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在身边丨肺里出现“麋鹿角”?感染肺炎支原体后,警惕这种病
“此前女儿反复发烧咳嗽,辗转几家医院后,都诊断为支原体肺炎,但用药后始终无法缓解病情。”想起这大半个月,小芯(化名)妈妈仍心有余悸。
在一筹莫展之际,她们找到了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钱塘院区(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的潘小明主任。
01
连续10天
小女孩反复高烧咳嗽
半个月前,9岁的小芯偶尔有点咳嗽。由于症状不严重,家里人并没有放在心上。三天后,她竟突然发起高烧。
“我们赶紧带她去医院就诊,住院5天没有好转,后转诊至上级医院门诊治疗4天。”小芯妈妈说。虽然两家医院的诊断结果都是支原体肺炎,小芯的症状却如脱缰的野马控制不住。看着呼吸越来越困难的女儿,小芯妈妈又来到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钱塘院区儿科就诊。
完善检查后,潘主任发现小芯的多项炎症指标明显增高,左侧胸腔中等量积液、左下肺大叶实变伴不张,建议马上进行胸腔穿刺引流。
征得家属同意后,潘主任成功为小芯释放300余毫升胸腔积液。随后,胸闷气促症状得以明显缓解。
02
气道逐渐受阻
竟是“麋鹿角”作怪
由于体温居高不下,次日,确认小芯生命体征平稳后,潘主任又借助纤维支气管镜,在其左肺下叶基底段,发现了阻塞气道的“元凶”——塑型的痰栓。
术中,通过反复冲洗、吸引,成功将几条灰白色的痰栓取出。这些痰栓长约5CM,看起来像分叉的树枝,又如麋鹿的犄角。
“这就是塑型性痰栓,由于较为罕见,很容易误诊而引发生命危险。”潘主任说。
当气道炎症持续存在时,会造成分泌物过于黏稠无法顺利排出,逐渐成为胶冻状的痰栓堵在支气管内。
至此,小芯的病情终于拨云见日,原来是塑型性支气管炎。在继续对症治疗后,其发烧、咳嗽、气促等症状明显好转,不久就顺利出院了。
03
发热超过5天
警惕“塑型性支气管炎”
塑型性支气管炎是造成儿童重症肺炎的元凶之一,主要表现为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
作为支气管里罕见的内生性异物,若不及时取出可造成肺不张、闭塞性支气管炎等后遗症,严重时甚至危及患儿生命。
当孩子得了肺炎,如何判断有无塑型性痰栓?
“该病症前期判断难度较大。现阶段,支原体肺炎持续高发,容易引起塑型性痰栓。”潘主任说,若出现以下症状须警惕:
若孩子出现持续高热、呼吸急促、口唇紫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当孩子的胸片显示为“肺不张”时,须及时送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潘小明主任医师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钱塘院区儿科主任、主任医师,从事儿科临床近30年,“潘氏儿科”第四代传人,擅长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对儿科呼吸系统疑难病及重症疾病的救治颇有心得。现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浙江省免疫哮喘学组组员,中国医师学会儿科学分会浙江省儿科全科医师学组组员,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免疫、过敏学组组员,杭州市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