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国内外经验表明,推广学生营养餐是平衡膳食、解决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和国民素质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推动食品工业与餐饮业发展的一个突破口。
因此为推进我国中小学合理供餐,促进儿童青少年营养改善的科学发展,国家先后发布了一些列支持政策。早在2001年,国家经贸委、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印发《关于推广学生营养餐的指导意见》,提出各地要把推广学生营养餐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重要措施列入工作计划,纳入教育工作之中,积极创造条件,抓好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扩大推广。
随后2019年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卫健委联合发布《学生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鼓励营养餐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法制化方向发展。201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提出的学生营养改善行动。2021年8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提出构建连续完整的儿童营养改善项目支持体系。
除了国家层面,各地政府也相继发布政策,推进学生营养配餐发展进程。例如2021年,深圳市卫生健康委、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发布《深圳市规范学生营养餐制作和配送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从2021年深圳将在各区试点建设营养健康食堂,并通过中小学生配餐信息平台实现“智能监控”,保障每个学生都吃得营养健康。
儿童肥胖防控刻不容缓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我国居民尤其是青少年,面临的营养健康问题发生了转变,从传统的“吃不饱”带来的营养不足,转变为“吃不对”带来的超重肥胖。值得注意的是,慢病是我国的高发疾病,而肥胖是慢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大大增加了其成年后慢病发生的风险。
根据2021年学校供餐与学生营养研讨会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首席专家赵文华表示,2020年,0—5岁儿童超重率、肥胖率已经超过了儿童低体重率,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同样超过儿童青少年消瘦率。同时与30年前相比,2012年6—17岁儿童膳食变化明显,禽畜肉、蔬菜、水果、蛋类、奶类的摄入量都有了大比例的提升,但儿童以每周喝5次及以上饮料为计算的比例也大幅度增加;6—17岁儿童膳食能量摄入量减少,膳食能量每天摄入量未超过2000千卡。目前全国青少年肥胖的平均水平已达到20%左右,一些地区甚至达到30%以上。由此可见,我国儿童肥胖防控刻不容缓。
在此环境下,2020年,国家卫健委、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将学校作为预防与控制儿童肥胖的重要场所,将学校合理供餐和营养教育作为重要的措施之一。而这也是国务院制定和颁布实施的第3轮《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到2021年,由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制定并印发《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规定》强调学校应当根据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发布的学生餐营养指南等标准,针对不同年龄段在校学生营养健康需求,因地制宜引导学生科学营养用餐。有条件的中小学、幼儿园应当每周公布学生餐带量食谱和营养素供给量。
学生配餐原则
品种多样
在满足中小学生生长发育所需能量和营养素需要的基础上,做到食物多样,适时调配,注重营养与口味相结合。学生一日三餐应提供谷薯类、新鲜蔬菜水果、鱼禽肉蛋类、奶类及大豆类等四类食物中的三类及以上,尤其是早餐。
预防缺乏
儿童时期生长迅速、代谢旺盛,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缺乏尤为敏感,所以要及时补钙以促进儿童骨量的增长。为预防缺铁性贫血,要及时补铁,同时补充维生素C来促进铁吸收;中西部贫困地区可能由于日常膳食不能满足学生生长发育的需要,则可以通过使用强化食物的形式,如铁强化酱油等。
控油限盐
学生餐要清淡,每人每天烹调油用量不超过30g。控制食盐摄入,包括酱油和其他食物的食盐在内,提供的食盐不超过每人每天5g。
学龄期是学生饮食行为形成的关键时期,而且饮食行为一旦形成则很难改变。为此要求学校食堂和供餐企业要减少烹调油用量,让学生从小养成清淡少盐膳食的习惯。
早餐:6:30-8:30
中餐:11:30-13:30
晚餐:17:30-19:30
因地制宜
根据当地的食物品种、季节特点和饮食习惯等具体情况,结合中小学生营养健康状况和身体活动水平配餐。
烹调及管理
合理烹饪:蔬菜应先洗后切。烹调以蒸、炖、烩、炒为主,减少煎、炸。烹调好的食品不应存放过久。不制售冷荤凉菜。
2、市场发展需求
人口基数大带来广阔的潜在需求
我国是全球人口第一大国,同时也是人口生育大国。虽然近几年来,我国出生人口不断下降。但总体来看每年新生儿数量达1000万人以上。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出生人口106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52‰。
根据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0-14岁少儿人口数量达到了25338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3092万人,占比上升了1.35个百分点。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学校数量与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带来需求空间
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国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不管是学校数量、学生人数都有了一个很大比例的提高。目前我国教育产业现处于扩张阶段。
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3.71万所。其中幼儿园29.17万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1.08万所,高中阶段共有学校2.44万所,普通高校2738所,特殊教育学校2244所。
2020年我国共有各级各类在校生2.89亿人。其中入园儿童1791.40万人,在园幼儿4818.26万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3440.19万人,在校生1.56亿人;高中阶段招生1504.00万人,在校生4127.80万人;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183万人;招收各种形式的特殊教育学生14.90万人,在校生88.08万人。
3、市场发展现状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目前覆盖了约4000万名学生
另外根据基金会《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进展(5周年)》报告指出,截止到目前,我国共有29个省份的1590个县实施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学校13.4万所,受益学生总数达3600多万人,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资金1591亿元。并在2021年秋季,农村儿童学生的膳食补助标准再次提高,从4元提高到5元。
万喜餐饮打造中小学营养配餐供应样板
当前我国学生营养配餐供餐模式主要有学校食堂供餐和企业供餐两大类。其中学校食堂供餐为主流模式,与企业供餐相比,其既便于学校管理,又能保证营养均衡、食品安全和资金使用安全,是一种更为理想的方式。另外近年来随着学生规模的增加,一些学校食堂已经无法满足供餐需要,存在由学校供餐转变为企业配送的现象。
在上述背景下,由于万喜餐饮集团的科学理念与各地方优化升级中小学营养配餐体系的需求相互呼应,其在2021年成功开拓黑龙江、河南、河北等区域的中小学营养配餐,并积极创造条件实施“放心午餐”工程,着力保障学生午餐放心安全、营养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在推进中小学营养配餐升级过程中,万喜集团依托自身创新打造的中央厨房,通过强化环节把控,将精细化管理渗透到中央厨房作业线的方方面面,,从技术和管理层面,把好食品安全、营养搭配、服务质量、科学管理、疫情防控“五关”,成为“放心午餐”工程行稳致远的“压舱石”。
中央厨房成为整体工程行稳致远的“压舱石”
机械化、自动化、精细化的流程管理提升中央厨房的运营效率与科学配餐品质
以沧州中央厨房为例,全自动洗菜机、土豆去皮机、葱蒜斩拌机、排骨锯骨机、砍排机、包子机……这些机器设备生产车间一应俱全,形成完整的半自动化生产链条,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
精细化的流程管理提升餐品安全与运营效率
以清洗车间为例,未经清洗的蔬菜放在黄色篮筐,洗过后则放在白色篮筐里,防止清洗前后的蔬菜混杂,便于目视管理。同样,禽肉、豆制品、水产品分别放在红色、白色、蓝色篮筐中。
原料把控从源头保障了配餐的品质安全性
配送环节实施严格食安准则,为“放心午餐”把关
午饭配送前,会经过快餐专用杀菌设备,杀菌同时加热饭菜的中心温度。30分钟过后,午饭放入专业保温箱内,贴标识封箱装车,保温箱采用食用级聚氨酯材料,保证3小时内午饭的温度都在60℃以上,10点左右出发,能保证在中午下课前准时送到,真正实现了蔬菜从田间地头到学生餐桌的‘一站式’服务。
引入第三方风险防护机制,为系统安全加码
万喜餐饮为项目缴纳数百万级公众安全责任险,为保障单位人身、财产安全保驾护航。同时,万喜严格执行HACCP(HazardAnalysisCriticalControlPoint)管理体系,通过引入行业代表性科技食安作为第三方安全考核。近30年来,HACCP已经成为国际上共同认可和接受的食品安全保证体系,主要是对食品中微生物、化学和物理危害的安全进行控制。引入HACCP管理体系,反映了万喜在食安层面“从严把控”的理念。
市场发展弊端
脏乱差等市场乱象频发,食品安全引人担忧
企业供餐方面:脏乱差等市场乱象频发,食品安全引人担忧。例如2021年9月,哈尔滨市有媒体曝光,黑龙江省佳明佳营养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违规使用非专用配送车辆为学生配送“学生餐”事件;
2021年11月,河南电视台《都市报道》官方微博报道消息,吃过学校的营养午餐后,新乡封丘县赵岗镇戚城中学30多名学生出现呕吐、拉肚子现象,戚城中学王校长哽咽着表示换不动送餐公司,是教育局招标的。
再就是近期2022年3月5日,有网友爆料,位于天津市西青区的一家给多所中小学校配餐的公司工过程中存在环境脏乱、餐具清洗不彻底等问题。3月8日上午,“处置欣程达营养餐配送中心违法违规问题联合调查组”发布通报。根据通报,涉事企业为天津市欣程达营养餐配送中心,经调查,该企业存在临时雇佣人员未进行健康检查、未取得健康证明上岗工作、操作间地面食物残渣存留等问题,已被吊销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经营者赵洪海被处以100万元罚款,禁止从事食品行业。
需要加强多主体协同,加强督促检查,完善监管体系
目前在我国餐饮市场结构中,快餐占据第一品类“宝座”。有数据显示,在2024年上半年,我国快餐门店规模近382.7万家,占整个社会餐饮的48%,仍旧占比最大。
速冻火锅料产业上游主要包括粮食、肉类、水产品等原材料,以及冷链设备、食品添加剂等行业。我国为世界农业大国,近几年国家加强了对农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促进了我国种植业、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使速冻火锅料行业所需原材料的供应得到了充分保证。与此同时,冷藏设备和食品添加剂行业的不断发展,也为速冻火锅料行业提供了重要支撑。
近年来,我国餐饮行业呈现出显著的复苏与增长态势。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餐饮收入52890亿元,同比上升20.4%,这一数据明确指向了餐饮市场的稳步回暖与积极态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饮食习惯逐渐发生转变,各大蚝油品牌对消费者的不断培育,以及对渠道的持续下沉,蚝油的消费场景逐渐扩大,渗透率持续提高,蚝油品类呈现从地方性向全国化、从餐饮后厨向居民餐桌快速发展的势头,使得需求量稳步上升,同时带动市场规模稳步上涨。
我们常说的“面粉”指小麦粉,即用小麦磨出来的粉,是常见的食品原料之一,是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主食,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等成分。面粉按蛋白质含量的多少可以分为高筋粉、中筋粉以及低筋粉。其中高筋粉用于制作面包;中筋粉用于制作面条、点心;低筋粉用于制作点心和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