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很久以前,从没想过自己会每天做饭。
为什么决定自己做饭呢?
原因有二:
我是北方人,女朋友是南方人,两个人的饮食习惯天然就不一样。我喜欢吃面,她喜欢吃米饭;我喜欢喝小米粥,她喜欢喝大米粥。这里就不提端午吃咸粽子还是甜粽子这些了,毕竟只是节日食物,不能体现日常生活。
经过不断磨合,我和女朋友日常的饮食基本是这样的:早上吃小米粥、蒸包子或地瓜等;中午和晚上米饭和面替换着吃。
不过整体上还是女朋友照顾我的饮食习惯,基本都是做我喜欢吃的菜,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我掌勺比较多吧。
两个人一起做饭可能会产生矛盾,听起来不可思议,但实际上经历过才会明白。
这些看起来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长期下来还是会导致一些争执,我想她按我的方式做,她想让我按她的方式做,双方又都觉得自己的方式才是最好的。
在经历过几次争吵之后,我们只好约定:尽量一个人在厨房做饭,另一个人不要评价,最好是不要出现在厨房里。约定下来之后,基本没有因为做饭争吵过了。
每次做了饭菜,觉得好吃或者值得记录的都会拍下来,不知不觉已经拍了这么多。这66张饭菜的照片,没有刻意摆盘或摆拍,基本都是吃饭前的随手一拍。
友情提示:前方多图预警
小时候家里不富裕,觉得能吃饱就很不错了,所以直到现在个人对饮食的要求也并不高。还因为小时候有次一下子吃了太多肉,吃伤了,导致后来对肉很抵触,现在也只能吃为数不多的几种肉,整体饮食偏素。
做了两年多的饭,头一年处在把饭菜煮熟的水平,第二年算是把饭菜做出了一些滋味,也总结了一些小的心得,大佬勿喷。
现在做饭已经比较熟练了,米饭蒸上,然后开始炒菜,菜炒好了米饭差不多也蒸熟了。如果是做面,基本半个小时就做好了。
饭菜的做法我一般是在抖音或者下厨房找的,对家常菜来说足够了。如果做的好吃我会把做法整理到notion里,方便下次查找。
一直住的都是公寓,没有明火,用电磁炉炒菜难以炒出明火的锅气,虽然后面买了一个卡式炉,但是火力还比不上电磁炉的大。自我感觉,如果有明火,我的厨艺说不定还可以再上一个台阶,哈哈。
以前在家住的时候,母亲总是说做饭不好做,那时候并不理解。现在跟女朋友在一起住,自己每天做饭,才渐渐懂了一些。即使是做两个人的饭,也要考虑做的饭菜是不是大家喜欢的;还要考虑饭菜的量是不是合适,太少吃不饱,太多吃不完浪费;天天做饭也会饮食疲劳,不知道吃什么好了。
做饭也不仅仅是煮饭、洗菜、切菜和炒菜,吃完饭还要洗碗、打扫餐桌和厨房,定期还要补充食材调料、清理油烟机等等。其实挺麻烦的,有时候也会不想做饭,就点外卖或者出去吃。
虽然做饭看起来挺繁琐的,但这些繁琐的背后就是生活最真实的样子,忙碌且充实,在工作之余给生活增添了一点色彩。做了一道新菜,得到了对方的称赞;吃到了很久没吃过的一道菜,熟悉的感觉涌上味蕾;边吃饭边看电视,惬意的滋味让人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