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来,我坚持早起给家人做早餐,喜欢寻常时令蔬菜、水果,做一些简单饭菜,苏东坡的“人间有味是清欢”即是我的饮食态度。
北宋时期的苏东坡,博学多识,他的成就不仅仅体现在文学、艺术上,其对医学的研究也是颇有建树的。他与当时名医交游甚广,常和他们在一起讨论医学。苏州名医庞安时爱好书画艺术,与苏东坡情趣相投,庞氏有“为医不图利”的情操,为苏轼所尊崇。苏轼任地方官时,大力推广惠民医疗机构,如遇饥荒、瘟疫,则派人施粥、熬药,亲自带领医生救治病患。他主持官办的安乐坊收治贫苦病患,三年救治千人,直到其去世,还一直延续。
苏轼和欧阳修有一段针砭中医弊端的精彩对话,对当时社会流行的一些庸医的歪理邪说毫不留情地给予尖锐的抨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有这样的评价:宋朝士大夫多精通医理,尤其以苏轼与沈括博洽多闻。后世大多只知道苏东坡有很多美好的诗词歌赋传世,却不知道他搜集整理了“苏合香丸”“至宝丹”“礞石散”等170余剂药方流传后世,沿用至今,这也是苏学士的功绩之一呀。
苏东坡一生精通养生之道,首先要谨慎饮食起居。他曾开给友人张鄂一张《战国策》中的“药方”: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苏东坡提倡“人间有味是清欢”,平时当多食蔬菜,少食山珍海味。他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寻常有味的清欢——“东坡肉”“东坡鱼”“东坡饼”。
由于宋朝重视医学,老百姓也很懂得养生保健,饮食起居都很讲究。苏轼在日常生活中就有着良好的起居习惯,如睡前浴足,水深必至膝,温、凉水交替,揉按后安卧,五更起床,晨起梳头百遍,常年如此,并自嘲“老栉从我久,齿疏含清风”。
养生源于日常,要动静结合,多走动跑步,不能贪图安逸,久坐不动,就是苏轼所谓的“安步以当车”,华佗也有“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之说。苏轼推崇静坐养生,黎明时必面向东南,盘腿打坐,先叩齿数十次,吞咽唾液,后握固调息,使心澄湛,诸念不起;内观五脏,气走丹田;再按摩脚心、脐下、两腰及颜而耳廓直至发热;最后揉鼻两翼,梳发百余次而止。
在饮食上,苏轼认为“已饥方食,未饱先止,散步逍遥,务令腹空待饥饿时就餐”,并且饮食量应适当,不可过饱,以免加重胃肠负担,消化不良,久之成疾。苏轼还强调用餐时当细嚼慢咽,餐后则适当散步以助消化和吸收。苏轼大力推崇食疗养生,百姓荒年代粮之物——芡实,被苏轼视为食疗佳品,他在《东坡杂记》中载:“人之食芡也,必枚啮而细嚼之……足以致上池之水,故食芡者,能使华液通流,转相挹注。”芡实有滋润脏腑的作用,他认为食熟芡实当一枚一枚地细嚼慢咽,每天吃10至20枚,应持之以恒,如此服用可补益脑髓,促进消化。菊花、构祀、地黄也是他喜爱的,可养肝明目。
重视修身养性的苏学士怀“致君尧舜”之志,但因政治原因宦海几度沉浮。他非常重视内心调节,始终坦然面对现实,不卑不亢。苏轼注重“安与和”的养生之法,他指出:“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任之应物者顺,外轻内顺,而生理备矣。”尽管身处颠沛流离之所,他仍能让自己心境平和,洒脱自如,保持安和的健康心理状态,并总结出三养理论: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他指出“安心”乃是安身养生之基础,心安才能身安。而养生保健的最高境界即是“养心”,养一股浩然正气,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从苏东坡的大多诗词中能看出其旷达的胸襟、豪放洒脱的人生态度。
苏轼22岁入仕,尽管仕途不顺,未能在政治上充分施展才能,但却在诗词、散文、绘画、书法等方面冠绝当代。苏轼对医学的钻研,也为后人所称道,具有宽广的胸怀及爱民思想的他,深受百姓爱戴。
苏轼小楷《养生论》拓本(局部)
(上下滑动查看)
二十四节气养生食谱
近期热播的电视剧《后浪》在聚焦中医传承的同时,也向观众传达着正确的养生理念。剧中每个节气都选取了有代表性的习俗、花草动物、美食等元素,构成一幅节气画卷。养生讲求顺应四时自然气候,让我们跟着《后浪》一起探寻二十四节气的养生食谱。
——编者
夏至
电视剧《后浪》夏至节气之转场空镜
●夏至阳气最盛,阴气始生,天地阴阳转换。“夏至三庚数头伏”,因此民间有“夏至不可不热”的说法。
●夏季脾胃消化功能相对较弱,饮食宜清淡不宜肥腻,常进稀食是夏季饮食养生的重要方法之一。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常食咸味以补心。《周易》理论认为:夏属火,对应五脏之心,因此夏至后重在养心。除了饮食清淡,还可适当吃些苦瓜、苦菜等苦味类蔬菜,以助心气和肺气。饮食不可过寒,冷食瓜果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还要避免贪凉过度,夜卧吹冷。且不宜过分剧烈运动,汗泄太多,损伤阳气。出汗过多时,不能立即用冷水洗头、淋浴,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
饮食推荐
夏至面:《帝京岁时纪胜》记载:“冬至饺子夏至面。”夏至吃面是很多地方的习俗。夏至时节吃凉面降火开胃易消化,最合时宜,如延吉冷面、上海冷面、天津捞面、老北京麻酱凉面……
薄饼:农家还擀面为薄饼,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和腊肉等,祭祖后食用,俗称“夏至饼”。
麦粽:江南夏至食俗一般有麦粽、角黍,不仅可食用,还当做礼物馈赠。
酸枣粥:健脑益智,助消化,降血脂。
桂圆粥: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荷叶茯苓粥:清热解暑,宁心安神,止泻止痢。
八宝鸭:营养不良调理,健脾开胃,滋阴,补虚养身。
荔枝:口感爽脆,补虚益肺,是夏至的时令水果。
汆丸子冬瓜:降血糖、降血压、利尿。
乌梅小豆汤:由乌梅、黄豆、绿豆、黑豆组成,消暑止渴、补足中气,缓解身体内火过旺,特别适用于儿童。
夏至养生汤:核桃仁10g芡实10g百合10g翻炒后薏仁10g银耳5g龙眼肉5g党参5g带心莲子5g去核大枣5个生姜1片用于炖肉食用(一人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