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值,就会觉得它不贵;你觉得贵,那就别买。
去年9月底,一家名叫“春丽吃饭公司”的餐厅在北京工体西路开业,不到数月就成了如今京城人气最旺的网红店之一。这个略显无厘头的名字实际上与《街霸》里的那个春丽没有半毛钱关系,用老板马哥跟小王的话说:“我们就是觉得开心,起名越没含义越好”。
白天看“春丽”的门面并不起眼,门口迎面还摆着一块苏五口和上官喆合作的“不欢迎”垫子,老板之一马哥说最开始放的那一块已经被踏得“惨目忍睹”。本来是“不欢迎”,结果却因为“太受欢迎”而被踩烂了。
但夜里霓虹灯一亮,一种上世纪8、90年代的港风气息就扑面而来。上了“14步即到”的台阶,整个“春丽吃饭公司”才呈现在眼前,侧面墙上的“酒后庇护所”和“做个废物,没有理想,吃饭睡觉,保持可爱”标语也是拍照的最佳背景板。
店内的装潢尤其是白墙上涂鸦会让人误以为老板在装修上并没有怎么走心,但实际上老式的折叠桌椅、复古的霓虹灯管、很皮但又戳心的标语甚至还有不经意出现在店内的潮流单品,各种细节都在告诉来者这间店其实并不简单。
夜深了,#欢迎上楼#
从下午四五点开始就会有形形色色的人不断涌入这家面积不大的网红店,晚上十点到凌晨左右会迎来一波高潮。要是周末过来,几十人同时等位都是常事。店里90%的顾客都是女生(划重点),但很显然部分人来的主要目的不是吃饭,而是拍拍拍。除了用手机拍这种最初级的方式,在就餐时你还能在旁边见到单反、三脚架等专业的摄影装备。有那种买两瓶饮料待一晚上的,还有下午四点半来拍几个小时就走的。
传说中的地狱小凤爪,口味偏辣,但煮得软而不烂很脱骨
大油条蘸豆浆吃真的很舒坦
不仅如此,用的餐具也都是过去那种搪瓷碗碟,我以为是有什么情怀,结果老板却说是奔着便宜又耐用买的。
方便面竟然是用杯子装的,老板之一小王说这是因为自己小时候吃过一次好吃到难忘的方便面,当时就是用这种杯子盛出来的
不过虽然餐厅人气一天比一天旺,但“春丽”也收到了不少吐槽。比如说“来了之后发现也不过如此”、“菜品不好吃”、“量小又贵”等等。所以(在店里吃饱喝足后)我们也采访了两位老板,听他们自己聊聊关于“春丽”的争议以及经营之道。
左:马壮壮右:小王
“春丽吃饭公司”创始人
那当时为什么想要开“春丽”这间餐厅?聊聊从构想到实际营业的过程吧。
也正是因为刚开始碰到了没法开店的问题,我们也产生了“所有事都跟你反着来”的想法,就是说比如大家来了之后都觉得应该是怎样,但不好意思不是这样。后来慢慢又衍生出好多好玩的点子,比如我们一开始想让这里不卖酒,也不让人喝酒。起初我们想做出菜单,毕竟让顾客坐在位子上点会舒服一些。后来想为什么要那样呢,就反着来。跟食堂一样,想吃什么你就在那看。结果越逆着来,大家越喜欢。
还有大门口的“不欢迎”脚垫,其实一开始摆的时候多少有点担心,总之在这家店上我们就是试各种想法。顾客的消费习惯都是商家惯出来的,日本特厉害的那个“寿司之神”小野二郎,前两天有朋友刚去过他的店,在店里不敢说话、也不让喝酒,给做什么你吃什么。其实这都是商家在培养顾客的消费习惯,你接受这个条件,就是认可这种形式了,而我们也是在做探索。
店里的视觉效果让人联想到了过去的港片,这种风格是一开始就规划好的吗?
最初我们定位在上世纪70年代,但也是随意来的,装着装着就弄出了香港的感觉,一开始朋友们来都说像是来话事的感觉。墙上那些涂画也是当时找了一帮艺术家朋友,没给他们规定什么,但有一个大概的方向,大家就自由发挥。
所以后来这儿就真成了“酒后庇护所”吗?
也算是吧,晚上喝多的人过来吃点东西、喝碗豆浆是很舒服的。旁边是夜店,晚上十二点往后会有一个小高潮,人比较多。夜店里面喝多了的;讨酒的;实在喝不动想出来去其他地方坐一会的;还有就是呲到妞的,想吃点东西醒醒酒进行下一步的,总之就很多,什么人都有。
一开始有想过“春丽”会成为“网红店”吗?
想过,但是开之前有特别大的担心,怕没人。因为菜都是自己研发的,不知道会不会受欢迎,完全是从零做出来的。要是我们做的是川菜、火锅或者烧烤,那大家可能都知道你这里能吃到什么。但我们这里可能就比较模糊,大家不知道是做什么的,所以我们在点评平台上就给自己定位在私房菜。一开始我们定位在小饭馆,跟沙县小吃齐名,后来觉得不行那样太Low了,会被房东赶跑的。
会担心“春丽”太过网红化吗?
担心,我们还分析过这个问题。我们收到过好多差评,这些差评是因为他们看到了过于高的评价才过来,众口难调,但其实菜品的味道是可以的,只是可能没有达到你的预期。所以给了差评,会说这个东西很贵很难吃。我会担心还因为经验也不是特别丰富,厨房有时候上菜慢。比如说第一次出现排队的时候我们整个餐厅是乱套的,我们的服务跟不上,不知道怎么排号,完全是纯靠脑子去记。当时很混乱,所有的顾客都在催菜,所以印象很深刻。
既然是餐厅那最重要的当然还是饭菜,对自己的菜品有信心吗?有没有什么特色菜要推荐?
有信心,我们觉得都是特色菜。菜名起得随心所欲,想到什么是什么。个人推荐“咖喱方便面”,因为这个完全是我们的大厨自己研发的。他在一个酒吧里面的厨房做菜,那个酒吧每天都是喝醉酒的人,然后他就做了好多关于咖喱的菜品,“咖喱方便面”只是其中一个,但是最受欢迎。所以我们把这个菜又改进了一下,只有“春丽”这儿才有。咖喱也是自己炒的,做出来的咖喱汤,不是外面买的那种。“公司炒饭”也是他研发的,我们想用一个特别Low的东西和一个特别高级的东西结合,比如说白米饭和鹅肝。它里面有两块鹅肝,是用黄油炒的,材料本身的成本就很高。起初鹅肝炒碎之后是跟米融在一起的,你吃一口会有那个味道。后来我们觉得这样不直观,就又增加了一块完整的鹅肝摆在最上面。
北京三源里菜市场,被称为明星们也爱逛的“网红”菜场,食材品类齐全并且新鲜
但一些消费者评价说觉得在这里吃饭贵。
在下边的店里开一瓶酒要多少钱?相反这酒在超市里卖多少钱?有这种想法很正常,但是如果觉得值就不贵。一双Nike球鞋发售价一千多,一万多的炒价也有人买。你觉得值,就会觉得它不贵;你觉得贵,那就别买。因为价格都标在上面,你来了如果要点的话就是认可了,不认可的话也不强求。
“春丽”也叫做“大中华跨界宵夜早餐”,之后会跟国内的街头品牌出一些联名吗?
我们不定期会跟圈子里的朋友搞一些好玩的东西出来,联名不一定是出产品,比如说做一道菜也是一种联名的形式。之后跟艺术家张权有一个大计划,但暂时保密。
潮流圈的人好像都很喜欢跨界做餐饮,这是为什么?
衣、食、住、行,民以食为天。然后大家都爱吃,餐厅也算是私底下一个能聚会的地方吧。
您的参观到此结束
由于“春丽吃饭公司”太火,全国各地也出现了一批参照“春丽”模式的山寨餐厅。像是“淑芬串串公司”、“大利食饭公司”、“吉祥火锅公司”、“酗酒协会”、“鸿发吃饭公司”…老板开玩笑说今年有必要开一家“春丽打假公司”。
不过,春丽中国仅首都一家。在这里,花一顿饭的钱,包你“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买不来吃亏买不来上当。最后“马春丽”同志还有些祝福要送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