300减30 22.4元 去天猫购买 手机领券 手淘扫码领券 客服微信:1987301 https://8mob.com/item.htm?id=9J6B0JyI7AexjMvAHX
10.痛风病人如何饮食护理39问医生痛风病人的饮食护理,主要包括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适当多饮水、合理搭配三餐、注意饮食禁忌等,以免加重病情。 1、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 高嘌呤食物主要包括动物内脏、海鲜、豆类、啤酒等。痛风病人要避免吃高嘌呤的食物,以免导致体内尿酸水平升高,从而导致痛风病情加重。 https://wapask.39.net/question/91563936.html
11.十分钟学会营养配餐遵循人体的营养需求,按照食物营养特点,结合就餐者的日常饮食习惯来搭配膳食的过程。 《黄帝内经》提出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膳食配伍原则。这就是最早的“营养配餐”理论 【要点三】:十分钟学会营养配餐 https://www.meipian.cn/1oa08tn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