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延续三千余年,大致可分为苏美尔文明和巴比伦—亚述文明两个阶段,前者以苏美尔语文献为主要标志,后者以阿卡德语文献为主要标志。苏美尔文明从乌鲁克时期(约前3500—前2900)起,历经早王朝时期(约前2900—前2334)、阿卡德帝国和古提王朝的异族统治时期(约前2334—前2113),于乌尔第三王朝时期(约前2112—前2004)复兴并臻于鼎盛。随着公元前18世纪巴比伦第一王朝的建立,苏美尔文明最终消亡。苏美尔人建立了人类最早的城市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教育等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大量文献资料和考古材料为一窥其饮食文化提供了可能。

乌鲁克时期与早王朝一脉相承

乌鲁克文明是苏美尔人创造的第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根据考古学定义可分为两个阶段,即乌鲁克晚期(约前3200—前3000)和捷姆迭特—那色时期(约前3000—前2900)。1912年,德国东方学会开始挖掘乌鲁克遗址(位于今伊拉克的瓦尔卡地区),与饮食有关的出土器物包括斜面碗、乌鲁克石膏瓶、滚筒印章和大量古朴文献。斜面碗是给建造神庙的工人发放口粮的量器,大小基本相同,具有统一规格。乌鲁克石膏瓶描绘了人们为女神伊南那献祭的场景:进献者排列整齐,每人手捧不同形状的容器,其中装有各种食物,可以辨别的主要有饮品和水果;进献者身后跟着成群的牛羊等献祭牲畜;一些滚筒印章刻绘了人物、动物及植物形象,可识别的有谷物、牛羊及鸭子。1925—1926年,美国考古学家发掘了捷姆迭特—那色遗址,也发现了烧过的谷物、泥斧、泥镰和陶器等。

在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上,乌鲁克时期与早王朝时期一脉相承,没有明显的分水岭。1922—1934年,英国考古学家伦纳德·伍利爵士主持发掘了乌尔城,清理了100多座王室墓葬,大部分属于早王朝后期(约前2600—前2500),其中一座王陵出土的一块镶嵌板即“乌尔军旗”,描绘了宴饮及进献牲畜的场面。随葬品中有大量羊、牛、鱼、猪和少量瞪羚、鸟类的骨骼、牙齿或角,以及金、银、铜或石制容器。在王后普阿比的墓葬中,还发现了饮用啤酒的金制吸管和银制酒罐。此外,一些私人墓葬也发现了陪葬牲畜的骨骼。另外,在早王朝时期的辞书(把同类概念集中在一起的表)、谚语等文献中,也有关于水、面包、鱼、肉、啤酒、汤、蔬菜和水果的记载。在早王朝时期的滚筒印章中,常见的刻画主题是宴饮场面,镶嵌画和石刻大多描绘了献祭牲畜及贡物的场景,也有少量描绘乳制品加工的生活场景。

王室和神庙垄断最佳饮食资源

阿卡德帝国是由塞姆人建立的统一王国,结束了早王朝时期苏美尔城邦的争霸局面,其官方语言为阿卡德语,但受苏美尔文化影响很深。此时的文献中记载了大量配给食物的情况,还提及畜牧业和渔业。狩猎和捕鸟也是当时人生存的辅助手段,时常出现在滚筒印章的图案中。古提王朝史称“黑暗时代”,留下的史料极少,我们难以了解当时的饮食情况。此后,苏美尔人重新夺回了对两河流域南部的控制权,建立了乌尔第三王朝。乌尔第三王朝是苏美尔人建立的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又称“新苏美尔时期”,历经乌尔那穆、舒勒吉、阿马尔辛、舒辛、伊比辛五位国王,共计108年。这一时期的大量经济和行政管理类文献,是研究苏美尔人饮食结构的主要材料。其中,王室贡物调拨中心出土泥板档案上万块,主要反映了社会上层的饮食情况。

第二任国王舒勒吉在其统治的第38年,建立了王室贡物调拨中心(位于今伊拉克的德莱海姆),主要负责接收和管理各地贡献给王室的礼物、神庙牺牲、赋税及战利品(以牲畜为主),并在神庙的祭祀活动、王室的日常开销、外事活动、士兵和官员的俸禄中,按照相应规定进行再分配。贡入的牲畜主要分为三个等级:育肥的牛羊或肉质鲜嫩的羔羊为最高等级,通常献祭给神庙,供王室成员及外国使节享用;没有育肥或质量较差的牲畜,供信使、宫廷仆从、侍卫及士兵食用;已经死亡的牲畜为最低等级,被送到库房进行再加工,做成肉干,肉筋和肉皮则制成手工艺品,还有一些被喂给圈养的狮子或狗。另外,一些圈养起来供王室娱乐的野生动物,如熊、狮子、野驴、瞪羚等,偶尔会作为野味食用。其他贡入物资,例如大麦、面粉、油、乳制品及香料等,也都分为不同等级,根据官员级别及实际用途进行分配。

总之,从贡物中心档案来看,王室和神庙垄断了最优质的饮食资源,然后是各级政府官员、宫廷及神庙的服务人员、士兵等,按照职务高低而享受不同等级的饮食待遇。

根据工种和性别配给食物

除了支付大麦作为报酬外,监工还给工人发放面包、啤酒和汤以及其他可带回家中的物品。奴隶可以领到的食物有(大麦)面粉、芝麻油、猪油、糠麸、羊肉、盐和香料,他们喝的汤里加入了研磨面粉、干芝麻糠、羊肉、盐和香料。建筑工人领到的份额多于奴隶,并增加了绵羊肉、干鱼、鸭子、鸽子及一种生长在沼泽地的田鼠,建筑工人在施工间歇还会领到面包和啤酒。一些工头有时还会领到椰枣、湿芝麻糠等。工人的食物配给并非一成不变,不同月份和施工的不同阶段会有细微调整,但一般都会有面包、汤和啤酒。在节日庆典及工程竣工时,举行盛大的宴会,所有工人都会分得一些食物。

旮尔沙那的文献中还有关于厨房的记载,厨房一般与酿酒坊和磨坊同时出现,它们可能设置在一起,或构成一个食品加工单元。在厨房中,有头衔为“厨师”的统领,他应该是厨师长或监工,负责接收和清点送入厨房的芦苇(柴火)、面粉、肉类、油类、调料类物资,并统辖着几名工人,掌管厨房的整体运作。

旮尔沙那地区是目前苏美尔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这一地区的文献很特别,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了解新苏美尔时期普通民众尤其是雇佣工人的生活及饮食状况提供了参考。旮尔沙那的文献记载并非特例,乌尔第三王朝的其他行省,例如温马和吉尔苏等地区,出土的文献也有建造厨房的记录,暗示了厨师与厨房、厨房与酿酒坊及磨坊的关联。

后世文献佐证苏美尔饮食

古巴比伦时期,苏美尔语已不在日常交流中使用,而只作为书面语保留在部分校园文书及文学作品中。其中一些辞书及其他文学作品的苏美尔语抄本,为研究苏美尔人的饮食提供了补充。

古苏美尔和新苏美尔时期的文献主要反映了社会上层的饮食情况,与此不同的是,古巴比伦早期(即伊辛—拉尔萨时期,约前1900—前1800)的苏美尔谚语抄本中,提到了穷人艰辛的生活。例如,一些文献写道:“(还是)让穷人去死吧,(还是)让他们别活了!他们有面包的时候没有盐,有盐的时候没有面包;他们有肉的时候没有调味品(芥末),有调味品的时候没有肉!”;“穷人必须要想着下一顿饭”;“穷人(吃饭)从喝汤开始”;“穷人(的地位)是如此低下,他们要用嘴里挤出的(口粮)偿还债务”。还有的谚语将富人与穷人做了对比:“富人吃……,穷人吃一种低等级的面粉。”由于谚语带有一定的夸张性和感情色彩,不如经济及行政管理类档案可信,因此只能作为研究底层人饮食情况的参考。

古巴比伦时期的辞书中,经常在苏美尔语词汇后给出对应的阿卡德语,此时关于食物的双语辞书非常详尽,种类和丰富性超过早王朝时期。其中包括专门记载各种蔬菜和调味品的辞书,记载汤、啤酒、面粉和面包的辞书,记载蜂蜜、食用油、牛奶、奶酪和水果的辞书。每种初级加工食品又根据原材料或食用者而分为许多种类,反映出苏美尔人饮食的多样性。

古巴比伦时期的苏美尔语抄本《宁卡斯赞美诗》主要赞美苏美尔的啤酒女神宁卡斯,详细记载了啤酒的酿造过程:首先将生面团与香料混合后在炉中烘烤,将麦芽浸泡至发芽;然后将麦芽浆煮熟并冷却;最后是麦芽汁的准备及发酵。待啤酒酿成后,将其从酿造缸过滤到储存缸中,便可以倒出饮用,也可以借助芦苇或金属制成的吸管直接饮用。

THE END
1.15种15分钟即享的高蛋白高纤维美味午餐沙拉鸡肉卷饼奶酪这款美味的金枪鱼三明治因鹰嘴豆而获得了额外的蛋白质。 把一些鹰嘴豆捣碎加到金枪鱼里,能增强口感,也有助于馅料黏合在一起。 大蒜和是拉差辣椒酱搭配在一起,增添了令人愉悦的刺激风味,但您可以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其他辣椒酱,或者干脆不加,以获得更温和的口味。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N1V6ML05568E36.html
2.中国航天员菜谱,让外国同行流口水来自中国报道【中国航天员菜谱,让外国同行流口水 】欧美和俄罗斯的宇航员在太空中还依靠牙膏状食物或者像板砖的压缩食物时,中国宇航员实力证明,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也随着“天宫二号”上天了。对中国人来说,在太空开“满汉全席”不是梦, 看看咱们的食谱就知道了。彭博社称,多达100种中华美食被中国人带到了宇宙。比如早餐https://weibo.com/1611935011/Eh2kDhA4V
3.《二毛的老菜谱》第20期:川菜是一种高超的艺术,《四川烹饪》杂志【编者按】“中国美食不灭,正得益于几千年来中国饮食文化极富生命力的发展。”美食家二毛收藏老菜谱30余年,所藏文献跨越明清到上世纪80年代。 《二毛的老菜谱》栏目将以不同的年代、地域、菜系、事件、名人为线索,在老菜谱里探寻美食文化的历史和变迁。 http://scdfz.sc.gov.cn/scyx/scms1/content_30471
4.美食图书馆+77本或摘抄或感想或食谱:坚持看到最后这里总有一本是书中的女主是开洋果子店的,最后和来自中国的摄影师,专门为杂志拍和分享世界各地的美食男朋友的故事。她父亲说,享用食物时心里应该是充满感恩和快乐的。如果恰好食客心情不佳,那么吃什么对他们来说都只不过是果腹,尝不出味道来,因为味道如何本来就有一定的主观性。 https://www.jianshu.com/p/662f0b1a1582
5.助企“菜单式”集成服务民生网一、精细“制单”,让“菜谱”更丰富,力求亲商助企“集成化”。县一级市场监管部门是服务企业的主力军,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服务效率不高、质量不优等问题。郓城县市场监管局坚持刀刃向内,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行“菜单式”集成服务,有效破解了这一难题。一是找准服务难点。由于三局合一、6个https://www.msweekly.com/show.html?id=124694
6.最全好书介绍3.人力资源管理及开发手册 / 人力资源经理杂志社编 /广州 : 中山大学出版 社, 2001 4.人力资源管理手册 The IEBM handbook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10)菜谱系列——掌握做菜的本事,不光能让自己活得更滋润,还能展现出你温柔有品味的另外一面。 1 《第二性》 被《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改变人类思想和https://m.360docs.net/doc/b713577471.html
7.www.chntrip.cn/xxxr69956693范冰冰刚出道之路的裸体艺术姿势暴露身体只穿内裤子子的裸体杂志 44.69MB 79好评 好深好痛好爽视频 91国偷自产一区二区二区于2021年开放_凤凰网 糖心翘屁股porn在线 炒鱿鱼的做法_菜谱_香哈网 《狂躁美女大BBBBBB》高清加长版免费手机观看_缅甸历史剧_中国汽车报 美女鸡插b图片 天操天做天日 猛插http://www.chntrip.cn/xxxr69956693
8.有外文书刊杂志音像CD等,每次去王府有外文书刊、杂志、音像CD等,每次去王府井都是专门奔他而去的! 最爱1楼的各个国家的菜谱,还有3楼的日本杂志,还有装修类的书籍! 日本杂志全北京好像只发现这里有卖,有时尚、美容美发美甲、美食等等 品种很全,价格偏贵,但是在北京也没有其他选择了 有喜欢的杂志最好提前预定,每次进的量很少,如果靠碰运气的话要https://m.dianping.com/review/21670364
9.特别降杂志2015年01期读菜谱美妙 作者:车前子 菜谱真是一种美妙的读物.读历史,觉得沉重;读地理,觉得渺小;读诗歌,觉得不合算—好容易省下了烟钱买了一部诗集,价钱也挺贵的无论在乱世还是盛世,这都是骇人的.高应美善为格子门,镂空精雕,有“通海国宝”之称.据说他雕的门被人运到香港,卖入欧洲,藏于某博物馆中,与外国顶级https://www.360qikan.com/tbjk/201501/
10.营养全面“薯”第一蔡冰到底其貌不扬的薯类凭借什么在我们的营养菜谱中占据首席之地? 著录项 来源 《医药保健杂志》 |2009年第16期|54-56|共3页 作者 蔡冰; 作者单位 无; 原文格式 PDF 正文语种 CHI 中图分类 儿童、少年营养; 关键词 营养学; 食物营养; 营养菜谱; 薯类食品; 入库时间 2023-07-25 11:23:48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medical-health-journal_thesis/0201266508627.html
11.下厨房美食生活杂志【那些虽然不太明白,但是听上去好厉害的外国菜】年味儿越来越浓厚,偏还就有一拨洋气的童鞋,欢乐地鼓捣外国菜。中国年、外国菜,没准有新惊喜哟。 我们试着告诉你一些北半球的时令食物、热门菜谱、以及厨房故事、书影音。每周通过 blog.xiachufang.com 更新,新浪微博 @下厨房 定时推送。推荐关注下厨房微信账号( 打开https://blog.xiachufang.com/page/17
12.环球人物杂志人民日报社主管2012年第05期环球人物杂志部级期刊 主管单位:人民日报社 主办单位:人民日报社 国际刊号:1673-6176 国内刊号:11关键词: 餐厅 记者 泰国 人民币 外国人 外地人 朋友 美景 前些天,我和朋友一起来到湄南河畔的“路透社甚至以《胡的欢迎晚宴在盖茨家,不存白宫》为标题,详细介绍了晚宴的客人及菜谱。 个性外交展魅力https://www.haofabiao.com/huanqrw/201205/
13.超级全的免费杂志索取汇总~希望加精不收集怎知不容易啊奉献出来5、您是否已经订阅《贝太厨房》杂志(*): 是否 6、您是否知道《贝太厨房》杂志(*): 是否 7、您是否考虑过订阅《贝太厨房》(*): 是 看看再考虑 不考虑 说明:菜谱真的很不错~~过刊,置顶帖子里有图。 72.索取的芬兰旅游资料(每月两次、不定期寄出) https://blog.csdn.net/kof820/article/details/804137
14.创业中国60年商界订阅创业中国60年-商界杂志封面、内容精彩试读 共和国60年的崛起进程,实际上就是一部创业史!而且是彻头彻尾的草根创业史! 放在全球的坐标上,国家就是一个个个体。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依然脱不了草根个体的定义。承袭下来的,除了值得回忆的曾经显赫的身世,一无所有。人均国民收入几乎敬陪末座,贫穷就像影子一样黏在中国https://www.zazhipu.com/magnews4931.html
15.亲自设计的贺卡手写的年货清单收集的美味菜谱——上海党史网她请外国朋友品尝中国菜时,如果客人是第一次吃到这种菜,她就解释给他们听。有时应客人的要求,她还把菜谱和制作方法写出来送给客人。1956年8月14日至23日,宋庆龄到印度尼西亚访问。回国后,她到处寻找英文的中国菜谱,准备送给当时印度尼西亚总理阿里·沙斯特罗阿米佐约的夫人去试做,因为这位夫人很爱做家务事。9月https://cms.odb.sh.cn/shds/shhm/content/72b6d896-66a1-48cb-925e-e66f9cf2cf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