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无冬奥,我这节后复工怕是无半点欢愉。”
节后综合征急性发作时,谁不是靠着带薪围观谷爱凌、羽生结弦比赛和刷“濛主”解说cut缓过来的?
本届冬奥会由于疫情影响实行全程闭环管理,很多人没机会亲临奥运场馆观赛,但这好像对网友们“沉浸式观奥”体验影响不大。不仅网络远程给运动员助威不含糊,还有不少网友直接化身“老妈子”,操心起运动员的衣食住行。其中最牵动广大网友心弦的,莫过于“运动员们都吃啥啊”。
拥有“美食大国”国民的基本素养
前几天,官方发布了2022北京冬奥会运动员菜谱,从主食、菜肴到零食整整有678道!中国华油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也是本届冬奥会奥运村餐饮住宿服务团队领队——杨领队对壹读君说道:“我们团队设计的冬奥村菜单整体设计目标是‘中西兼顾、品种丰富、合理搭配、营养健康’,不仅要展示中国美食文化,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各国运动员特殊的饮食需求。整体菜品涵盖西餐、中餐、亚洲餐、清真餐、素食和无麸质餐等,并保证食谱8天不重样。”
网友:这可能就叫把“民以食为天”玩明白了吧。
向上拉动查看全文
“菜谱”一经曝光,网友们吃货DNA大动,恨不得拿着放大镜一道一道“审阅”这些菜品。果然,眼尖的网友从其中发现了不少问题,其中比较突出而尖锐的问题是:冬奥会东北籍运动员那么多,烤串都没一个这能行?
其实仔细品品运动员菜谱上的各道菜品,不仅没有烤串这种“重工”料理,甚至所有菜里都没有胡椒、花椒、香叶等等这些厨房常见调味品。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冬奥会的菜谱里没有胡椒这样的香料啊?
胡椒咋了?
一个冷知识:运动员备赛期间不能吃胡椒,因为一颗小小胡椒竟然是一种“兴奋剂”。
兴奋剂:原本是供赛马使用的一种鸦片麻醉混合剂,后来有运动员食用以后发现,其对神经具有兴奋刺激作用,能够提高比赛成绩,因此而得名兴奋剂。
如今兴奋剂的概念外延已经扩大,是所有运动员禁用品(药品、食品)的统称。
众所周知,“兴奋剂”可是竞技体育圈里的大忌,一旦曝出运动员有使用兴奋剂的“黑料”,不仅断送个人职业生涯,还可能对国家整体形象造成负面影响。所以,各国运动员备赛检测期间,对待兴奋剂问题再慎重也不为过。
俄罗斯就因为兴奋剂问题,不能以国家名义参与北京冬奥会
在人们的常规理解中,“兴奋剂”的样貌可能是药片或者针剂。但实际上,除了刻意服食和注射的药物兴奋剂外,还有一种“食源性兴奋剂”,后者存在更加广泛。
根据学者们的研究,按照化学结构和性质食源性兴奋剂又被分为四类:糖皮质激素类、类固醇类、玉米赤霉醇类和β2-受体激动剂类。
简明扼要地给大家解释一下:
糖皮质激素能够促进蛋白质分解和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有维持身体能源的功效;而类固醇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的作用。这两种“兴奋剂”在畜牧饲养中常被使用,也天然存在于一些食品(比如豆类、蜂蜜和部分水果)中;
玉米赤霉醇是一种促生长剂,能够促进蛋白质合成,提高瘦肉率及饲料转化率,起到让牛羊增重的效果(所以它的商品名叫“畜大壮”)。应用于人体,能帮运动员提高肌肉力量。目前我国已经禁止玉米赤霉醇的使用;
β2-受体激动剂的作用与玉米赤霉醇类,都可以提高肌肉含量。在我国同样已被禁用。
而胡椒,也是以上食源性兴奋剂清单中的一员。因为胡椒中含有的去甲乌药碱,是一种β2-受体激动剂,具有兴奋神经、加快心率、扩张气道的作用。
花椒同理,所以人吃了火锅会开心
杨领队对壹读君解释道,“虽然运动员日常食用胡椒剂量过低并不会影响比赛成绩,但是会使兴奋剂的尿检呈现阳性”。基于此,冬奥会餐饮服务团队对待运动员餐食十分谨慎,任何有“兴奋剂阳性风险”的调料均被冬奥菜单除名。
餐饮服务团队如此谨小慎微其实情有可原,因为兴奋剂风险真是防不胜防啊!
容易被“误食”的兴奋剂
在奥组委对兴奋剂数十年如一日的重拳打击,加上越来越灵敏的兴奋剂检测技术之下,兴奋剂已经难有藏身之处。
不过,即使在如此森严的防控下,每届奥运会还是会有零星兴奋剂丑闻曝出。其中有一部分是运动员主动服用试图作弊,这是与体育竞技精神相悖的行为,应该被严肃处理;但也相当大一部分运动员属于是“躺枪”了。
统计数据显示,运动员在未知情况下误服兴奋剂的情况非常之多。
不少是误服的|图源:参考文献[3]
各国备赛中的运动员对任何能让尿检、血检呈阳性的风险物都避之不及,但食源性兴奋剂真是防不胜防啊!
普通人误服,在剂量不大的前提下对健康影响不大|图源:参考文献[3]
这份清单涵盖了从主食、调味品到零食饮料的众多常见食物,真是运动员们一个不小心就会踩到雷的程度。
其次是隐蔽。在广泛而具体的食源性兴奋剂清单中,又以肉类中的“克伦特罗”残留(“瘦肉精”的主要成分)最难防范。
“瘦肉精”是对数种用来增进家畜增长瘦肉的乙型-交感神经受体致效剂动物用药俗称,包含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等违禁β-兴奋剂。
1997年我国就发文禁止使用“瘦肉精”,但这么多年过去,违规添加事件时有发生。目前国内肉食品中违法添加比较突出的就是盐酸克伦特罗。根据奥组委的规则,盐酸克伦特罗属于外源摄入,不存在内源分泌,所以只要在运动员尿样中发现该物质残留,即可报告兴奋剂阳性。由于这种成分多应用于畜牧业生产过程中,若不对食材进行严格溯源,真的很难被发现。
上面的是“瘦肉精猪肉”
这防不胜防的“瘦肉精”,曾经让不少优秀运动员断送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举一个惨痛的例子:
我国著名游泳运动员欧阳鲲鹏,20岁的时候就打破了50米仰泳亚洲纪录,更是在职业比赛里拿下了5枚金牌,曾经和孙杨齐名。却意外在尿检中被检测到兴奋剂呈阳性后被禁赛,职业生涯戛然而止。
事后经过复盘,这次阳性事件极有可能是一次“误伤”:他可能在路边烧烤摊食用了含有瘦肉精的肉制品。
和欧阳鲲鹏有同样遭遇的运动员还很多:
优秀运动员的一生,终究是被瘦肉精给耽误了|图源:参考文献[5]
这些防不胜防的食源性兴奋剂,可谓是奥运会运动员备餐环节中的极大挑战。为了最大程度规避这个问题,本次北京冬奥会的餐饮服务保障团队可谓拼尽了全力。不仅胡椒、花椒等等五十多种有兴奋剂阳性风险的调料被冬奥菜单直接除名,所有食材更是从源头纳入管控。杨领队告诉壹读君:“整个餐饮服务团队一切为了赛事和运动员,对食材选控非常谨慎。所有专供运动员的食材均有一整套检疫检测流程,从下订单到进入到冬奥村厨房中间有好几道检测,所有基地食材均能溯源原产地”。
好客的同胞们拼尽努力,以健康、安全、营养的美食招待四方来客,希望所有运动员都能好好享受这次冬奥之旅啊~
参考文献:
[1]马向菲,姬烨.冬奥会食品符合食源性兴奋剂“零检出”特殊要求[N].新华每日电讯,2022-01-19(006).
[2]赵天宇.胡椒:请叫我“食源性兴奋剂”[N].北京科技报,2021-12-06(018).
[3]李笑曼,臧明伍,王守伟,李丹,张凯华,张哲奇.国内外食源性兴奋剂误服事件分析与法规标准现状[J].食品科学,2019,40(21):280-287.
[4]张亦农.食源性兴奋剂在体育运动中的风险[C]//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出版者不详],2015:1421-1422.
[5]王洪利,路睿,武勇.食源性兴奋剂防控与运动员饮食安全管理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3,35(06):36-39.
[6]刘清,刘清珺,夏敏,王欣欣.奥运食品中5种兴奋剂检测方法研究[C]//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发展回顾.,2015:272.
含兴奋剂成分的食物
兴奋剂在英语中称"Dope",原义为"供赛马使用的一种鸦片麻醉混合剂"。由于运动员为提高成绩而最早服用的药物大多属于兴奋剂药物--刺激剂类
所以尽管后来被禁用的其他类型药物并不都具有兴奋性(如利尿剂),甚至有的还具有抑制性(如b-阻断剂),国际上对禁用药物仍习惯沿用兴奋剂的称谓。
因此,如今通常所说的兴奋剂不再是单指那些起兴奋作用的药物,而实际上是对禁用药物的统称。奥运运动员在饮食期间特别要注意防止有兴奋剂的食物摄入。
日常含兴奋剂的食物:
1、打了瘦肉精的猪肉
2、咖啡
3、巧克力:是热量大,因此能量大;
4、红牛:主要有用的成分是牛磺酸+咖啡因。
5、力保健:和红牛是一样的配方,分为男用和女用的,比红牛的优势在于:单位体积内的牛磺酸+咖啡因的含量高。
其实运动员们的餐饮尤其要重视,曝光的这张运动员禁用食品的图片中,罗列的禁用食品包括丁香(香料)、甘草、莲子、火腿肠、肉松、午餐肉、夫妻肺片、火锅、卤菜、动物内脏、烧烤、炒货、猪牛羊肉(饭店内的)等。
这其中的肉类很多都是担心含有瘦肉精,而丁香(香料)、甘草、莲子等药食两用食物,也会含有某些兴奋剂成分。还有火锅,有些不良商家,为了让顾客吃了火锅后不拉肚子不难受,会在底料中添加止疼药、氟哌酸等东西,而这些东西其中就具有兴奋剂成分。
为啥这些东西上了禁食名单
实际上,大多数运动员都视兴奋剂为洪水猛兽,避之唯恐不及,但却仍有人因误食某些含有兴奋剂的食物不幸中招,导致兴奋剂检测呈阳性,这就是所谓的食源性兴奋剂事件。
最常见的是食用的肉类食品中含有瘦肉精,即盐酸克仑特罗。这种物质不但能够促进土合成骨蛋白质,使动物生长加快,还能让禽畜肌肉比例提高,增大禽畜的瘦肉率,而且肉色相当鲜亮红润。因此会被一些不法商人添加在动物饲料中。它属于蛋白同化制剂类禁用物质,赛内外均禁止使用。
曾经也有运动员提到过“运动员外出下馆子,不能保证肉类食品的绝对安全,有可能接触到瘦肉精的风险。”这也是猪牛羊肉、火腿肠、午餐肉、肉松、烧烤、卤菜等被禁止运动员外出食用的原因。
运动员们不仅要完成体能训练还要随时注意饮食情况,不然一口不慎就容易招致大祸,好在一般情况下运动健儿的餐饮都有体育总局的专属的牧场农场,吃的放心,运动更健康。
16种常见食物上“黑名单”
很快这张海报就得到了多位运动员的“认证”。短跑名将张培萌在个人微博上转发这张海报时调侃道:“先生有什么忌口?鱼香肉丝不要肉。”更有运动员指出,为了防止误服兴奋剂,远不止在外就餐不吃图中禁止食用的16种食品那么简单。
过去,因为运动员外出就餐不慎引发的兴奋剂事件也不在少数:链球选手张文秀在仁川亚运会获得的金牌,因为被查出尿样含有禁药成分而被取消
原因是因为她“可能出发前在北京首都机场吃牛肉面”所致。体育偶像宁泽涛也在2011年因为查出服用“瘦肉精”而遭到一年禁赛的处罚,他称自己因“食用了火腿肠”。
被禁食物怕含兴奋剂成分
那么,这16种食品为何会上了运动员的禁食名单?原来,猪牛羊肉、火腿肠、午餐肉、肉松、烧烤、卤菜等食品“上榜”,是怕含有克伦特罗,也就是瘦肉精潜伏的载体。
在中国反兴奋剂中心上月公布的兴奋剂违规处理结果中,涉药运动员大部分就是中了“瘦肉精”的招。瘦肉精属于蛋白同化制剂,能减少酮体脂肪合成,被世界反兴奋剂禁止。
各种肉类不让运动员在外食用可以理解,为何连丁香(香料)、甘草、莲子、莲子心也在禁之列?
反兴奋剂人士指出,反兴奋剂组织新近增加了禁药的名单,不仅仅是之前的瘦肉精,很多中药食材里面也含有了禁药的成分,如去甲乌药碱属于β2激动剂,2017年将被列入兴奋剂禁药名单,而很多中药里都检测出含有该成分。
莲子含有β-谷甾醇、β-谷甾醇脂肪酸酯,它们属于类固醇类,如果达到足够的摄入量,是最严防的一类兴奋剂。莲子心里的黄酮是酮类,本身也有兴奋性,而且还有大量的碱性物质,碱性物质会引起神经纤维内外钾离子和钠离子的平衡状态,从而使神经冲动状态,从静息状态变成兴奋。
甘草和运动饮料红牛上榜,也源于类似的原因。甘草是药物,里面某些成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让运动员中枢神经兴奋,红牛当中的硫磺酸和咖啡因也起到类似效果。炒货(瓜子)上榜应该是为了防范不明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