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配制各种菜肴,才能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幼儿期是生长发育迅速的时期,是各种营养素大量需求和消耗的时期。各种不同食物所含营养成分各不相同,因而幼儿一日三餐的膳食安排也不尽相同,基于科学配餐,均衡营养的原则需制定以下幼儿园配餐制度。
一、关于烹饪好的食物有以下处理原则:
1、烹饪好的食品分放进明显标志的容器内(盆、桶),并作好分开使用,定位存放。用后少将保持清洁。
2、幼儿食品煮熟后,其中心温度不低于70摄氏度,煮熟后的食品应当与食品原料或半成品食品分开存放。
4、凡存放熟食品的容器要消毒后使用。
二、幼儿园配餐制度实施需要遵循的原则:
1、制定食谱既要合理配比热量、各种营养素及微量元素,保证食谱质量,又要考虑幼儿的心理特点,做到精细化、多样化、粗细搭配、荤素甜辣搭配、蔬菜水果搭配、米粥香汤搭配。
2、要考虑季节变化不断改变食谱内容。如夏季天气炎热,幼儿活泼好动,出汗比较多,容易导致水分、无机盐和水溶性维生素的`流失,我们就相对地多加一些菜汤、鱼汤、肉汤、豆腐汤以及番茄、菜花、菠菜等深色菜类,为幼儿补充所需营养,以充分满足幼儿的身体需求。冬季,就增加一些含热量较高的食品,以维护幼儿大运动量活动的需要。
3、作为日托园,我们执行的是两餐两点制,人均总热量、每人每日各种营养素以及摄入达标指数要达到平均供给量的70%以上。
4、在安排儿童膳食时,除了依据幼儿园配餐制度,还要充分考虑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之间的供能比例,以总能量的12%-15%来自蛋白质、25%-30%来自脂肪、50%-60%来自碳水化合物为依据制定食谱。
我们还努力做好营养评价工作,从儿童每天摄取各种食物数量中,计算能量及各种营养素的数量,然后按国家制定的相应年龄儿童营养素供给量标准,分析其膳食平均情况来制定幼儿园配餐制度。我们依据伙房填写的每月食物用量登记表,计算一个月每种食物的实际消耗量。
依据各班教师填写的班级就餐人数表,计算平均每人每日进食量、营养成分数量、全园平均供给量等。在病儿护理上,家长、教师报炊事班长,炊事班长做出病儿特护餐,一般为面条、鸡蛋羹之类。对体弱儿增加蛋白之类的食物,对肥胖儿则根据家长意愿供给食物。
1、食堂工作人员一律持证上岗,并定期进行体检、卫生知识等培训,如有疾病应及时向食堂管理人员汇报。
2、严把食品安全卫生关,食品(燃料)采购渠道正规,票证齐全,隔夜食品一律不得提供给教师和学生,采购、验收、审核等程序规范。
3、食堂人员应妥善保管、使用食堂设备、用具,并时刻保持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及设备、用具的整洁。
4、食堂人员工作期间必须按要求穿戴工作服、工作帽等,工作期间不得抽烟。
5、食堂内不收藏工作人员私人物品,食堂内的共用物品严禁私自带出。
6、食堂重地确保安全,严禁外来人员随意进入食堂。
7、食堂管理人员应定期做好成本核算工作,时刻了解停电、停水等信息,定期进行菜谱制订、食品供应数量、质量等的咨询,根据需要及时调整,确保学生、教师的正常用餐。
8、食堂工作人员应完成学校临时布置的工作。
一、不得使用过期、霉烂变质的食品和原料、调料以及超过24小时出售剩余食品。
二、制订学生及教职工食谱,每周更换,合理配餐,平衡膳食,注意营养搭配和花色品种调节,做到色、香、味、美、鲜。
三、主副食品加工制作搭配应体现各种餐食应具有的特色,结合学生生长和老师膳食营养特点,做到营养丰富,软、细、嫩、自然、清香、可口、易于消化。
四、面点制作搭配合理,原料新鲜。所配成品面点、奶制品必须做到包装、贮存、运输符合卫生安全要求。
五、不得配制生拌凉菜,不得配用无证、缺证以及证照与食品不一致的成品食品。
六、禁止搭配高危食品,如皮蛋、生拌凉粉、生拌黄瓜、四季豆、拌兔丁、香肠以及不是正规厂家生产的腌腊制品。
七、配餐时,不能直接接触食品,必须使用一次性手套和菜夹子等工具。
八、配餐人员要依照制度完成食堂交办的临时性大型活动的用餐保障。
九、按照食品从业人员卫生要求做好个人卫生。
为办好食堂,为全校师生服务,特制订以下管理制度:
1、食堂工作人员必须全心全意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和食堂规章制度,尽心尽职为食堂做好各项工作。
2、食堂工作人员自觉接受上级部门、学校的监督,虚心听取师生的意见,不断改进,提高饭菜质量,增加菜品种,在色、香、味上下功夫。
3、食堂工作人员自觉端正服务态度,礼貌待人,文明分菜售菜,做到师生职工一视同仁,食堂人员不搞特殊化。
4、要严格执行采购、验收、复核手续。严把价格、质量、数量关。对不合质量要求的验收员要坚决拒绝。
5、进菜、售菜价格公开,成本核算正确。日结日清。
7、爱护公物,保管好食堂财物用具,及时洗净、收藏,热情招待来客,及时关闭食堂门窗、电灯、电扇,节约用水用电,做好防火、防盗工作。食堂餐饮具一律不出错,如有遗失,需及时上报总务处,由总务处核实处理,食堂炊具不得擅自外借,特殊情况须经有关领导批准。
9、要节电、节油、节水、节燃料。电灯、电扇,吊扇、水龙头有专人负责,及时开关。
10、增加消防、用电、用油、设备仪表等安全意识,主要设施、设备有专人负责。
11、处理好食堂偶发事项,并及时向总务处报告。
12、不准在校内搞其它副业式经商,不在食堂内招待私人客人用餐。
13、加强食堂职工的心理健康指导,加强对营养与食品卫生知识的培训及职业道德法制教育。
14、食物要进行留样检测,数量不少于150克,留存48小时并记录。
15、做好总务处安排的其他工作。
16、自觉接受校长、总务处的领导和监督。
一、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小学食堂必须取得卫生许可证后主可经营,食品从业人员每年体检一次身体,持有效的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凡有传染病者,坚决予以辞退。
二、进入食堂的各种原料,全部实行定点采购,确保食品质量。
三、小学领导要经常检查饭菜质量,抓好卫生制度落实,保证学生就餐。严禁闲杂、生人进入食堂。
四、餐后要全面清洁打扫,经常保持室内外地板、墙壁、天花板、灶台、案板、饭台、厨柜、餐具、容器清洁,用具摆放有序,防尘、防蝇、防鼠设施齐全,食堂内无鼠、无蝇,食堂周围无垃圾,无污染、无杂物。
五、定时做好餐具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污染;餐具做到一洗二清三消毒四保洁,食品实行“五隔离”,即主食与副食、生与熟、成品与半成品,食品与杂食,食品与鼠药、农药隔离,不得混放;生、熟食刀案及冷荤配餐用具必须分开专用,并有明显标志。
六、小学每月都要对食堂管理、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后勤服务等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督导检查,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改进工作。
八、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的教育,经常进行营养、卫生、职业道德和法治纪律教育,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政治、业务水平,树立爱岗敬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