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数据,中国高血压患病率达到25%,在老年人的群体中更高,患病率达59.8%,也就是说两个老人中就有一个高血压患者,相当于每个家庭里几乎都有一位高血压患者。更为严峻的是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调查(2012年)和中国高血压调查(2012~2015年)显示,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仅分别为36.0%、22.9%和5.7%。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更低!我们家也不例外,我妈妈是一位高血压患者,我姨妈也是,我姥姥更是一位资深高血压患者,在中国,尤其是北方,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
高血压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普遍认为是由遗传因素和不良生活方式共同引发的,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肥胖、高盐饮食、缺乏体力活动等,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遗传自然无法改变,但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改变生活方式就可以有效降缓解高血压症状,这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改善日常饮食。
在所有的饮食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低钠高钾饮食”!控制钠摄入的同时增加钾的摄入有降血压作用,高钾饮食使血压下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高钾饮食,大约每天摄入钾3510~4680mg对血压控制有利(WHO,2012)。近十年来,国内有关钾预防高血压的研究逐渐增多,证实提高膳食钾的摄入量有助于预防高血压等慢性病。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将中国18岁以上成年人居民膳食钾的PI-NCD确定为3600mg/d。
然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这些年进行的中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监测(2010-2012)结果表明,我国每标准人钾的摄入量为1627mg/d,这些数值明显低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膳食钾的AI(2000mg/d),更远远低于3600mg/d。
要想增加钾的摄入,必须得从日常饮食着手,增加富含钾事物的摄入,想方设法将“钾”吃进去。这需要在食谱上下点功夫。我做了三日“高钾降压”食谱,作为示范,将日常常见的高钾食材融入到一日三餐,高血压患者可将常用食材进行适当替换,就可搭配出自己的日常降压食谱来!
上述食谱中提供能量1813kcal,其中蛋白质84,2g,脂肪52,6g,碳水化合物252,2g,分别占供能比的19%,26%,55%。值得一提的是,平均每日食谱中所提供的的钾在4360mg左右。之所以能够提供如此丰富的钾,要归功于食谱中每日大量富含钾的食物的摄入。
首先,每天的食谱中都有足量富含钾的新鲜蔬菜,譬如食谱中的油麦菜,菜心,空心菜、蒜苗、油菜、韭菜、茼蒿等,保证每一餐都有蔬菜。
此外,一些菌类藻类食物中也富含钾:譬如食谱中的金针菇,榛蘑,海带等。
水果中香蕉、大枣、石榴、橙子等也含钾非常丰富。
这些富含钾的蔬菜水果,不但在正餐中可以使用,在加餐中也可以多多选用,比如做成果蔬汁,胡萝卜汁、芹菜汁、菠菜汁、不但能够很好地保留钾,还能缓解蔬菜体积过多的压力。
主食的选择上,可以用富含钾的马铃薯、南瓜、红薯、芋头等代替精制米面来增加钾的摄入,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其和米饭一起蒸熟。(譬如食谱中的芋头米饭、南瓜米饭、烤红薯,蒸马铃薯等)。还可以在蒸米饭中加入钾含量较高的绿豆、红豆、红芸豆等杂豆。也可在制作面食的时候加入一些蔬菜汁,既增加了钾的摄入,有增加了蔬菜摄入的总量。
本食谱中所示的这些食物在增加钾摄入的同时也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对管理血压有益。日常管理血压时,可以将这些富含钾的食物和等量的同类食物适当进行替换。
归纳起来,要想实现高钾饮食,每天保证一斤到两斤的新鲜蔬菜,每天半斤以上的新鲜水果,用马铃薯芋头等薯类替代一部分主食,增加一些豆类杂粮的摄入比例,都是非常简单又有效的办法。
管理血压,食谱并不难,但重在坚持,合理的饮食搭配,再加上防控意识的提高,长期坚持,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也一定会获得血压的明显改善。