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运输管理复习资料精编

上海电视大学2010至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运输管理复习指导

一、期末考试题型

1、单项选择题【说明】每小题1分,共8分

【示例】()是物流成本的最大构成。

A.仓储

B.配送

C.运输

D.采购【答案】C

2、多项选择题【说明】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个或二个之上的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的选项选出。每小题2分,共12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给分。

【示例】现代交通运输主要的运输方式有()。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水路运输

E.管道运输【答案】ABCDE

3、判断改错题【说明】请先判断正误,正确填写√,错误填写×。对存在错误的题目,请在错误之处划下划线后,进行修改。每小题3分,共18分。

4、简答题【说明】要求理解、掌握运输管理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在熟悉要点的基础上能够加以简明的阐述分析。本题含3小题,共计27分。

5、实训题【说明】请根据运输业务流程各环节间的业务关系,将运输业务流程图填写完整。每空2分,共8分。

6、计算分析题【说明】要求在理解、掌握运输管理中的物资调运问题,能够设计调运的初始方案,且能进行优化,得出最优方案且分析。本题共15分。

计算班轮运费,本小题12分。

二、答题要求

1、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2、简答题要根据要求回答。需要说明理由的题目,要求先回答要点(各要点标明小标

题号,且独立书写为壹行),再做适当解释。

3、计算分析题需要按照题目要求完成,在卷面上只填写最终答案。

三、考试安排形式:闭卷

四、主持教师联系方式尹君25653223

运输管理课程客观题综合测试

壹、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类运输参和者是期望形成稳定而有效率的运输环境?(C)

A.公众B.承运人C.政府D.货主

2、运输是具有壹定垄断性的产业。(A)

A.资本密集型B.劳动密集型

C.技术密集型D.区域型

3、运输企业用于出售的产品是(B)

A.货物B.位移

C.运输工具D.之上都不正确

4、借助运输活动,产品的原材料、水果和圣诞礼物等能够出当下特定的市场,实现它们的价值。这体现的是运输的(A)

C.保护功能D.储存功能

5、干线运输和收、发货地点之间的补充性运输形式是(A)

A.支线运输B.干线运输

C.城市内运输D.厂内运输

6、站和用户仓库或指定接货地点之间运量较小的运输形式壹般称作(C)

A.支线运输B.干线运输C.城市内运输D.厂内运输

7、应当直达而选择中转运输,应当中转运输而选择直达运输等不合理的运输现象属于(D)A.无效运输B.过远运输C.迂回运输D.托运方式选择不当

8、下列哪项属于我国交通运输行业改革的主题?(D)

A.提高技术装备水平B.发展集装箱运输

C.提高运输速度D.政企分开

9、同类的或能够互相代替的货物的相向运输属于不合理运输中的哪种情况?(A)

A.对流运输B.返程或起程空驶

C.迂回运输D.重复运输

10、在下面几种主要租船运营方式中,哪种实际上是壹种财产租赁?(A)

A.光船租船B.航次租船

C.定期租船D.包运租船

11、定期船业务是指运营,向社会提供客货运输服务的水运业务。(D)

A.固定航线、固定船期、固定运价及固定港口

B.固定船舶、固定船期、固定运价及固定港口

C.固定船舶、固定航线、固定运价及固定港口

D.固定船舶、固定航线、固定船期、固定运价及固定港口

12、货物送达速度最快的是(D)

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水路运输D.航空运输

13、盛装具有较大危险性的货物,包装强度要求高的危险货物包装为(A)

A.Ⅰ类包装B.Ⅱ类包装C.Ⅲ类包装D.Ⅳ类包装

14、“有异常情况及时和客户联系”属于公路运输业务流程的环节。(C)

A.接单B.提货发运C.在途追踪D.到达签收

15、原油壹般采用方法。(B)

A.混合管道输送B.分离管道输送

C.顺序管道输送D.混合管道输送或顺序管道输送

16、关于通用国际标准集装箱外部尺寸正确的是(B)

A.长度相同B.宽度相同C.高度相同D.之上都不是

17、公路运输业务流程中,“填写运输在途,送到情况,追踪反馈表”属于下列哪个环节?(B)

A.接单登记B.调用安排C.提货发运D.在途追踪

18、关于铁路整车运输“壹批货物”概念错误的是(C)

A.同壹发货人、收货人B.同壹发、到站

C.同壹种货物D.同壹装车、卸车地点

19、国际航空货物运输中的运价类别“M”代表什么(A)

A.最低运价B.最高运价

C.直达运价D.特种货物运价

20、是进行运输生产的基本作业计划。(B)

A.长期运输计划B.月度运输计划

C.季度运输计划D.年度运输计划

21、关于运输合同变更,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A.包括对收货人的变更、交货地点的变更俩个方面

B.只有在货物发运前才能够进行变更

C.变更合同都是由托运人发起的

D.运输合同进行变更,运输费用不需要清算

22、运输企业的调度是(D)

A.主要涉及运输工具及其货物的进出、装卸等调度

C.具有“点”或“区域”的特点

D.以运输工具运行为中心

23、关于车辆计划的含义,阐述正确的是(B)

A.计划期内全部营运车辆生产能力利用程度的计划

B.企业计划期内运输能力计划

C.由车辆的各项运用效率指标组成

D.平衡运力和运量计划的主要依据之壹

24、FCS包箱费率是制订的费率。(C)

A.按不同货物B.按不同货物运送区域

C.按不同货物等级D.按不同货物体积

25、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运输信息进行管理的运输信息管理方法是(B)

THE END
1.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400第十二条制定营运计划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3- (一)系统性原则。企业在制定计划时不仅应考虑营运的各 个环节,还要从整个系统的角度出发,既要考虑大系统的利益, 也要兼顾各个环节的利益。 (二)平衡性原则。企业应考虑内外部环境之间的矛盾,有 效平衡可能对营运过程中的研发、生产、供应、销售等存在影响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17/1121/05/39543509_705905567.shtml
2.吉宏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意向书股票频道公司无重大投资计划或重大现金支出等事项发生。 现金分红的比例:公司在同时满足现金分红条件的前提下,以现金分红方式 分配的利润应不低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 20%。 现金分红的时间间隔:在满足现金分红条件的情况下,公司应当采取现金方 式分配利润,原则上每年度进行一次现金分红,公司可以根据盈利情况及资金需 求状况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6062200000446_70.shtml
3.工作计划书的标准格式和内容(实用18篇)2、计划的具体要求。一般包括工作的目的和要求,工作的项目和指标,实施的步骤和措施等,也就是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 3、最后写订立计划的日期。 1、情况分析(制定计划的根据)。制定计划前,要分析研究工作现状,充分了解下一步工作是在什么基础上进行的,是依据什么来制定这个计划的。 https://www.77cxw.com/fl/962382.html
4.商业运营物业管理方案6篇(全文)(1)广告行销及管理。包括各种有关的广告及推广计划、广告发布、广告位的管理。 (2)市场企划。拟定市场运作策略及促销活动企划。 (3)租户服务。为租户提供各种市场服务计划及其他沟通内容。 (4)内部装修。内部装修的管理计划,包括租户的装修管理及控制,租户装修准则及施工单位管理等。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oo77wom0.html
5.系统规划与管理师——第三章信息技术服务知识制定经营目标的作用与原则 经营计划 经营管理 IT治理 IT服务管理 传统管理方式 体系化管理方式 项目管理 单项目管理 项目群管理 单类项目群 多类项目群 复合项目群 质量管理理论 质量管理发展历史 质量管理常见理论方法 质量管理过程 质量策划 质量控制 质量保证 https://blog.csdn.net/qq_52935182/article/details/140926548
6.会计视野法规库:关于发布《北京证券交易所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一)制定核查计划 中介机构应制定核查计划,详细记录核查计划制定的过程(过程如有调整,详细记录调整过程、原因及审批流程)。制定核查计划应考虑因素包括但不限于:行业属性、行业特点,可比公司情况,发行人商业模式,经销商分层级管理方式,财务核算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发行人产品结构、经销商结构、终端销售结构及其特点;样本选https://law.esnai.com/mview/216886/
7.第4页民用运输机场应急救援规则中国民用航空总法律法规第五十三条通用航空机场的应急救援计划应当参照本规则并结合其机场的具体情况制定,报所在地区民航地区管理机构批准。 第五十四条军民合用机场的民用运输部分的应急救援工作适用本规则。 第五十五条应急救援工作实行有偿服务,可采用先救援后结算的办法。具体收费标准和收费计算方法由有关各方本着公平合理、等价有偿的原则协https://code.fabao365.com/law_252543_4.html
8.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1第2期(总期52期)在线培训课程各级林长组织领导责任区域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发展工作,落实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资源目标责任制,将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沙化土地治理面积等作为重要指标,因地制宜确定目标任务;组织制定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发展规划计划,强化统筹治理,推动制度建设,完善责任机制;组织协调解决责任区域的重点难点问题,依法全面保护https://zzql.cc/?list_89/1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