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8859cbd52d4f6b9e49c13c19a98c77202988262019-10-2515:00:56/a/20191025/ac8859cbd52d4f6b9e49c13c19a98c77.shtml
孩子上学,中午在学校吃饭,这在人们眼里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其实,中小学生在校吃午餐,是在20年前开始形成。2001年国家多部门联合颁发了关于印发《关于推广学生营养餐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要求,把学生营养餐的推广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工作计划。20年来,学生午餐从无到有,从俭到丰,从重视安全再到营养均衡,严格的制度和重重保障,让孩子吃得好、吃得放心、吃得健康。
一天百种菜肴三个月不重样
其实大约从2000年开始,南京市中小学才开始统一提供午餐。在此之前,学生中午多以回家吃为主,少数中学有食堂,提供的饭菜很简单,以吃得饱为主。
“我在上初中的时候,就是自己拿一个铁饭盒,从家里带点米,早上在学校淘下米,然后交给食堂去蒸。中午就找到自己的饭盒,每天就打一个荤菜,一个蔬菜吧。”教师邹晓实回忆说。
另一位教师杨培红则表示,“我们当时是固定的每个月,按照午餐的天数交伙食费和一些粮票,一盆饭、一个荤菜、两个蔬菜。”
“2005年之前学生以回家吃、在外面吃为主;2005年到2010年的时候,由餐饮公司配送,每天学生吃的只有四菜一汤,没有什么选择性;2012年我们食堂建成,初期品种大概几十份,现在大概每天有100多个品种,供学生选择。”南京市第九中学食堂管理人员朱玉介绍说。
阳光透明让学生吃得放心
中小学生午餐,不仅要吃得好,还要吃得安全、吃得放心。一道菜从原材料购买、运输、存放,所有环节都有记录可查。进入学校食堂后,洗菜、切菜、炒菜,再到盛到学生盘中,每个加工步骤都在监控下进行。实时监控画面同步在学校和教育局大屏上显示,孩子在校吃得安不安全可随时查看。
今年初,江苏省首批“阳光食堂”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试点在南京建邺区、苏州张家港市、盐城东台市、泰州姜堰区和高港区启动,已有276所学校进驻省级统一平台。学生食堂所有环节得到省、市、区、校四级层面的严格监管。
“源头方面把控到位,其它的应该就没有什么问题,作为家长来说还是挺放心的。”学生家长说。
今年3月,国家公布《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提出中小学幼儿园应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有条件的中小学幼儿园还应建立家长陪餐制度。今年4月1日起,我省中小学幼儿园实施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有学校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
“不仅是陪伴孩子们吃饭,更重要的是接收孩子们的一些信息,包括对食堂的意见等等。比如一些孩子们提出来蔬菜少了,那我们就增加多一点蔬菜供应,还有学生提出来能不能供应水果,我们会增加这方面供应。”南京市第九中学副校长王艳飞表示。
“食堂每天做21项常规自查,每个月有48项。市教育局组织飞行检查,这个检查不打招呼,推门就进。”南京市教育局体育健康与艺术处副处长张萍介绍。
1998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学生营养午餐营养供给量》,部分地市一直参照该标准制定营养菜谱。随着人们饮食健康的观念转变,学生午餐更要讲究营养均衡。今年,南京市玄武区31所中小学自办食堂启用"学生膳食营养管理平台",学校食堂根据数据库,制定符合营养标准的菜单。家长则可以看到每天菜谱的营养元素含量及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