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肝炎日中国80%以上肝癌与乙肝有关,乙肝病人如何远离肝癌?

统计显示,我国80%-85%的肝癌与乙肝病毒有关,临床还有“乙肝-肝硬化-肝癌”三部曲的说法。乙肝患者是肝癌的高风险人群,需要注重乙肝的治疗和肝癌的预防。

一、不是所有乙肝都要治疗,也不是得了乙肝就会得肝癌

乙肝有一定概率会发展成为肝癌,但不是所有乙肝患者最终都会得肝癌。我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有很多病人可能一发现就是肝癌,但是他的肝硬化却不严重;而有些患者的肝硬化结节在半年左右就转化成了肝癌;但是也有相当多的肝炎患者永远不发生癌变。

目前来看,乙肝到肝癌的转变也没有一个固定的窗口期。但是从肝炎向肝癌转变的规律来讲,只要我们及早采取一些干预措施,就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延缓肝癌的发生,也有相当多的患者终身无癌变。

第一,病毒载量高的患者,及早进行抗病毒治疗

在拦截肝炎转变成肝癌的路径当中,抗病毒治疗是很关键的一环。

随着药物研发的不断进步,现在虽然无法做到彻底治愈病乙肝,但是已经能够通过药物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毒载量,减少病毒对肝细胞的损害,从而延缓肝炎的发展。

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证实了,对肝炎病毒的有效控制能够降低肝炎转变为肝硬化和肝癌的概率。

第二,乙肝病毒携带者,一定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所有乙肝病毒携带者在生活当中一定要注意饮食,包括不能暴饮暴食、尽量少喝酒或不喝酒、减少脂肪的摄入,因为这些都是导致肝癌发生的重要因素。

在西方国家,有80%~90%都是酒精性肝硬化最终转化为肝癌,还有一部分脂肪性肝硬化转化的肝癌。这说明饮食中脂肪含糖太高,或者喝酒太多,都可能引起肝炎,从而导致肝癌。

如果在有乙肝的同时又长期喝酒、不控制饮食,就会大大增加发展成肝癌的风险。这也是需要乙肝患者重点注意的。

第三,定期复查,监测病毒载量和肝脏情况

我们需要知道,抗病毒治疗和改善生活习惯,并不能100%阻挡肝癌的发生。所以就需要患者坚持进行定期的检查,严密监测病毒载量和肝脏的情况,包括:

1血液检查:

进行抗病毒治疗的人要定期通过血液检查病毒定量,看抗病毒治疗是否有效。有些患者一旦出现耐药情况,可能会发生病毒载量重新升高的情况,这时候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就会加重肝脏的损伤。

2彩超检查:

主要是观察有没有出现肝硬化结节,以及是否存在恶变的可能。

3磁共振检查:

一旦发现肝硬化结节有恶变,或者存在肿瘤活性,说明已经有癌变了,这就需要找医师进一步治疗。如果仅是单纯的肝硬化结节,也不要大意,通常需要每隔3~4个月一次彩超检查,半年做一次磁共振检查,以监测恶变可能。

需要强调的是,不是所有肝炎患者都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有相当多的肝炎病毒携带者,虽然表面抗原是阳性,但体内病毒载量长期保持在较低水平,转氨酶正常,也没有出现肝硬化情况,因此不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但必须要注意保持健康的作息和饮食习惯,同时建议找肝病科医生看看,根据医生的决定是否治疗和治疗方案。

二、肝癌一旦出现,往往进展飞快

爱喝酒、常熬夜的年轻人尤其要警惕

虽然有一部分肝癌进展比较慢,但是整体来说,肝癌是一种进展非常迅速的癌症,特别是年轻患者的表现更加明显。我作为临床工作者,在这一方面有很多亲身体会。有的患者第一次检查只发现一个很小的肝硬化结节,但三个月以后复查时,结节已经长了5公分。甚至有相当多一部分患者,肝癌发现的时候已经超过了10公分。

这种情况,其实是肝脏这个器官的特点和其它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一方面,肝脏本身是个血供非常丰富的器官,有肝动脉的存在,肿瘤就很容易获得充足的血液和营养。

另一方面是患者多数有肝炎病毒、肝硬化的背景,当病毒和肝脏损伤得不到及时控制,就进一步给肿瘤提供了生长机会。

而年轻人,往往都不注意生活作息,爱喝酒、常熬夜。如果有肝炎、肝硬化背景,这种习惯会大大加重肝脏负担,导致肿瘤很容易长得很大。

所以这也更加显出了定期检查的重要性。肝癌发现得越早,治疗的效果就越好。

三、肝癌怎样治疗

1、多学科诊疗团队(MDT)模式是基本的策略

除了常规肿瘤治疗所涉及的外科、介入科、肿瘤内科、放射科等,肝癌的全病程管理当中还会有肝病内科、消化内科、感染科等多个科室的参与,共同来制定治疗策略。这就叫做多学科诊疗团队(multi-disciplinaryteam,MDT)模式。这是因为肝脏和肝癌本身所具有的诸多特性决定了肝癌的治疗过程会更加复杂。

由于肝癌患者多数都合并存在肝炎、肝硬化,很容易出现黄疸、转氨酶升高、肝功能降低等情况,所以在治疗肝癌的过程当中常常需要肝病内科医生的参与。

肝脏本身就是一个功能非常多而且复杂的器官,与营养吸收代谢、消化系统都密切关联。肝功能一旦出了问题,就可能出现营养不良、消化道出血等等各种问题,这时候就需要消化内科等科室也参与进来。

另外,肝癌本身的治疗也的确存在着诸多难点。举例来说,临床有40%左右的肺腺癌患者可以找到准确的基因靶点,给患者用药后肿瘤很快就会缩小,而肝癌的一大特点就是没有精确的靶点,很难实施靶向治疗。以至于到目前为止,各种一线的靶向药物在肝癌治疗中的有效率仅有5%~12%。近20年来,靶向治疗的应用已经逐渐达到了精准治疗的高度,却唯独在肝癌的治疗上至今难以实现。这足以说明肝癌与其它癌症相比更难“对付”。

加上中国的肝癌发病情况较为特殊,80%的患者确诊的时候已经是中晚期,这也更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也可以看出推行多学科诊疗模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最近几年,我国的MDT诊疗模式发展迅速,特别是一些三甲大型医院基本都已经在遵循MDT诊疗模式。不过对于很多基层地市医院来说,发展MDT诊疗模式仍然存在较多的挑战和限制。但是从长远来看,我们始终有必要在国内不断推动MDT诊疗模式的践行。

2、介入治疗通常是首选

目前来说,临床可以选择的治疗手段是非常多的,但以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为主的介入治疗是肝癌的主体治疗方法,已经覆盖了肝癌的早期、中期、晚期。

早期肝癌仍然是首选外科手术治疗,也有一部分患者通过介入消融治疗就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但实际上,临床还有相当多的早期肝癌无法直接做手术,这时候我们会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进行转化,然后再进行手术治疗。

对于中晚期的肝癌,TACE往往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国内最新版的《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22年)》,我也有幸作为专家参与制定。新版指南就是将TACE列在了中晚期治疗方法的首位,可见它在肝癌治疗中的地位。

另外,中晚期患者当中也有大约20%的患者,可以通过肝动脉化疗栓塞、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等手段进行转化治疗,继而获得外科手术的机会。

目前Y90玻璃微球预计很快也能在国内的医院使用。虽然Y90微球的适用患者范围比TACE要窄,但用在肝癌的转化治疗上会有更多优势,尤其是针对一些比较大的肝癌。因为它作为一种选择性内放射治疗技术,对肿瘤的放射强度要比体外放疗高很多,治疗肿瘤很快就会萎缩,术后不良反应也小,这样就能在短期内实现转化治疗的条件。

不过对于中晚期肝癌的转化治疗,目前在不同学科之间还存在一些争议,各个学科怎样界定转化治疗的条件、如何评价转化治疗的效果,这都是我们未来要去研究和探索的重点。

整体来说,我们认为每一名患者都需要个体化的治疗。无论早期、中期、晚期,需要结合个体情况全盘考虑,也需要多种方法交叉联合治疗。

四、肝癌无法治愈,但可以做到让患者长期“与瘤共存”

对于肝癌患者来说,目前还不存在完全“治愈”这一说,活下来才是硬道理——我们治疗肝癌的目标,不一定是要完全消灭肿瘤,也可以在兼顾患者肝功能的情况下实现肿瘤与肝脏并存,并且确保让患者有质量地生存超过5年、10年、20年甚至更久。

这也决定了肝癌患者治疗结束后,还需要长期跟随医生随访。

我的很多患者,治疗后18年甚至20年还一直跟着我复查。他们当中有的人20年都没有再出现新的肿瘤,也有一些患者复发了不止1次,但是因为能够早期发现,治疗后又可以很多年不再有肿瘤。

也有一些患者,第一次肝癌发现得早,做了消融治疗后肿瘤没有了,几年都不回来复查,等到有一天突然身体不舒服来医院检查,新的肝癌已经到了晚期……

五、即便已经进入晚期,患者也有长期生存的希望

网络上有很多人在问“晚期肝癌治疗还有没有意义?”。治疗肯定有意义,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医疗技术越来越先进,不是到了癌症晚期就只能活三个月,实际上我们治疗过的晚期肝癌患者当中,生存超过10年的也大有人在。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介入治疗包括消融治疗、TACE、Y90微球等治疗的方法越来越多;肝癌的药物治疗也在快速进步,我们12年前用索拉非尼治疗的患者到现在还活着,如今有了免疫治疗,更是增加了晚期患者的生存机会。

所以我也会跟身边的医生说,我们作为医生,应该尽可能让患者抓住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我曾在2017年接诊过一名46岁的患者,当时他在另一家医院被告知已经无法治疗了。走投无路的时候,他的父亲在电视上看到了我的报道,所以就带着儿子专程来找我。那时候,患者的整个肝脏都变得像是一块破棉絮了,有门静脉癌栓,还有肾上腺转移。通常这种情况是不可能把肿瘤斩草除根的,我们就为他设计了一个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前后多次通过化疗栓塞和消融治疗结合,解决掉最危险的肿瘤,再通过免疫治疗和靶向药结合治疗来维持。到现在过去52个月了,这名患者还在,生存期已经超过了4年。

我在18年前接诊过的一名有乙肝背景的肝癌患者,也是比较典型的。

他第一次来找我的时候,肝癌还是早期,我使用了化疗栓塞和消融治疗联合。患者过了5年,随访复查都没什么事。到了第六年,肝脏又冒出一个小肿瘤,我们再次给他治疗。之后到了第11年的时候,有一次复查突然发现了门静脉癌栓。要知道,通常出现门静脉癌栓,就意味着肝癌已经从早期转化到了晚期,但是我们依然认为不应该放弃。在后续治疗当中,我们采用了放射性粒子治疗来解决癌栓,再加上靶向治疗,效果出奇地理想。到现在,患者的生存期又延长了4年。

从第一次治疗到现在总共过了18年,这名患者还在坚持跟我随访。

所以即便是晚期肝癌,有效的治疗还是非常有意义的。当然,这也需要我们医生掌握多样的治疗手段,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灌注、消融治疗、放射性粒子治疗,还有Y90微球等新技术,这些都需要掌握。

只有医生掌握了多样化的“武器”,再结合个体化的治疗策略,才能让患者有更多的选择,从而让肝癌的治疗管理更加完善。

专家简介

朱康顺

教授、主任医师、硕士/博士生导师。曾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从事肝脏疾病的微创介入治疗临床工作20余年,2016年作为广州医科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至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工作,现任微创介入科主任、介入医学实验室研究负责人。是2017年广州医科大学“南山学者”、2017年广州市医师奖获得者、2018年广州市高层次人才——医学重点人才。曾荣获2011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6教育部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省级科研项目8项,在国际著名期刊JClinOncol、Radiology、CancerLetters等发表SCI论文30余篇,主编专著4部。

学术任职:

中华医学会介入放射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肝癌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消融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分会常委、中国腔内治疗专业委员会肿瘤学组副主任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制定专家、广东省医院协会介入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临床专业特长:肝脏及血管性疾病的微创介入治疗,特别是肝癌、肝血管瘤、门静脉血栓、布-加综合征、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上消化道出血、顽固性腹水)、外周血管性疾病的微创介入治疗。

基础研究领域专业特长:肝癌的分子靶向与免疫治疗、分子影像学导航的介入诊疗基础研究。

编辑|广医二院全媒体工作室

昌岗院区(本部):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东路250号

番禺院区:广州市番禺区亚运南路63号

西院区:广州市海珠区工业大道中广纸路21号

医院网址:www.gyey.com

专长:慢性咳嗽、胸腔积液、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炎等呼吸病的诊治。

专长:对消化道肿瘤、肛肠疾病、甲状腺疾病和急腹症诊断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研究方向: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

专长:肝脏及血管性疾病的微创介入治疗,特别是肝癌、肝血管瘤、门静脉血栓、布加综合征、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上消化道出血、顽固性腹水)、外周血管性疾病的微创介入治疗。

专长:各种胸部肿瘤的微创手术,重症肌无力、胸部疑难疾病的诊治及严重胸外伤的抢救。

功效主治:解表,化饮,清热止咳,平喘祛痰。用于表寒里饮化热所致的咳喘,症见...

功效主治:清肺利咽,清瘟止嗽。用于肺胃热盛,感受时邪,身热头晕,四肢酸懒...

功效主治: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心烦不眠,肺燥咳嗽

功效主治: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属热毒袭肺证,症见:发热或...

眼底检查有直接检眼镜、双目间接检眼镜、眼底彩照、眼底自发荧光、眼底血管造...

眼科常规检查既包括健康人的眼科筛查,如升学、就业、入伍前的体检,也包括患...

血管彩超是一种无创伤性的血管造影术,可显示动、静脉血管的具体解剖结构及管...

耳部检查项目繁多大致分为五类,耳的一般检查、咽鼓管功能检查、听功能检查、...

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的每一个心动周期内心脏电活动变化的检查...

前庭功能检查包括有前庭眼动反射弧的眼震检查、前庭脊髓反射系统的平衡功能检...

THE END
1.这种癌症隐蔽性极强,一旦发现就是晚期?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这种癌症隐蔽性极强,一旦发现就是晚期?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 有一种癌症,隐蔽性强、发病率较高、生存率较低。在中国,80%的患者发现时已到中晚期。它就是肝癌。 根据2019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一期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肝癌发病率排名第四,死亡率排名第二。俗话说“胃是喇叭,肝是哑巴”。肝癌不易发现http://www.hedong.gov.cn/info/9218/156872.htm
2.胃癌一旦发现就是中晚期!千万别忘了做这几项化验胃癌一旦发现就是中晚期!千万别忘了做这几项化验 中国是胃癌的高发地区。据2015年统计,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排在第2位,仅次于肺癌。而在欧美国家,胃癌的发病率相对来讲要低很多。其根本原因是饮食方式的差异,西方一般是分餐,而中国大部分是围餐,围餐造成了幽门螺杆菌的传染。中国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在70%左右,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dd97216542ee
3.肝癌一旦发现就是晚期?这7个“迹象”要重视!万怡医学肝脏是人体内一个重要的排毒器官,对人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而如今肝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每当确诊时便已经是晚期了。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为什么肝癌这么难以被人们发现?要知道,肝癌在早期具有一定的隐匿性,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因此患者在就诊时如果查出肝癌,通常已处于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http://www.healife.com/journalism/shownews.php?id=1392
4.警惕!这些癌症发现就是中晚期!不少人都“闻癌色变”,更可怕的是肝癌、肺癌、胰腺癌,因为这些癌症一旦发现往往已经到了中晚期。哪些人群是这3大癌症的高危人群?应该做哪些筛查? 为何肝癌一发现就是中晚期? 1. 肝癌为何难以诊断? 在中国,肝癌是导致全民死亡的第二大癌症。肝脏又是一个比较“沉默”的器官,当它发生了一些病变的时候可能无声无https://m.gmw.cn/2023-04/11/content_1303338603.htm
5.肝癌发现就是晚期吗张青医生的语音科普不一定。肝癌起病隐匿,一旦出现症状体征大多数已属于中晚期,但也有部分患者在体检或普查中发现早期肝癌。有研究显示,中晚期肝癌与患者没有接受肝癌筛查和监测,未接受肝癌危险因素的干预,未识别潜在的肝硬化因素等有一定的关系。 对于肝癌的风险人群,定期监测检查有助于肝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包括肿瘤标志物,如血https://www.miaoshou.net/voice/BlJr7LR09XEeGpXz.html
6.每日热点0419肝癌早期无特异性症状,患者很难自行发现,约80%的中国肝癌患者首次诊断时已是中晚期,5年生存率仅12%。“治疗肝癌的关键,就是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孙利红指出,筛查是发现早期肝癌的重要手段,建议肝癌高危人群至少每隔6个月进行一次检查。成年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的风险最高,应缩短检查间隔。 https://sccdc.cn/Article/View?id=33409
7.壹生资讯医生支招:早发现,早治疗! 近年来,肝癌由过去的“不治之症”转变为“部分可治”,5年生存率也由2.6%提高到20.6%。但由于临床所见的肝癌患者多已进入中晚期,因此医疗机构也在努力提高生存率。以健康检查为主的早期诊断的普及是最为重要的。所以,我们应该将肝脏健康重视起来,固定一段时间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做到肝https://www.cmtopdr.com/post/detail/0ed03e58-eef2-4876-b6bf-fe845574fbdd
8.为什么很多肝癌患者一发现就是晚期导语:本视频简单介绍了肝癌一发现就是晚期的原因。肝癌早中期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临床表现,所以很难发现,只是有时候在常规体检中偶尔发现;一旦出现很明显的临床症状,往往肝癌已经到了晚期了。 点击喇叭图标可取消静音 科普中国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https://www.shkp.org.cn/articles/2023/11/if305213.html
9.肝癌发现就是晚期:医生警告发现”二黑三臭”,及时就医但是,肝脏没有痛感的神经,肝脏疾病通常不会直接反应的发生,因此大多数患者在被诊断出时处于中晚期。 但应注意的是,肝脏疾病并非完全无法识别。 肝癌发现既是晚期?医生提醒:一旦身体有“2黑3臭”,及时就医 1)黑皮肤 当不暴露在阳光下时,皮肤会突然变黑,要当心。 https://www.meipian.cn/3408t2ri
10.国际国内公共卫生情报信息2023年第6期中疾控提示个人和家庭,预防诺如病毒感染,要保持手卫生;注意饮食饮水卫生;病例应尽量居家隔离,避免传染他人;做好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另外,托幼机构和学校要及时发现和规范管理病例;加强饮水和食品卫生的管理;加强厨工、保育员等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做好环境清洁消毒;科学规范处理呕吐物等。 https://www.pzhcdc.com/Article/View?id=7173
11.冷建军:警惕肝癌找上门专家解读“沉默的杀手”“发现就是中晚期”——这是肝癌治疗的一个尴尬现实。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肝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死亡中占第二位,仅次于肺癌。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听到有不少患者罹患肝癌不幸去世的消息。那么,肝癌究竟有多可怕?目前的诊疗效果到底如何?如何做到及早发现和治疗呢? https://bynews.bjmu.edu.cn/mtby1/2007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