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男子的气味里有种基本的东西,就像火焰、风暴和咸水海洋。它搏动着,带着轻快与渴望,彰显着一切强壮、美好和欢乐,给我一种实实在在的幸福之感。——海伦·凯勒《我生活的故事》
没有哪种爱,比对食物的爱更真诚。——萧伯纳《凡人与超人》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食物史:菜谱代代相传,活在进餐触发的回忆和情绪里;菜肴唤起童年的温暖和幸福,宛若包裹在母亲的爱意之中。对许多人,尤其移民家庭而言,这些家族菜谱也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是一部关于根源、故乡和跨文化交往的无言历史,它们和姓氏一起定义着一个家族。
各位可以想象,我的童年食物是非常多样的,每道菜都让我想起家族历史的不同侧面——它的起源、它的伤痛、它的颠沛流离,一如克劳迪娅·罗登所写的那样。不过食物中也有更加私人的感受。每每路过伦敦街头的某家阿拉伯餐馆,闻到加了豆蔻的阿拉伯咖啡的香气,我都会立刻被拉回儿时的场景:外公坐在一棵树下玩双陆棋,一手举着热气腾腾的玻璃杯,一手摆弄着两只骰子。如果是小牛肉配土豆泥,或是一大碗柏奇(Bircher)麦片的气味,我又会回到祖父母在诺伊豪森的起居室,远处传来莱茵瀑布的隆隆水声。气味和味道是通向过往的直路,从我自己的过往一直通到祖祖辈辈。现在我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们一边吃着我岳母料理的旁遮普菜,一边吃着我父母做的德式炸猪排、贝果面包、土耳其果仁蜜饼和杏子酱肉丸。他们长大后也会有复杂的食物记忆,那将是一部扑朔迷离的奇妙历史。
《五感之谜:神经科医生漫游感官奇境》,[英]盖伊·勒施齐纳著,高天羽译,理想国|北京日报出版社2023年2月。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