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革命,高速增长的预制菜会不会成为下个风口 最近几年预制菜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一线和疫情反复的城市,预制菜已经成为平日餐饮的首选之一。最近上海疫情爆发,一菜难求,网... 

最近几年预制菜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一线和疫情反复的城市,预制菜已经成为平日餐饮的首选之一。

最近上海疫情爆发,一菜难求,网上最抢手的物资一个是泡面,另一个就是预制菜。因为平时很多人自己不做饭,隔离期间就算有菜也不会做,都市白领多数都会优先选择简易方便的预制菜。

去年双11期间,预制菜成为各大平台的销售爆款,包括半成品菜、速食菜在内的预制菜成交额同比增长2倍左右。

从规模上看,目前国内预制菜市场大约3000亿左右,占食材总体比重的10%。如果参考与中国饮食结构类似的日本,预制菜品占比达到60%以上,那我国预制菜行业在2025年有望实现万亿以上规模。

预制菜的兴起并非没有原因,随着懒人经济、疫情宅家引导着消费习惯发生变化,兼具品质、营养和口感,并且迎合快节奏生活下年轻消费群体生活方式的预制菜,也迎来了重大投资机遇。

我国预制菜主要在最近十年左右才发展起来,过去10年预制菜的行业复合增速在20%左右。

和方便速食、外卖、传统米面冻品等C端品种相比,预制菜的优点非常明显,不但品类更多,而且健康属性更强。

(1)预制菜VS方便速食

方便速食包括快速米饭、方便面等,一般即开即食、无需加工,或是利用自热包等形式加热几分钟便可食用,优势是迅速简便、价格较低。

预制菜品类众多,由肉禽类产品拓展至海鲜水产、地方小吃等更美味的特色品类,包括佛跳墙、臭鳜鱼在内需要复杂工序的区域菜系都已投入市场。相比方便速食,预制菜更注重菜品口味。

(2)预制菜VS外卖

在一些低线城市,外卖发展较慢、品类较少,预制菜可以有效填补这部分空白市场。

(3)预制菜VS传统米面冻品

传统米面冻品主要有速冻饺子、蒸制面食等,价格相对较低,保质期长、容易储存,但品种相对单一,无法满足多样化的就餐需求。

我国预制菜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有四类:

(1)专业预制菜制造企业

(2)餐饮企业

(3)商超、便利店等平台类公司

具备零售基因,依靠连锁平台网络,覆盖人群较广,并享受平台物流配送,以新零售引领者盒马为例,其成立了3R事业部,自有品牌已形成五大系列,供应链体系效率较高,助力餐企零售融合。

(4)上游农业企业

中国饮食口味比较多元,下游需求非常分散,我觉得未来几年预制菜领域未必能有绝对龙头出现。

企业把自己的优势品类不断做大,实现差异化竞争,是优先占领市场的最佳选择。

未来大中型城市不会做饭的人只会越来越多,预制菜不止是他们的福音,也是很多人做饭时的一种选择。

预制菜的扩张期已经到来,站在下个风口上的预制菜公司,期待走出赛道股行情。

THE END
1.预制菜风口下的“舌尖英雄”而“舌尖英雄”从初创到现在,不管是创始人的个人历史,亦或是互联网商业模式下“一招鲜,吃遍天”的复制,都充满了吸引力和话题性。 但部分预制菜商品却带给了消费者一些不好的消费体验。 1“会做饭的人不会买,不会做饭的人做不了” “走进入厨房后,才发现这个被称为‘三分钟做大厨’的预制菜做起来并不简单https://36kr.com/p/1759371741458949
2.推给不会做饭的人儿推给不会做饭的人儿 下班那个累啊,是谁发明的这种外卖火锅,实在是太方便了,点一份回家就可以开饭啦。 种草一家外卖鸡肉火锅,鸡肉鲜嫩,分量足,团购价格合理,饭盒价格吃火锅! 尤其是那份红烧鸡肉酱汁太香了。 #0元玩转这座城#笔记创作分成https://www.dianping.com/discovery/1873196548
3.不会做饭的话也无妨,这些厨房黑科技了解一下界面新闻·生活一边忙着切菜、一边油已经噼噼啪啪地开始炸锅……不会做饭的我们经常会因为掌握不好节奏而把厨房变成灾难现场。如果有人在旁边手把手带教该有多好。这也是2018年厨房革命的重头戏——让智能厨具承担厨师的角色。这种“指导烹饪”方式,是指通过内置于设备或手机中的应用程序的“厨师”,借助语音命令或视频,一步一步地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985729.html
4.哪有不会做饭的人,只是懒而已能够让她们开心,是我最大的愿望,但生活中总有让人不开心的事情。 我老公,从来不知道,我会做这么多东西。 除了给他煮过面,从不给他做饭。 只要,他在家,我们不是出去吃,就是外卖。 我不是不会做,我就是懒。 只要他在家,我就什么都不想干。 https://www.jianshu.com/p/62f0cc3d9a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