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格言:学厨先学德,做菜先做人,好菜品出自好人品
“真正的好厨师都是工匠,精心雕琢食物的味道,不断打磨烹饪工艺和手法,对食材追求完美和极致,这才是厨师的工匠修养。”在纳溪金贸大酒店,泸州市餐饮行业协会副会长魏中友这样告诉笔者,“刀工是最能体现厨师基本功的技艺,而创新,则是厨师的第二次生命。两者皆有,可称谓大师。”
魏中友,一个嗜“佳肴”与“烹饪”入骨的老厨子。对他来说,再没有比琢磨菜艺更让他着迷的事情了,一把菜刀一掌勺,能让他欢欢乐乐地渡过一整天。
魏中友13岁起开始学习烹饪,至今已有31年的餐饮从业经验,系四川省烹饪协会理事、泸州餐饮行业协会副会长、纳溪餐饮行业协会会长,并曾获得“全国厨师华山论剑技能大比武甜菜王”“川菜烹饪名师”等荣誉称号。
缘起:为生计学厨成为毛派川菜领军人物
和很多同行们一样,在老厨子还只是小厨子时,他也有一段坎坷的人生经历。
1986年,魏中友刚满13岁,来到泸州为生计奔波,通过城里的亲戚介绍拜师学艺,开始了学厨生涯。
感悟:厨师的一生,就像一道菜
凭借一道创新菜品“窖香松果鱼”,魏中友获得全国烹饪大赛金奖。“顾客的满意是我永无止境的追求,顾客的需求就是我的价值。”魏中友说,这或许就是他的从厨理念。他通过对色、香、味、形的追求,对营养的合理搭配与技法变化上的研究,希望让顾客都能吃出健康、吃出美味、吃出兴趣、吃出意境、吃出记忆、吃出文化、吃出艺术、吃出情感。
“厨师这行当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把烹饪视为一项做到老学到老的职业。只有常学常进,方能与世俱进。而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读懂工匠精神,必须要时时对自己的作品斤斤计较,吹毛求疵。”魏中友说,厨师不考究工匠精神,说不定就会砸了自己的饭碗。
舌尖上的享受:文化与菜品传承与创新
魏中友是一个非常讲究传统文化的厨师,在他看来,地方文化特色和烹饪有着太多的相通点,将他们有机融合在一起,可以帮助自己对技艺的触感。
“云溪美食豆腐宴”六凉、八热、一汤,首届四川地标菜(泸州)美食节金奖。为了创作这一桌有情怀会讲故事的豆腐宴,魏中友查资料、读地方文化、找本土食材。“主料都是豆腐,配上20-30种本土食材才能完成。和家常豆腐的做法相比,豆腐宴更注重口感、做工和观赏性于一体。”
“吃一方菜品一方文化,在菜融入文化和历史的过程中,也体现出厨师的匠心。”对于将来,魏中友准备依托餐饮行业协会的泸菜研发中心,推出更多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菜品,让泸菜发扬光大。魏中友说,“对许多人来说,能品尝到世间层出不穷的美味是一种幸福,但对我而言,能为人们创造从舌尖到心间的美味,才是我追求的幸福味道。这也许,就是厨师的最高境界吧……”(记者田梓辛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