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助手|最专业、最及时的马拉松订阅号
啦啦啦,福利来啦!
小编献声,带来全新栏目《一周跑情》,
跑圈、比赛、热点,一网打尽,
就是这么6!
声音:苏苏
对于一个马拉松跑者来说,
和科学训练同样重要的是科学饮食,
它们是取得好成绩的两翼,
缺一不可。
何时吃、吃什么都非常有讲究、
是一门复杂的科学,
我们将陆续邀请跑步达人,
来跟大家谈一谈科学饮食。
第一期,我们邀请到的是
中国第一个完成六大满贯赛事的60岁以上选手
李战哲,
2,训练饮食吃什么;
4,比赛补给注意事项;
5,给跑友的建议
李战哲在跑圈里的名声不小。
他是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公司的退休干部,
从20几岁开始跑步,
每年跑步5000公里,
被称为“中国阿甘”;
曾连续10年参加北马,
最好成绩2小时34分;
从2012年开始,
他开始冲击世界马拉松赛事的六大满贯赛事,
即东京、波士顿、纽约、柏林、伦敦、芝加哥马拉松;
2015年10月,他的六站完美收官,
每站均在3小时55分内完成。
他也成为首个完成六大满贯赛事的60岁以上第一人。
迄今为止,
全球跑完“大满贯”的不过区区500多人,
中国目前仅有10位跑友坐拥这一殊荣。
作为一个严肃的马拉松爱好者,
李战哲非常注意科学饮食,
平时训练如何吃?
什么时候吃?
早晨6点跑步——跑完后吃
如果早上6点多出去训练,训练完间隔半个小时以后吃东西,晚饭正常吃。
如果是早上10点多出去训练,就在训练前2个小时正常吃早餐,训练完以后再吃一顿,补充营养。
如果是跑35km这样的长距离,跑完后需要间隔1—3小时再吃。因为在长距离跑步以后,人体的器官处在非常衰弱的状态,消化系统也有待恢复,如果立刻吃会对消化道造成破坏。
跑完,可以先喝一些淡淡的盐水或运动型饮料,补充电解质,缓解疲劳。
围绕训练安排吃——有时候一天只吃两顿、有时候半夜吃
Tips:
饭后一定要休息2小时才能开始跑步
早上空腹训练会不会有危险?
如果我早起训练,基本都是空腹训练,从来都没有晕倒的情况发生。因为6点多钟出发去跑步,4点多钟就得起床吃饭,人根本受不了,胃也不适应。
弥补的方法是:头一点早上的晚餐安排得晚一点,吃得量大,多主食多。这样第二天早起跑步的时候,胃里的东西都还在,体能也能保持,不会感觉到很饥饿。
吃什么?
喝一杯羊奶(澳洲进口羊奶粉冲泡)和酸奶、蜂蜜,吃一些坚果、一个鸡蛋、几片酱牛肉,再加一个苹果。
量都不大,但是某种都要吃到,保持营养均衡很重要。多吃流食,有助于消化,同时注意补充钙喝蛋白质、钙。
多吃蔬菜保持大便通畅很重要
坚持吃大量新鲜蔬菜,对补充更各方面营养很重要,对解大便也有用。因为每天解大便对运动员来说很重要,如果便秘,新陈代谢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我非常注意这方面的事,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解大便,同时根据自己身体情况调节每天的吃食。如果是发现今天有点拉稀了,就多吃碳水化合物;如果过于干燥,就马上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喝蔬菜、蜂蜜调节。
比赛前后如何吃?
半马赛前如何吃?
比赛前1.5个小时进食,可以吃一片面包,加点黄油和果酱,一片酱牛肉,2个小时之后再跑。
全马赛前如何吃?
比赛前2小时进食,两片加果酱和黄油的面包片,一片酱牛肉,一个鸡蛋,喝一杯淡淡的盐水。
注意:补充盐水对嗓子好,千万别吃巧克力,会造成嘴里粘粘的状态,以致于比赛时要喝很多水。
赛后如何吃?
可以立马补充一些电解质饮料,休息2到3小时后再进食,注意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面条、稀饭等流食,让胃缓解一下。
晚饭可以吃一些鱼、肉、虾等高蛋白的食物,补充能量。
特别忌冰镇的食物或暴饮暴食,太刺激胃,道理同上一条。
赛前一定要排空
比赛时如何补给?
及时补水,不渴也到喝
一般大赛都是5公里一个水站,一定要每一个水站都补充一次水。很多跑友在后半程出现“撞墙”,跟前半程没有合理补水有很大关系,不管渴或者不渴,也不管是不是热,一定要及时喝水。
注意:不要一次喝一瓶,喝上2—3口就好。
能量胶最好自带
跑到25公里处,补充一些能量胶盒盐粒。记住能量胶一定要自己带,这样可以吃到符合自己的口味,以防大赛准备的能量胶不对味,吃后拉肚子。
平时可进行耐渴、持水瓶训练
为避免一些赛事补给不足,造成“跑崩”情况发生,我一般20km以下的跑步距离,都不补水,这是刻意进行耐饥渴训练,提高身体的抗渴能力。
如果我平时跑35km,会特意准备6个硬币放兜里,并提前侦查好路线附近的便利店,训练时到便利店里花2元买一瓶矿泉水喝。瓶子会一直拿在手里跑,让自己习惯那这瓶子跑步,以防比赛时,出现补给水不够,拿一瓶水跑,就不至于一直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