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坐月子的注意事项,老一辈人可说道的太多了,特别是在吃这个问题上,老人家普遍认为要多喝汤、多进补,而水果、蔬菜属于“寒凉”之物,万万不能碰!有的产后妈妈甚至抱怨,自己产后每天一只鸡,喝鸡汤喝到想吐!
这样的产后饮食真的正确吗?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刘佳博士介绍,产妇在生产后因身体恢复、哺乳和照顾宝宝等任务,在营养需求上需要合理、高质量的营养素来支持,因此产后营养补充有五大原则——
原则1: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不要一味进补
产妇的脾胃功能较差,特别是在分娩后的十几天内更需保护,如果这时吃过于肥腻的食物,骤然进补,反而欲速则不达,使脾胃功能受损,引起消化不良,吸收不良。
补应宜消化又能健脾养胃,可多食汤、粥、羹类,可少食多餐,每日进食5-6次。
原则2:以养气补血为主,恢复元气
饮食要有充足的营养,包括各营养素和合适的药性成分。产后各器官、各系统都有一个复原过程,如子宫未复旧时可多用活血化瘀的食品。
原则3:根据乳汁情况选择催乳汤水
要符合催乳、哺乳的需要,选择能养血增乳、疏肝通乳的食物,并要根据产妇乳汁的分泌情况,在哺乳的不同阶段进行调整。
原则4:注意必要的饮食禁忌
凡大热、大燥、生冷、酸涩之物,会导致脾胃虚寒、脏腑失调,有毒的,不洁的,有可能过敏的,含有特殊成分的,都要慎用和忌用。
原则5:要根据婴儿大便性质调整饮食
因为婴儿消化能力差,母乳成分发生变化时,婴儿的大便性状相应就会发生改变。例如乳母吃了豆制品,肠胀气明显,排气多,婴儿也会排气多,大便稀黄水样,这时就要停食豆制品。
婴儿大便泡沫多且酸味重,与乳母进食过多的甜食、糖类在婴儿肠内发酵产气有关,此时要控制甜食。
产后营养食谱推荐
▎产后第一周:代谢排毒阶段,这个阶段排除体内的恶露、废水。
饮食原则:利尿消肿,饮食清淡,促进子宫恢复。推荐食物有黄花菜、冬瓜、红豆、薏米、山药。促进瘀血排出的食物:红糖、醪糟、姜、鲤鱼、莲藕等。
食谱推荐:麻油猪肝
制作方法:新鲜猪肝洗净切成薄片;锅里放入适量黑芝麻油,放入姜片小火煎黄煎香;倒入片好的猪肝,中火煎至猪肝变色收缩,撒上少许熟白芝麻即可。要提醒的是,由于肝脏是动物体内的解毒器官,使用前请用清水浸泡一小时以上,再用清水冲5分钟左右。
1周食用1次即可。
▎产后第二周:收缩子宫、内脏阶段,这阶段需要调理身体。
饮食原则:补气血、促进瘀血排出、帮助胃肠恢复。补铁补血食物:猪肝、动物鲜血、瘦肉、红枣、小米。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各种蔬菜水果,粗粮。
食谱推荐:猪蹄花生汤
原料:猪蹄一只,花生50g黄酒少许,葱姜少许,盐少许
制作:先将猪蹄去毛,斩小块,花生洗净浸泡1小时。将猪蹄块放入不锈钢锅中(砂锅)放足量凉水烧开,去浮沫,加入少许黄酒葱姜花生,改温火,保持锅中水似开非开,炖至锅中水剩一半时加少许盐即可。
▎产后3-4周:滋养进补阶段,需要补充营养、恢复体力。
饮食原则:足量的碳水化合物+优质的蛋白质,种类丰富的饮食
食谱推荐:桃仁紫米红糖粥
原料:紫米30克、糯米20克、核桃仁100克、红糖适量
制作:将紫米、糯米分别洗净,放入净水中浸泡2小时;将两种米放入锅中加入足量的清水大火煮沸,改小火,放入核桃仁煮制粥成即可加入红糖(夏季也可加入冰糖)。此粥对母婴的大脑和神经都有补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