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死亡近些年来愈来愈成为科学界研究的重点,学者试图找出细胞死亡与人类疾病尤其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从而为疾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一般来说,细胞死亡有因为外界理化因素被动发生的,也有机体精准调控程序性发生的,根据其发生机制和产生影响将细胞死亡分为:衰老、凋亡、坏死、程序性坏死、自噬、焦亡和铁死亡。
(1)细胞衰老
(2)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是一种主动的死亡过程,其发生是受程序控制,逐步激活凋亡通路引起的,不产生炎症。Caspase是细胞凋亡的中心调节分子。包括Caspase-2(8、9、10、11和12)与促凋亡信号紧密结合。细胞凋亡以核固缩、细胞皱缩、细胞膜起泡和DNA片段化为特征。
(3)细胞坏死
细胞坏死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因病理因素导致的被动死亡,如物理和化学损害因子及营养不良等。坏死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增高,细胞肿胀,细胞器变形或肿大,最后细胞发生破裂,并常引起炎性反应。
(4)细胞程序性坏死(坏死性凋亡)
是一种不同于凋亡和坏死的死亡形式,其发生不受caspase调控,主要由一些激酶激活,如RIP3和MLKL。细胞程序性坏死也会发生细胞的破裂,细胞内容物被释放,通常也引发炎症反应。
(5)细胞焦亡
(6)细胞自噬
(7)细胞铁死亡
细胞铁死亡发现于2012年,因铁离子螯合剂可以抑制这一细胞死亡过程,故命名为铁死亡。关于经典的铁死亡目前为止已知的信号调控通路是由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4以及自由基捕获抗氧化物介导的。在此过程中细胞膜上高表达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脂质体过氧化,诱导细胞死亡。铁死亡在细胞代谢、氧化还原状态以及退行性疾病、癌症等方面发挥中重要的作用。
发表于:2020-05-09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