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是一个孩子重要的发育指标,那么,一个孩子到底能长多高,是不是与遗传关系最密切?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天生会打洞。”这虽然是句俗语,但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遗传的重要性。不过,遗传不是决定身高的唯一因素,如果能够掌握长高的“窍门”,孩子在同样的遗传条件下,会长得更高。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垂体-性腺研究中心负责人伍学焱说,所谓“窍门”,其实就是管理好那些能够人为掌控的,包括内分泌、营养、心理、睡眠、运动等诸多的后天环境因素。
“身高的管理不容小觑,与其发现问题后进行大动干戈的医学治疗,远不如平日里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伍学焱说,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因素,对一个人成年后的最终身高均有重要的贡献。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基因未变的情况下,年轻一代的身高有了明显增加。这就有力地显示出了社会经济发展、医疗保健水平提高以及均衡营养等可变因素对身高获得的重要影响。
错过最佳时机可能再也长不高
青春期是身高的“最后一跳”
一个人到底能长多高,取决于两个阶段的生长发育情况。第一个阶段是青春期之前,此时的身高大约占一个人终身高的70%至80%;第二个阶段是在青春期,这个时期的身高增长占终身高的20%至30%。伍学焱说,要想让孩子长得高,必须要让他在青春期之前多长个儿,一旦青春期发育启动后,孩子大约蹿两三年的个儿,就基本停止生长了。
其实,长个好比跑马拉松,青春发育期的蹿个儿就像到达终点前的冲刺。显而易见,过早冲刺常常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同样的道理,青春发育明显提前,往往不能获得满意的终身高。因此,适当加快青春期前的生长速度,踩准青春发育的节拍,发挥好青春期时蹿个儿的水平,是获取理想身高的“法宝”。
为什么青春期孩子会迅速长高呢?伍学焱说,这与青春期孩子体内的激素水平有关。青春期的孩子会分泌产生性激素,性激素本身就能刺激生长,更为重要的是:性激素还会刺激生长激素的分泌,因此孩子会加速长高;但性激素同时还会促使骨骺老化,加速骨骺的闭合。因此,青春期孩子的身高一边在迅速增长,一边骨骺也在迅速闭合,这个时期是孩子终身高的“最后一跳”。一般来说,最后这一跳,女孩子身高大多会增长25厘米左右,男孩子会增长30厘米左右。
如果能让青春期延迟,是不是一个人的骨骺也会延迟闭合,就会一直在长个儿?伍学焱说,临床上确实存在这种情况。“一些始终没有发育的患者,尽管年龄已经30岁,完全有可能还在缓慢地长着个儿,他们出现这个情况的实质是青春期发育迟迟没有启动。”但是,人生有时节,不可能让正常人的青春期长久地延迟。很多疾病都会导致青春期发育延迟,出生时难产的人,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的现象最为突出。
孩子长多高
不仅与遗传有关
除了生活方式,情感也会影响一个孩子的身高。“一个孩子如果缺了母爱,生长发育都会减慢,这就是母爱剥夺综合征。”伍学焱说,这也可能是一种保护性的反射,“这样的孩子显得弱小,也许更能博得他人的同情。”不过,这样的孩子一旦有人安抚他,能够得到爱,他的生长激素分泌就会恢复正常,而且还会出现追赶式增长,最终身高不会受到太大影响。情绪也会影响一个人的身高。一个人长期处于压抑状态,生长激素的分泌就会减少。现代研究发现:家庭不幸福会影响孩子长高。“要想让孩子长得高点,和谐的家庭氛围也可以做贡献。”
只有让一个孩子的身高在青春期前尽量长到最高,才有可能提升最终的身高。但长了脑垂体生长激素瘤的人则另当别论。我国篮球运动员孙明明的个子比姚明还高,他就是长了一个生长激素瘤,分泌的生长激素量是普通人的上百倍。一般来说,青春期前的孩子每年长高5厘米到6厘米是正常的,长到8厘米属于增长过快,少于5厘米属于过慢。但孙明明的儿童期,每年要长20厘米。如果你的孩子也长得飞快,家长也不要太开心,还是先到医院检查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