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老年医院慢病与健康管理研究中心
原创/编辑:卢甜甜
煮粥小技巧
1、熬粥时添加粗粮和豆类,粗细搭配:粗粮包括谷物类(玉米、小米、红米、黑米、紫米、高粱、大麦、燕麦、养麦等);杂豆类(黄豆、绿豆、红豆、黑豆、蚕豆、豌豆等);块茎类(红薯、山药、马铃薯等);细粮包括精加工的小麦、大米、糯米等,粗细搭配不仅可以增加膳食纤维,还可以降低血糖指数。
2、可以将杂粮的杂豆先浸泡6-8h,煮粥时在充分煮熟的基础上,要注意尽量保持豆子的完整性。豆粒和米粒的完整性越好,消化速度越慢,血糖上升也越慢。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宜食用豆类,可选用杂粮粥。
喝粥小技巧
1、忌空腹喝粥,干稀搭配。吃进去的食物在成为葡萄糖前,需要经过食道和胃,胃会把我们吃进去的食物进行研磨,成为食糜后进入小肠,在小肠内消化吸收,进而引起血糖的升高。
2、减慢进食速度。进食的速度对餐后血糖指数影响也很大。
往往进食越快、暴饮暴食、狼吞虎咽的人,进食后,血糖反应更高,血糖升高更快,所以建议糖尿病患者喝粥要像喝酒似的,小口慢饮,最好边吃菜边喝粥。
3、喝杂粮粥。不要喝单纯的白米粥,可以用杂粮和大米搭配一起做粥喝,比如燕麦,其含有的葡聚糖不仅不会促进血糖升高,反而会降低葡萄糖的吸收速度。比如红豆、绿豆等杂豆,其升糖指数在20~40之间,而且完整性好、消化速度慢、血糖上升越慢。
有研究数据表明,单喝大米粥时,在健康人中测定的大米粥血糖指数可高达102,而加水煮烂的红小豆只有24,一半红小豆加上一半精白米的混合粥,血糖指数就能降到73。可见,豆类的血糖生成指数相对较低。常见的血糖生成指数低的做粥食材还包括芝麻、莲子等。
4、喝凉粥。一直以来,我们都习惯喝热乎乎的粥,粥在煮熟之后,淀粉已经被分解所以升糖快。而放凉之后淀粉会出现老化,升糖就不会那么快。如果胃不好的糖友,也可以选择加热后再喝,这样已经老化的淀粉,即使加热升糖也不会太快。
5、控制好量。每顿饭不要超过一小碗(约200g)左右,要注意减少主食,使每天摄入的总热量保持不变。
说了这么多,最后提醒广大的糖友:注意监测血糖的变化,尤其是喝粥后2小时的血糖情况。通过掌握正确的喝粥方法,咱们糖尿病友不用“望粥兴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