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血压一天24小时的波动虽然不是“惊心动魄”地激烈变化,但也有着“两峰一谷”现象:两次高峰分别出现在清晨6:00-10:00和下午16:00-18:00,而且前者高于后者;而“山谷”则在凌晨2:00-4:00出现,总体来说是呈白昼升高、夜间降低的趋势(夜间血压比白天血压平均值10%-20%),我们称此变化趋势形成的曲线为“勺型曲线”。夜间熟睡过程中血压较低,而在清晨的几个小时中血压会明显升高的现象,也被称为“晨峰现象”。此现象是体内神经-内分泌在昼夜节律循环下共同作用的结果。
策略:科学测量血压
控制清晨血压是有效进行血压管理,进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重点。控制清晨高血压的前提是发现清晨高血压,这就需要不但要有测量清晨血压的意识,也要有科学的测量方法。科学测量清晨血压,测量血压要做好“4不1静”,测量血压前30分钟,不吸烟、不喝茶及咖啡、不剧烈运动、排空膀胱不憋尿、静坐休息5分钟以上。具体操作要做到2松1平和2个1-2-3,第一测量时取坐位,背部挺直放松,手掌放松掌心朝上,上臂裸露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第二是绑,袖带的松紧度以能伸进一个手指为宜,袖带的下缘应在肘弯上2~3横指,紧贴着绑在被测者的上臂,第三是测,按压开始键进行测量,每间隔1分钟测1次,共测2~3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血压。
应对:一般情况下尽量选用长效降压药,平稳控制24小时血压
什么样的降压药可24小时平稳降压
一般情况下选用起效和缓的降压药,(例如长效的降压药如硝苯地平控释片、氨氯地平等)能避免血压剧烈波动;每天只需1次服药,即可有效平稳控制血压,避免多次服药使血压忽高忽低;即使偶尔漏服,也能有效控制血压;
用药原则
(2)平稳降压:一般情况下建议使用长效制剂,以有效控制全天血压,更好地预防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事件。
(3)联合用药: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举一个例子大家就好明白:XX地平类药物(如硝苯地平)作用强、起效快,但常见副作用为反射性心率增快,而美托洛尔或比索洛尔等药物降压作用弱,但有降低心率的作用,两者联合既能有效降压,又能避免心率增快,可谓“珠联璧合”。
(4)个体化:有句话叫“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什么意思?教科书也好,指南也好,降压原则基本类似,但病人的情况却是多种多样,例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种族、不同地区、不同的基础疾病、不同的禁忌症等等,这都需要临床医师考量,如果有人住过院时留意过就会发现,几个人一个病房,也许所患疾病相同,但用药却不完全相同,就是这个道理。
接受药物降压治疗时注意要点
1、降压不宜过快过低,以避免心脑肾等脏器供血不足的加重
2、严遵医嘱,不要自己随便换药、加药或突然停药
3、降压药需终身服用,要坚持服药,以维持血压平稳
4、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其他因素影响(如大量饮酒等),以提高疗效
走出降压治疗的误区
1、不愿意服药
2、不难受不吃药
3、不按照医嘱服药
4、血压降得越快、越低越好
5、靠输液治疗高血压
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合理应用降压药是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方法,二者缺一不可。
饮食口诀:
半斤牛奶二两肉,一斤蔬菜八两谷。一个鸡蛋五克盐,水果绿茶享清福。不抽香烟少喝酒,乐观开朗心无忧。每天早上跑跑步,保你腰带不变粗。
“五不过”
1.食物不过咸:限盐
2.食物不过甜:限糖
3.食物不过腻:限制脂肪过高的食品
4.食物不过辛:限制饮酒
5.食物不过苦:过食可致食欲不振
减轻体重适量运动
减轻体重和增加体力活动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措施。可选择步行、慢跑、游泳、骑车、爬楼、登山、球类、健身操等有氧代谢运动。
教育患者注意生活细节起床后,要先在床上坐一会儿,再下床活动;起床5分钟内就吃药,空腹吃药不会影响药效或者对胃造成伤害;定时测血压(在早上起床后5分钟内,服药前测量),如发现任何危险讯号应找医生就诊,及时调整。
宣传科编辑整理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地址:郑州二七区康复前街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