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爷几年68岁,已经患糖尿病15年了,平时很注重血糖的控制,按时服药的同时也注意控制饮食,平时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现在这个季节正是小米成熟的季节,家人熬了小米粥让王大爷喝。但是他却不敢喝,生怕引起血糖波动。那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和小米粥呢?
小米粥的升糖指数为71,其他主食如白面条的升糖指数为81.6,米饭的升糖指数为83.2,相比这些主食小米粥可以食用,但是最好与其他的杂粮一起,可以降低血糖的升糖速度。
另有研究表明,小米中的膳食纤维、蛋白质、植物化学物等成分有助于抑制消化酶的活性,从而延缓淀粉消化。
根据糖尿病小鼠实验,小米中的膳食纤维具有与大豆不溶性纤维相似的理化特性,可以延迟葡萄糖的扩散并抑制其在胃肠道中的吸收。由于植物化学物、膳食纤维等成分主要存在于小米的谷皮和糊粉层,碾磨过程会造成相应营养物质的损失,故碾磨程度低的全谷小米比精制小米具有更平稳的餐后血糖效应。
根据一个随机交叉试验,其涉及到上百位患者,他们都按照美国糖尿病学会标准饮食。其中一组额外每天食用约1又1/3杯小米,另一组不食用。结果是带小米的饮食降低了人们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这意味着它加强了长期血糖控制水平,还带来了其他好处,比如降低胆固醇。美国糖尿病学会推荐的血糖水平是糖化血红蛋白测试结果小于7。这些受试者刚开始的测试结果是8.37,吃小米几个月之后平均值降到了6.77。
糖尿病患者该如何选择主食?
对于轻型糖尿病患者,需保证一日三餐,早、中、晚按1/5、2/5、2/5分配热量;对血糖较高、病情不稳定的患者,提倡少量多餐,从正餐中匀出一小部分食物作为加餐用,每天5~6餐,其好处是既可防止餐后高血糖,又可避免下餐前低血糖。
糖友不仅要“吃”主食,而且还要“会吃”。一是“定时定量”、“少量多餐”,这样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减轻胰岛负担,保持血糖平稳。二是“粗细粮搭配”,因为粗杂粮富含膳食纤维,消化吸收慢,其“血糖生成指数”低,餐后血糖升幅也低。三是“吃干不喝稀”,因为稀饭的升糖指数高,喝稀饭会使餐后血糖明显升高;相比之下,干饭消化、吸收及排空较慢,因而餐后血糖上升较缓、较低。四是吃糖分高的根茎类蔬菜(如土豆、山药等)时要相应减少主食。
推荐几个小米粥的食疗方:
1、山药小米粥
取山药250克、大米100克、小米50克。将山药洗净去皮切块,加入大米跟小米,加适量水一起煮30分钟即可,可以加适量盐调味。具有生津益肺,补脾养胃的作用。
2、小米燕麦粥
燕麦里加点小米,做成燕麦小米粥,喝起来清香绵柔,还有安神助眠、降脂降糖、养胃润肺的效果。具体做法:燕麦100克、小米100克、枸杞适量。燕麦片、小米、枸杞洗净,放入冷水浸泡30分钟。煮锅中加入适量水,放入燕麦,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15分钟后,加入小米,搅匀。煮熟后,加入适量枸杞,关火,焖10分钟后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