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消毒器属于纯物理消毒方法,通过紫外光线的照射,破坏及改变微生物的DNA结构,使细菌当即死亡或不能繁殖后代,达到杀菌的目的。真正具有杀菌作用的是UVC紫外线,因为C波段紫外线很易被生物体的DNA吸收,尤以253.7nm左右的紫外线。紫外线杀菌设备具有简单便捷、广谱高效、无二次污染、便于管理和实现自动化等优点,随着各种新型设计的紫外线灯管的推出,紫外线杀菌的应用范围也不断在扩大。
在医疗环境卫生中,利用紫外线对空气进行杀菌主要有两种方法,其一,静态空气直接照射法,通过悬挂紫外线灯或者紫外线灯车直接照射,其缺点是照射不到的地方不能消毒,消毒时人不能在场;其二,流动空气消毒法,采用动态空气消毒机,这种消毒机恰好可弥补以上两点缺陷。流动空气消毒机工作原理是通过室内空气循环,对通过消毒机内的空气进行杀菌,从而达到对整个室内的空气消毒的目的。
目前各个紫外线设备通过安装紫外线灯管达到消毒空气,消毒水的目的。
以上两种方法用途也逐渐普及,走向了家庭,办公室,公告场所。功能也多样化,甚至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民用版本加入了定时、有人在场自动关闭、远程遥控灯功能。除菌效果显著,能起到预防、保健等作用。
使用标准
医疗参照卫生行业标准WS/T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中的条款执行:紫外线杀菌灯吊装高度距离地面1.8-2.2m;功率按照1.5W/m3进行计算配置;使用时环境相对湿度要低于80%、环境温度好在20°C-40°C,且需在封闭环境下至少照射30min。使用中的紫外线杀菌灯在1m处的辐照强度≥70μW/cm2为合格。灯管9000小时紫外线强度维持率85%。紫外线可杀灭空气中的病毒,每10m2悬挂1支30w紫外线灯管为宜,悬挂高度一般不超过2m,每次照射30~60min[28]。
按照国家标准GB19258-2012《紫外线杀菌灯》的要求对紫外线杀菌灯的辐射照度进行隔天测量。
使用注意事项
消毒作用的原理
以破坏微生物体内的DNA与RNA结构,使病毒、细菌等微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发生断裂、交联或形成光化产物。波长在185nm左右的紫外线,还可以作用于空气中的氧气,产生具有强氧化作用的臭氧,也能达到杀死病毒和细菌的目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的遗传物质是RNA,紫外线可以作用于病毒的遗传物质,导致病毒的RNA断裂,使其不能正常合成所需的蛋白质,从而杀灭病毒。
光谱图,其中紫外线里UV-C段254nm波长杀菌消毒效果好,因此目前用来消毒杀菌的紫外线灯以254nm波长的紫外线居多。不同的波长的紫外线有着不同的医疗应用价值。
电光性眼炎(Photokeratitis电光性角膜炎)
发病机制
角膜可透射可见光谱中的大部分光线,但会吸收紫外光谱中的光线。吸收主要发生在复层角膜上皮,可在数小时内导致表层上皮细胞死亡和脱落。
光线暴露可以破坏角膜上皮伤害感受器轴突终端。在没有角膜上皮的情况下,上皮下神经丛受到各种环境影响而产生刺激,进而导致角膜疼痛。
角膜上皮表层再生以及症状和体征消退见于24-72小时内。动物模型研究表明,这一迅速反应源于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migrationinhibitoryfactor,MIF),MIF是宿主警报系统和应激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助于伤口愈合。
常见致病原因
诊断标准(GBZ9-2002,职业性急性电光性眼炎(紫外线角膜结膜炎)诊断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2)
有紫外线接触史,并具有下列表现者即可诊断:眼部异物感、灼热感加重,并出现剧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角膜上皮脱落,荧光素染色阳性,放大镜或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呈细点状染色或有相互融合的片状染色;并可见到上下眼险及相邻的颜面部皮肤潮红。结膜充血或伴有球结膜水肿。
处理
暂时脱离紫外线作业。急性发作期,应采用局部止痛,防止感染的治疗,辅以促进角膜上次修复之治疗。其他处理,观察病情24小时。
药物治疗
人工泪液缓解症状,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细菌感染,贝复舒滴眼液可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刺激细胞再生,加速组织修复,减少瘢痕形成,这3种药物对于电光性眼炎损伤的角膜上皮都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有研究提出角膜绷带镜可以起到止疼作用及镜片对药物的缓释作用,加速角膜的修复。
预后
紫外线辐射对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除光性角膜炎外,还包括红斑、翼状胬肉、某些类型的白内障、非黑素细胞皮肤癌和皮肤恶性黑素瘤。
参考文献
[1]DeborahSJacobs,etal.Photokeratitis.www.uptodate.com2020UpToDate,Inc.
[2]FinnLE,GutowskiJ,AllesS,etal.PhotokeratitisLinkedtoMetalHalideBulbsinTwoGymnasiums-Philadelphia,Pennsylvania,2011and2013.MMWRMorbMortalWklyRep2016;65:282.
[3]雷继承,杨倩倩,刘德成.重症电光性眼炎罗哌卡因与利多卡因混合液的临床疗效[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7,39(4):311—314.
[4]高姗,徐红辉,林江.电焊工人发生电光性眼炎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6,38(12):909-912.
[5]TurnerA,RabiuM.Patchingforcornealabrasion.CochraneDatabaseSystRev2006;:CD004764.
[6]McGeeHT,FraunfelderFW.Toxicitiesoftopicalophthalmicanesthetics.ExpertOpinDrugSaf2007;6:637.
[7]CullenAP.Photokeratitisandotherphototoxiceffectsonthecorneaandconjunctiva.IntJToxicol2002;21:455.
[8]TenkateTD.Opticalradiationhazardsofweldingarcs.RevEnvironHealth1998;13:131.
[9]KaraiI,MatsumuraS,TakiseS,etal.Morphologicalchangeinthecornealendotheliumduetoultravioletradiationinwelders.BrJOphthalmol1984;68:544
[10]李冰,李晋春,王效武.紫外线光损伤角膜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J].眼科研究,2005,23(5):485—487.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李梓桐、李海丽专家共同撰写!
李梓桐医生
李海丽,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眼科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